书城教材教辅学生劳动生存的教育
12440000000024

第24章 学生劳动生存教育的故事(12)

初一时,他喜欢温庭筠、李商隐的近体诗。近体诗讲平仄和对仗,他很想有一部既标音韵,又释字义的辞书。当他的父亲由农村来看他,就要求父亲给他买一部《辞源》。当时一部《辞源》要价四块银元,比两担稻谷还贵。父亲用颤巍巍的手摸出四块银元来,忍痛买下了书。唐弢深悔自己无能,不禁热泪涌出。此后学习更加刻苦,半年来写了近百首七言律诗和绝句。他又自学庾子山、陶渊明、曹操、曹植的诗,尤其喜欢背诵《古诗十九首》,有了疑问就查阅《辞源》,过了一年,又作诗百首。

由于生活所迫,唐弢只读完初二就辍学了,考入邮局当了拣信生。他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用于买书,业余时间用于读书,也试着写文章,并把学写诗的经验推广到钻研其它学问上。他深知自己知识底子薄,于是狠下功夫。别人花两天干的事,他就花三天;别人不需要查阅资料就懂了,他就多查参考书;请教别人,从不怕辛苦。十年勤奋自学,终于使他成为杂文能手。由于文笔犀利,竟使反动派误以为他的文章是鲁迅化名写的。

有人问唐弢请教自学成功之道,他说:“我觉得,不承认上大学的重要性是不对的,反过来,只承认上大学能够解决一切,那也是非常偏颇的见解。在长期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因循是自修的大敌。但是,急于求成又往往导致失败。对待学问需要有‘韧’的精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相信时间终会将人带上成熟的道路。”这番话道出了他成功的经验,也概括了他刻苦勤学的艰苦历程。

79.梅兰芳驯鸽练眼功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是中国着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之所以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靠的是勤学苦练。

在他8岁的时候,就进戏班学戏。老师见他进步太慢,认为这孩子学艺没有希望,就对他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一赌气,再也不教他了。

自从挨了老师的一顿骂之后,梅兰芳就发奋苦学。练鞒(qiáo)工的时候,用一条长板凳,上面放着一块长方砖,他支着鞒,站在这块砖上,要站一炷香的时间。开始站上去,战战兢兢的,痛楚异常,不一会工夫,就支持不住,只好跳下来。但日子一长,腰腿就有了劲,渐渐地就站得稳了。

他常常练得脚上起泡,疼痛难忍,但仍坚持不懈,从不间断。冬天,他在冰地里,支着鞒,打靶子,跑圆场。起先一不留神,就摔跤,可是支着鞒在冰上跑惯了,演出时不支鞒,就觉得轻松自如,真是苦尽甘来。

由于他勤学苦练,到了十七八岁,知识便一天比一天丰富,演技也一天比一天出色了。

梅兰芳年幼时,两只眼睛微带近视,眼皮下垂,眼神不能外露,有时迎风还会流泪,眼珠转动也不灵活。这对于一个演员来说,的确是个致命的缺陷。因为演员们的眼睛在五官当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脸上只有一双眼睛是活动的,能够传神。许多名演员,都有一对神光四射、精气内涵的好眼睛。当时许多亲戚朋友都替梅兰芳的眼睛发愁,怕这双眼睛影响他艺术前程的发展。

怎么办呢?

“练!”

梅兰芳养起鸽子来了。从此,他就等于训练了一支空军部队。

他指挥的工具是一根长竹竿,上面挂着红绸,是叫鸽子起飞的信号,绿绸便是飞降的标帜。先练成一部分鸽子作基干,能够飞得很高很远并且自己回来。然后在这一队熟鸽子里面,每次加入一两个生鸽子,一起练习。遇到别家的鸽子群,混合到一起的时候,就要看各人训练技巧的高低了。也许自己的生鸽子被别家裹了去,也许自己的熟鸽子,把别家的裹回来了。

这养鸽的游戏,虽是一种乐趣,同时也是一种苦差事。

每天天刚蒙蒙亮,梅兰芳就得起床,他打开鸽子窝,把它们的小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喂食、喂水,这些工作一样都不能少。等到这些工作都做完了,便开窝放鸽。先把飞行力最强的一队放上去,飞了一会儿,接着放第二队、第三队……

鸽子飞得很高,放鸽的人要用尽目力来辨别这鸽子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别家的。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眼睛老随着鸽子望,愈望愈远,仿佛要放到天的尽头,望到云层的上面去……

不只一天,天天这样做,数年以后,在不知不觉之中,梅兰芳的眼睛便治过来了。

一次,梅兰芳在台上演《穆柯寨》,台下一位老观众情不自禁地对旁边的白发老太太说:“你瞧他那双眼睛,多么有神,这不是天生的吗?”很显然,这位老观众没有听说过梅兰芳养鸽子的故事。

80.钱三强苦攻英语

钱三强是中国着名的核物理专家。

钱三强的父亲是北京大学国文系的教授。他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很喜欢读书。

上中学后,有一天,他偶然得到了孙中山先生写的两本小书,一本是《三民主义》,一本是《建国方略》。《建国方略》里讲,要把黑暗、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并勾画了一幅中国光明、美好的图景。这两本书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他立志要学习科学,为祖国走向富强贡献力量。

当天晚上,钱三强找到父亲,郑重其事地说:“我准备学工科!”父亲很支持儿子的志愿,问他准备怎么学?他回答说:“我准备考南洋大学。”南洋大学,就是后来的上海交通大学。父亲又问:“南洋大学教师讲课一律用英文,你现在学的是法文,怎么考啊?”这一问,可把钱三强难住了。他找到几个同学商量了一番,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过了几天,他又找到父亲说:“我们几个同学商量好,先考北大预科,然后再考南洋大学。”父亲说:“北大预科入学考试就考英文,你还是不成呀?”钱三强决心说服父亲,他出主意说:“我们听说,预科最重视的是数理化几门基本课程,至于英语的入学考试嘛,您跟主考部门说说,先考我们的法语,入学后,我们再补学英语,保证考上去,不然,就留我们的级!”

经过学校的同意,准许钱三强和另外两个同学考试法语,结果,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了。

入学后的第一节课,课桌上放的就是英语课本,教师讲的是英语,同学们回答问题用的也是英语。钱三强突击了几天,掌握了一些英语单词,勉强能听懂几句。但是,往往是上句还没听懂,下句就接踵而至了。一堂课下来,老师究竟讲了些什么,他糊里糊涂,弄不清楚。

是继续学下去,还是半途而废?钱三强想起自己在入学前所作的保证。他对父亲说:“不用为我担心,半年之内,我一定争取英语及格。”

钱三强说到的,他就决心做到。他抽出更多的时间攻读英语,终日抱着英汉词典,反复翻阅着;他的笔记本上,抄满了密密麻麻的英文;就连走路,他也用来背诵英语单词。在那段日子里,他从早到晚,想的、说的、写的都是英语单词。

暑去寒来,半年过去了。这一天,又举行英语考试,钱三强的成绩不仅及格了,而且超出班里一些一直学英语的同学。当他把英语考试卷送给父亲看的时候,父亲满意地笑了。

这只是钱三强攻读英语的一个小故事。后来,他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到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留学,在约里奥·居里夫妇即小居里夫妇的指导下,他首先发现了核裂变的“三分裂”现象。他将这项重大的研究成果,分别用法文和英文写成长篇论文,同时在法国和英国发表了,引起国际物理界的高度重视。小居里夫妇欣喜地说:“这项研究成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研究所所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

当钱三强决心返回祖国的时候,小居里夫妇又在他的鉴定书上写道:“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近十年来,在我们指导下的这一代科研人员中,钱三强是最优秀的!”

81.张广厚落榜不灰心

中国年轻的数学家张广厚,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他和杨乐在函数论研究中有很多创造性成果,国外把他们的成果称为“杨、张定理”和“杨、张不等式”。1978年4月在瑞士举行的国际学术年会上,他的学术报告获得了世界数学家的称赞。

可是,谁能想到张广厚在上中学的时候,还曾经因数学不及格,没有考上中学呢!

张广厚出生在一个矿工家庭。1948年,唐山解放了,矿工的儿子张广厚去报考中学,可是因为数学不及格而落榜了。但是他毫不灰心,立即到补习班去学习。他抓紧时间,发奋学习。每天天没亮就悄悄起床。学校大门不开,他就坐在路灯下温习功课。等老师到校,他已经自习了两三个小时了。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终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开栾二中。

从中学时代起,他就兴致勃勃地钻研数学,开始在数学领域里拼搏,为了练好基本功。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他严格要求自己,勤学苦练,做到“准、快、好”。他从不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出现差错,一定要重算。他还注重练习快,借来一块怀表,放在桌子上,集中全部精力,掐着表计时间,一次比一次算得快。在这个基础上,又要做到好;字迹工整、格式正确、步骤严密。几年的严格训练,艰苦努力,他终于成了全校出名的数学尖子。后来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

进入北京大学以后,第一次考试,他就跌了一跤,得了2分。他感到自己知识不准确,数学基础还很浅薄,功夫没到家,就有意识的多做习题。他找来大量的数学习题集,挨道演算。遇到难题,他自己独立思考、查找资料,从不轻意去问别人。有时要憋上十多天。一旦做出来,得出结论,他感到非常畅快。他认为这是生活最大的乐趣。

就是这样,在一年里,仅数学分析习题就作了3000多道。辛勤的劳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数学才能在磨炼中显露出来。后来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他读完了研究生的课程,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研究员,成为年轻的数学家。

正当他准备为祖国摘取更多的数学明珠时,噩耗传来,1986年冬张广厚不幸英年早逝,当时才48岁。留下的是他在函数研究中的累累硕果。

82.林巧稚谦虚好学

林巧稚是中国着名的妇产科专家。经她的手,不知有多少婴儿顺利地降临人间。不论是早产、难产还是各种复杂的妇科疾病,她都能做到诊断准确,妙手回春。早在新中国诞生之前,她就已经造诣极高,誉满中华了。

她学的是西医。

有一次,一位妇女前来看病。这位病人已被别的医院确诊为癌症,家属怀着最后一线希望请林巧稚复查,看看是否还有什么办法。

医生是不能讲假话的。林巧稚经过各种化验检查,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进行判断,最后不得不摇头叹息,告诉病人的家属:“确实是癌病,而且到了晚期,无法手术切除,只能服药拖延了。”

“您看还能活多长时间?”家属问。

林巧稚想了一会儿,说:“要不了两年。”

家属感谢医生交了底,扶着病人回去了。

林巧稚的病人很多,她不可能时刻记挂着每一位患者。

过了四年,她忽然想起了这件事,便去信向家属了解情况。不料,回信到了,信上说,那位癌症病人仍然活着!

这简直是一个奇迹!为了弄明白其中的原因,林巧稚亲自跑到患者的家里去了。

大夫登门拜访,患者非常高兴,她告诉林医生:“这四年来,她一直看中医,吃草药。”

“感觉怎么样?”林医生急问。

“还好,不光走路没问题,我还能做饭、洗衣服、看小孩……”患者回答说。

林巧稚用拳头捶着自己的头,大声地自责:“哎呀,我是多么蠢啊!”

从此,她一面同患者保持联系,一面开始思索:看来,光当一个好西医还远远不够,中医中药不可忽视。中医和西医,好比鸟儿的双翅,自己只有一个翅膀怎么成呢?

她开始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攻读中医书籍。

过了不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来了一位着名的老中医,名叫王志敏,林巧稚就拜他为师,从头学起。王志敏看病时,林巧稚坐在旁边,仔细地观察,认真地记录,体会中医的诊断奥秘。尽管王老先生的检查手段极为简单,但诊断结果却与西医往往相同,这更使林巧稚感到自己的不足,坚定了学习的决心。

学无止境,探索不息。在谦虚好学的林巧稚看来,知识的海洋永远是宽广无垠的。

中国科学院成立时,林巧稚是学部委员中第一个女同志。按照人们通常的认识,她的地位已经很高了,她的学识水平早为海内外所公认了,然而她仍然把自己当成一名小学生。

有一年,协和医院举办了一期中医学讲座,每周占用两个晚上的时间授课。对于紧张工作了一天的医生来说,要坚持听课,困难是很多的。可是,人们发现,每次讲座开始之前,总有一位头发花白的女医生赶到礼堂,习惯地在前排找一个位置坐下。开始讲课了,她取出笔记本、戴上老花镜,记得十分用心。

课讲完了,授课人特意走到她身边,笑着说:“林医生,您是专家,如果发现我有讲得不妥的地方,可得及时指正呀!”

林巧稚慌忙起立,说:“可不要这样,我今天就是你的学生,一名普通的学生。你要是太客气,反而叫我难为情。说到专家,也是相对的,你专在这一点,我专在另一点,我们都不可能是全才。如果检查我的全部医疗记录,也有不少误诊的例子哩!”

接着,她讲出了曾给一位癌症患者宣判“死刑”而未死的病例……

林巧稚谦虚好学一生,她终生未嫁,直到逝世前,还在不停地学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