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12397800000020

第20章 学校质量工作管理(2)

(6)理解、把握教材准确,教学内容处理得当,课文整体感知与重难点理解适当兼顾,思想情感体验和语言文字、语文能力训练有机结合,正确、全面、精当、落实,能体现训练层次,过程清晰、完整;

(7)摒弃繁琐分析,以读写实践为本,注意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电教手段、教具等的恰当运用和学法指导,指点有方。

(8)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实践、积极思维;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和谐;

(9)实践活动时间充足;

(10)学生能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1)教师文化素养高,钻研驾驭取教材、组织调空教学的能力和机智灵活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强;

(12)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简洁、流畅、表达力强;

(13)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14)板书设计合理简明,字迹工整;

(15)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6)教态自然、亲切、大方,仪表端庄,精神饱满。

(17)学生主体地位确立,学习兴趣浓厚,所谓活跃,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充分;

(18)语言文字与语文能力训练扎实,学习方法掌握、运用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19)教学整体效率高,各层次学生均有较大收获。

根据以上各项的等级评判,综合衡量本课教学的整体水平层次,评定等级。

课堂教学评价实施

(1)多元互动评价

①自主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主要由执教者依据课程标准和评价量标对自己的教学状况进行自评,对自己所认为的有效行为进行描述,把自己在课前的教材认识、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完成情况以及自己对课堂中的得失利弊作一个介绍。评价自己课堂教学之中的成功之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

这样的评课方式能打破以往的评课方式,改变上课与评课相脱离的现象,避免评课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主动性,促进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促进学校教研风气的形成。

②主体评价。主体评价通常由校长、教研员、同学科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人员作为评价的主体,在听课后对执教者所进行的评价。听课后这些方面的人员根据自己对课堂的认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而作出的评价意见。执教者作为被评价的客体,应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评价量标的理解程度去听取评价意见,筛选有利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信息。

③互动评价。把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让执教者和听课者双方针对课堂教学充分发表意见。这种评课形式应建立在上课者和听课者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都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上课者依据评价量标评自己的教学,听课者依据评价量标评价其教学,主客互动,调动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需要时,还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

由听课者对上课者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授课情况、学生学习方面以及教师素质方面提出问题,由上课者作出陈述。这样的评课,既可以发挥上课教师的主动性,体现教学评价的个性,又能发挥集体智慧,体现出评价的共性。

(2)分层课堂教学评价

①随堂听课评价。从数量上看,听课评课活动大量在随堂教学的环境中发生。这种形式的语文教学,给予老师的教学评价应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

与精心准备、反复试讲的课相比,对这些数量众多的课堂教学,重在关注教师的素质提高,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如果按评课量标的要求面面俱到,这种评价是收效甚微的。

②专题研究课评价。在学校大兴教学研究之风的今天,许多学校经常开展专题研究课的活动。对这样的教学评价;要在(评价标准)的指导下,紧紧地围绕研究课的主题来评价,突出一个“研”字。把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点与研究课的要点结合起来,使研究课的研究主题深入人心。

③公开示范课评价。为培养骨干教师、辅导年轻教师而举行的公开课、示范课,往往由有经验的教师或语文学科教学中有影响的教师承担。

对这样的课进行评价,侧重在评价量标的达成度和教学风格方面。突出“示范性”,倡导学习者学其方法、学其风格。评价可以把上课者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独由见解、擅长之处作出比较鲜明、突出的分析和概括,并加以提炼和升华,让评价起到示范作用。

④优质竞赛课评价。为发现和培养教学新人,建立骨干教师队伍而举行的教学竞赛、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发掘和培养一大批优秀教师。

对这样的课进行评价,应突出甑别和选拔的功能,采用统一标准,从严要求。在分析对比中选优,在选优中总结教学经验,将评优与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起来。

15.中小学优质课的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那么,一堂优质小学语文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根据课程改革新理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能够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好的课堂应当是教师创设的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完全依靠故事、游戏或生动的情景来创设。教师形象生动、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问题,一个激起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形成技能,也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

教学方法的明确与合理

一堂好课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学内容应科学合理且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还应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上的每一节课都应当有针对性,没有一个教材和教案能适合任何学生。教师一节课的设计,实际上就是一次创造性劳动。教师应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准备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合理的预期目标,以此为根据确定教学的容量、重点、难点、方法、节奏等,这样学生才能够消化、吸收。

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能动的发展过程,强调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堂好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究中学习,并倡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启发,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地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好课应是教师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情趣是一种高于兴趣的,内在的学习品质),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可以议论纷纷(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小组讨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一节好课应该有思维的碰撞、有争论、有遇到困难的迷茫、有顿悟后的豁然开朗等等。我们在平时看课的时候,有些课看似顺顺利利,实际上这样的课没有“起伏”,没有思维的爬坡,不算是好课。

一堂好课的标准,应明确地显现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身上,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三种学习状态,即: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交流状态;学生的达成状态。这应成为教师们教学中的重点。

在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行为,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

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一堂好课,应该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课程标准上曾经指出:“教师应视差异为正常,不能强求学生取得同样程度的成功,企图让所有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是不现实的。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性,并给予积极而善意的帮助。同时,对于学有潜力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好的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题目,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学习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是智力活动的结果,都会给学生带来启示。在教学中,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灵活机智地应变教学中的“意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层次收获。

只有面向全体,教学中多边互动,尊重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参与面广了,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才能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达成。

学生积极地参与、投入

学生要积极参与、投入,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乐于争论、讨论、辩论,思维积极,发言踊跃,学习兴趣浓,信心足,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关注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以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有效利用40分钟,学得轻松愉快,有序、和谐,积极性高。

在课堂上,学生思维要真正地活跃起来,我们老师要站在学生思维的更高一点点处,构成“学生跳一跳、才够得着的”,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一环深一环,一环比一环思维活跃。在认知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有没有激发;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有没有变化,有没有与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这些也是上一堂好课所必须考虑的。

一堂好课还要看在更好地促进、更好地落实课标的前提下,是否既学会了本课的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到课外的东西,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努力做到“五实”

“五实”: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叶澜在“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提出“五个实”:

(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3)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

在执教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搞花拳绣腿,实实在在地付出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总之,一堂好课,教师应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一种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每一点进步,以愉悦满意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宽容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的差错,以兴奋满意的情绪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在自尊、自信、自强中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