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12378600000027

第27章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领地

孩子小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大人不在身边或者没有同伴一起玩耍便哭闹。但是当孩子长大了一些,就开始喜欢独自待在一个房间了,而且,不希望被无故打扰。

亮亮是个阳光、爱动的小男孩,已经上初一了。他动手能力很强,什么东西都喜欢碰一碰,研究其构造和制作原理,没事就躲在房间里半天不出来,甚至忘记了吃饭。妈妈看在眼里,很是焦急,觉得亮亮这样下去肯定要耽误学习的。

有一次,妈妈等他吃饭有些着急了,便没敲门就闯进了亮亮的房间,正看见亮亮摆弄着一架玩具飞机,妈妈很生气,把亮亮教训了一顿。亮亮很不高兴,觉得自己的领地被严重侵犯了,于是跟妈妈吵了起来。

父母对于逐渐脱离自己视野的孩子总是充满了好奇和担心,总想知道,孩子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在干吗,会不会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万一孩子学坏了怎么办?于是,父母总会有意无意地监视孩子的行为,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感。这里就凸显出了一个问题,孩子开始需要个人空间了。

用成人的心理思考这个问题,个人空间的需要再正常不过了,每个人都有这个需要。其实父母只是习惯了孩子的完全袒露,习惯了掌控孩子的一切,包括内心和思想。只要父母把孩子当成年人看待,一切就都会迎刃而解了。

孩子对个人空间的需要,与其身心的成熟和社会化的独立意识相关。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存在有了明显的认知,个体的独立性也日渐增强,他们需要一个空间来确认和发展自己。而父母若是不尊重孩子的改变和新的需求而继续以往的模式,冲突就出现了。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人际交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并且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而父母要对孩子的这种客观变化给予理解和尊重,不可以随意侵犯孩子的个人空间,让孩子不自在。孩子即使在做一些常规的事情,也不希望有双眼睛无处不在地盯在自己背后,他们需要一个能够自己掌控、呼吸自如的小空间。所以前面例子中亮亮妈妈不敲门就直接进入亮亮的房间,亮亮自然会很不舒服,觉得被打扰和侵犯了。不仅如此,亮亮的妈妈在这个前提下还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亮亮的行为提出批评,双方的矛盾爆发就不可避免了。

孩子的独立性要求,是他们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世界。自己布置房间,规定东西的摆放和整体设计,在这个小世界里一切都能够由自己掌控和安排,这会大大满足孩子的个体独立心理。

丽丽上初中了,住在乡下,自家后院有个很大的菜园子。她请求妈妈分给她一小块地方,妈妈同意了。丽丽细心地给自己的小园子设计了漂亮的爬满藤蔓的门,布置得就像一个小花园,宛若人间仙境。推开篱笆小门,各种蔬菜都很齐全,虽然基本都是单株的,但是色彩缤纷,满目的生机勃勃。妈妈看了也很开心,觉得丽丽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独自做事的能力了。

父母作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面对孩子的成长需求,要尽量提供给孩子这样的空间和机会。看看孩子会有怎样的创意,也许你会发现,原来我的孩子这么具有天赋!孩子也会因此而感激父母。

父母给孩子适当的自由空间和支配事物的权利,再用独特的方式把这种关爱传达给孩子,孩子不但获得了独立的需求,还会积极主动地开创自己的生活领地。

父母面对孩子开始发生的种种变化,总会产生莫名的惶恐,左担心右惦记的,总是放不下心来。父母也想与孩子和平共处,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又担心若是给了孩子自由的空间,他们会不会背着父母做什么影响生活和学习的事情。

其实父母多虑了,他们所担心的大多数问题都是没有必要的。家长把对孩子的担心变成无尽的唠叨和监管,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父母反对什么,他们越是要去做什么。而且这种不信任的心理也令孩子觉得不被尊重,就与父母关系疏远。这样处理与孩子关系的父母最后肯定是得不偿失。

个人空间是每个有了自我意识的人都需要的,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第一,个人空间的拥有可以使人的自我保护心理得到保障。人都希望在一个不被打扰的小环境里自在地做事,独立而安全的空间可以保障自己的这种需要。第二,在自己的空间里,可以调整心绪和整合内心所接受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比如,父母会发现,孩子长大了一点之后,总是会独自思索着什么,而又不明确地表达出来。父母不要随意打扰和刨根问底,而是要以对待成人的姿态与其交流。第三,沟通的作用。虽然个人空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圈地”的封闭性和排外性,但是孩子有了独立的见解和新奇的想法时,很希望对外界表达出来,获得一定的认同和赞赏,这种向内性的收缩和对外性的开放是矛盾统一的。

私密性是个人空间的标志性特征。这种封闭性的私密要求也是对自己有决定权利的一种体现,自己决定是否与他人交往,表达多少和如何表达等。私密性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是独居。独居不一定要自己完全独立地生活在一个地方,不被人发现。而是说孩子独处时不希望被打扰。第二是亲密。指的是孩子在跟自己的小团体相处时,同样不希望被外界干扰。第三,保留。这个很好理解了,孩子已经不会像从前那样对父母心无芥蒂般有多少说多少,而是会保留一部分,或者有些私人的东西会隐藏起来。

面对这些,父母总会觉得受了伤害,同时也会担心孩子不在眼皮底下就会出事,甚至变坏。其实,与其他孩子的家长简单交流一下就会发现,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父母对此要充分尊重和理解。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法上也许会严格一些,但是对孩子的私人物品和个人领地,一定要给予尊重。没有孩子的允许不能随便出入孩子的房间,更不能随意决定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要给孩子一处让他们心灵自由自在的空间,孩子成长的脚步才会更加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