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热爱社会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12360600000023

第23章 学生热爱社会教育故事推荐(13)

煤场的活,一年到头同黑煤打交道,灰眉乌眼,又脏又累。一些人嫌弃“煤黑子”,借故托关系调走了,她却甘之如饴。她说:“轻活重活都得有人干,煤场虽脏,工作虽累,但它联系着千家万户,谁家能不烧煤,谁家能不吃饭?只要工作需要,我情愿在煤场干一辈子!”“七十二行,行行都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相连,哪一行都得有人干,咱把后勤工作搞好了,让科学家集中精力搞科研,让工人精神饱满搞生产,也是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1971年,赵春娥负责在车站看守煤堆。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她都是提前到现场,用一把铁锨,一把扫帚,帮着装车,清理煤场。她把煤底扫得干干净净,即使撒落到道轨、碎石缝里的碎煤,她也用手一点一点地抠出来,十个手指都被碎石磨出了血。有人计算,她在车站看煤两年,共扫出土煤50多吨。有些想占小便宜的人挖苦她说:“你扫得比舌头舔得还干净,下辈子还让你扫煤底!”她说:“国家的煤我就要扫干净,有我在,就别想占国家的便宜。”

1979年,党中央号召全国职工增产节约。公司党委要求全公司每个职工全年节约50元。赵春娥给自己提出一个全年节约200元的目标。有人怕她完不成,问她“春娥,你用啥办法节约这么多?”春娥说:“办法在人找。我说到就能办到。”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她挖残煤、扫煤底、洗油线、捡破烂、修脸盆、送煤收费运费交公等等,千方百计点滴节约。

老集煤场制造蜂窝煤,经常既要运进煤,又要运进土,撒在地上人踩车碾,天长日久,地下一层土一层煤,成了夹馅的“花卷儿”。这年要盖房子了。她想:将来盖起房子,地基下的这些煤不就白埋在地下了?煤矿工人从地下把煤挖出来,运输工人把它运到城市,来得不容易啊!我们怎么忍心把它丢失?当时已是严冬季节,北风呼啸,寒气逼人,煤场的房檐上挂起长长的冰凌。赵春娥却抡起镢头在地基处刨起来了。她挖一层,清一层,手掌磨出血泡,虎口震裂了,贴一块橡皮膏接着干。到了春节,人家都放假走亲访友,她还在煤场挖煤。在她的带动下,不少人自觉带上工具到煤场和她一起挖起来。光她一人挖出的煤就有21吨。

煤场排水沟里,雨天冲进煤粉,天长日久沉积了厚厚一层。炎热的夏天,赵春娥利用午休下沟挖出煤浆,又拍成饼晒干送到打煤房。青年工人张桂琴见她的两腿被蚊子咬了一层疙瘩,心疼地说:“大姐,看你的腿被蚊子咬成啥样了。”她淡淡一笑说:“没事儿”。小张被感动得也和她一块挖起来。

擦机器用的油线,一斤值一块多钱。工人们用脏了随着扔掉,赵春娥见了就拣起来,积少成多,然后洗净晒干重新使用。平时她还注意把丢在地上的废铁钉、废螺帽、废绳头拣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所得的钱全部交给会计。

就这样,点点滴滴,斤斤两两地节约,就凭着一颗赤诚的心,到年底一算账,她一共为国家节约了449元6角5分。

赵春娥工作上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认为是应该的。国家对她的照顾,总感到太多,总认为自己贡献太小。1981年底,赵春娥因病住院。出院时,口袋里装的是医院开的证明:丧失劳动能力,长期休养治疗。可当她知道住院用去九百多元时,她哭了。她说:“我们生产一百块煤才两元多钱,这得生产多少煤才赚得回来!”

出院后的第二天,赵春娥强忍着病痛悄悄地来到车站卸煤的地方,清扫煤底,拣拾撒落的好煤,收集了足有两三吨,然后通知煤场派人拉回去。接着,她又出现在煤场,爬上煤堆拣废旧物资。肝部疼得厉害,她就用锨把顶一阵,接着再干。就这样,她不顾病重和领导的多方劝阻,更加努力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作为一名普通的煤场工人,她的行动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勤俭为国、忘我奉献精神。她被人们誉为“工人阶级的好女儿”、“闲不住的实干家”、“为人民服务的老黄牛”。

37.将军三宝

王英高将军是全国五届人大代表,原解放军某部政委。他身居高位,无论是解放前的艰苦年代,还是解放后的昌盛岁月中,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他的老伴是北京红十字协会朝阳医院副院长。王将军夫妇有五个孩子,三男二女。老两口时时注意不奢侈不浪费。尽管生活比较宽裕,也从不大手大脚。并倾注很大的精力教育子女要生活俭朴,勤俭持家。他们家中有三件宝。

第一件宝是一套修鞋工具。这是将军进城后买的。将军的家有充裕的经济条件给子女们买款式新,质量好的鞋。但他们为了给孩子们做出榜样,老两口总是穿布鞋。买来了新鞋也要先钉上掌再上脚,穿一阵就打上包头,一双布鞋穿几年,一双棉鞋可穿十来年。

第二件宝是缝纫机。将军总是穿一身军便服,脚上一双布鞋,头上端正地戴着一顶军帽。刘副院长和孩子穿的衣服基本上是家里做的。大孩子穿小了,给小的改了穿。大女儿、小女儿都会熟练地拆洗缝补衣服。

孩子小的时候,刘副院长总是用手针缝制和缝补衣服。后来工作实在太忙了,才买了一架缝纫机。

第三件宝是一套理发工具。王家兄弟三个,小的时候由将军亲手理发。到了学生时代一律留平头,头发长了就“互相帮助”,从不到理发店去理发。现在老大、老二都先后成了家,小弟弟也快30了,仍然互相理发,因为已经养成了习惯。

这几件宝,过去它是将军的持家之宝,如今已成了育人之宝、传家之宝。

将军的五个孩子小时候个个艰苦朴素,忠厚老实、刻苦学习。在学校里都是“三好学生”,到部队都是好战士,好干部。五个孩子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从不炫耀自己,踏踏实实为党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没有什么人知道他们是将军的儿女。她们都承认能有今天的进步,有这家传三件宝的功劳。

38.荒漠甘泉

李国安,曾经的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团长,1946年生,1965年入党。他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艰苦奋斗,率领部队为边疆军民找水送水,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像清泉一样奉献自己,甘甜千万家。

1961年,李国安别亲离土,只身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成了一名年轻的骑兵战士。戎马生涯13年后,一纸命令,李国安来到刚组建不久的给水工程团。从此,他的命运就与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后,他先后担任军医——团后勤处副处长——挂职编余——后勤处处长——团长——内蒙古军区装备技术部副部长兼给水工程团团长,不管岗位怎么变,但他有一点却始终没有变,那就是无论干什么,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当军医、卫生队长他是一名称职的医务人员;当处长他是一名响当当理财管家人;挂职编余他没有任何怨言,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北大荒团农场工作;当团长他呕心沥血,夜以继日。他掉过泪,流过血,受过委屈,他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过战友……

在内蒙古工作、生活了37个春秋的李国安曾走遍了大漠、戈壁、草原,对这片土地的缺水有着深切的感受。他亲眼目睹了一些地区沙进人退、水干草枯的景象。由于缺水,许多群众不得不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许多边防哨所的战士,常年忍受着缺水的煎熬。边疆军民缺水、盼水、找水的情景,一直使李国安寝食不安。

1990年,给水工作团团长的担子沉甸甸地压在了李国安的肩上。“一定要把内蒙古北部高原地下水搞清楚。”这是周恩来22年前的心愿,李国安重温周恩来的指示,顿觉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责任的重大,他想:这些年来,我们团穿林海、跨草原、越戈壁、战风沙,哪里无水哪安家,走遍了3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然而边防军民缺水吃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们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加快找水打井步伐。

为了成为内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李国安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拜师求教,刻苦钻研专业理论,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经验。勤奋学习,刻苦的钻研,使李国安成了北疆军民心目中的“水神”,再复杂的地层,再难打的井,只要李国安在,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1994年春,李国安因患腰椎管肿瘤,下腰部3块椎骨各被切除了1/3,留下了一条无法愈合的骨槽,但他围着一条15厘米宽的钢转腰,提出要考察4000公里边防水文地质情况。当时,几位团领导和技术人员都不干了:“你这样的病人,不在医院躺着就够危险的了,上边防,还要不要命了?要去,我们去。”李国安动情地说:“不能工作,就是再活20年又有啥意思?再说我的生命是党救的,现在多活一天,就多挣24个小时,我要把一切都奉献给我们的事业,以此来报答党的恩情。”

草原上的“搓板路”、戈壁滩上的“石子路”、密林深处的“冰雪路”,给伤病未愈的李国安带来的煎熬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为了减轻颠簸造成的痛苦,李国安让司机用背包带把自己捆在车座上。烈日烘烤着茫茫的大漠戈壁,吉普车内闷得像蒸笼,血和汗水一次次把军衣浸透,伤口和军衣一次次粘在一起。

一路上,为了能真实地掌握当地的水文资料,李国安经常放弃能坐车的好路不走,天天走戈壁,穿沙海,翻山脊,下冲沟,哪里地形复杂,他就在哪里找水。为了给物探收集资料,李国安每天几乎有1/3的时间徒步行走。一路上,李国安靠着拐杖在风里、雨里跋涉了整整4个月。行程24800公里,掌握了4000公里边防的详细水源分布,写出了22万字的边疆水文地质专题调查报告,填补了4000公里边防无水文地质资料的空白;确定了沿线109眼井位,收集了12麻袋形形色色的水晶玛瑙奇石,建起了我军第一个水文地质博物展室。

李国安常说:在新形势下,我们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就是要吃常人吃不了的苦,受常人受不了的罪,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大家多干一些为党立碑的事,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的心坎上。他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在任团长的8年里,率领给水团转战200多万公里,打井近300眼。并在被视为无水的沙漠戈壁中找到了水,在矿化度很高的地区找到了饮用水,在北纬40度以北开创了冬季成井的先例,填补了在大漂砾地层上运用孔内爆破成井的空白……这一切,均被专家称为水利史上的奇迹。他还被工程兵指挥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和南京河海大学聘请为兼职教授,人们称他是出色的水利专家。但熟悉李国安的都清楚,他为此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37度边疆春秋,李国安从未向组织伸过手,他曾当过10年排职,10年连职,10年营职,从没有任何怨言。他常说有首歌唱得好:“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

1996年1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有关李国安的重要消息,即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近日签发命令,授予李国安“模范团长”荣誉称号。1月23日,新华社播发了长篇通讯《我党我军宗旨的模范实践者李国安》,首都各大报纸分别在头版显着位置刊登长篇通讯,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集中报道了李国安的事迹。此后,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六次亲切地接见了他。1996年6月28日,中央组织部授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1997年9月,他作为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2001年,他被任命为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次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但他离开给水团团长的岗位后,仍保持着当年的公仆本色,继续实践着他当年提出的“参加革命为了人民、手中有权服务人民、一生一世造福人民”的誓言。

39.勤奋为本

现在在上海的徐虎,还是老样子:礼数周至,目光诚恳,一律向后的头发一丝不苟。他现在是上海普陀区西部集团的物业总监,尽管这是一个“务虚的职务”,主要任务就是做物业市场调研和写报告,但他说,“这里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将在技术上继续提高,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把这种精神与市场经济运作相结合。”

1950年出生的徐虎是个“老三届”高中生。1968年到上海郊区嘉定长征乡务农。后来由于农村征地进入上海普陀区中山北路房管所当上一名水电工,担负起管区内6000多户居民的水电维修、房屋养护工作。徐虎的父亲是工人,母亲是菜农,家境并不宽裕。徐虎读书时,一直都靠学校发给的助学金。因此,父母经常教育徐虎,不要忘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干房修水电这一行,虽然脏一些,累一些,总还是个技术活。徐虎记着父亲的话:“阿拉是普通工人出身,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