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12360500000020

第20章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故事推荐(10)

1942年4月21日,于大顾庄正式成立射阳县。同年10月,陈毅同志根据邹鲁山的一贯表现和工作能力,推荐他为首届参议长,士绅们一致赞同。邹鲁山从此工作更加积极,他家几乎成了接待站,经常有人住在他家,短则一两天,长则两三个月。由于开支过大,不几年就将田产卖去了大半,生活趋于拮据,但对来往同志依旧十分热情。

1942年冬末,陈毅率军部向盱眙县黄花塘转移。临行之前,陈毅与张茜商量如何安置出生四五个月的小男孩的问题。随军转移吧,一路上多有不便;找当地老乡抚养吧,谁肯承担麻烦,冒此风险?想来想去,想到了邹鲁山。于是陈毅便向他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邹鲁山毫不犹豫,当即表态说:“军长及夫人敢将爱子托付,这是对我高度信任,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张茜收拾好孩子衣物,用包被裹好孩子,流着惜别的眼泪送给邹鲁山。邹鲁山轻轻接过孩子,说:“请放心,只要我在,一定保证孩子安全。”

第二天上午,邹鲁山把孩子(当时小名小虎、又称小绔子,即今陈昊苏同志)抱回家。邹母知道了很不高兴,责备鲁山说:“你有好多侄子,随便过继一个都可以嘛,何必抱人家的?”鲁山说:“何必过继伤了他们的感情。我特地抱个婴儿,养大了也是一样啊。”就这样,他瞒过了亲人及邻里,到了晚上夜深人静时才将真情告诉了他妻子。她听了忧虑地说:“这担子比泰山还重呀,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如何向陈军长夫妇交代?”鲁山说:“不要怕,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绝对保密。你得为我多负担繁重的抚养任务。”他妻子点头承诺。从此,为掩人耳目起名“小压子”。鲁山借口孩子胆小,发现有鬼子扫荡立即报信。为避开敌人扫荡,他不顾自家孩子,先将“小压子”藏到芦沟、坟场。一有感冒脑热,鲁山夫妇日夜守护,请医喂药。“小压子”患过猩红热病。鲁山夫妇更是倍加照顾,到处求医买药,花了许多财物,终于治好,鲁山夫妇俩为此喜不自胜。

1943年端阳节前一天,陈毅派人将小虎从鲁山家接回黄花塘。临行时鲁山夫妇依依不舍。鲁山的三个女儿忽然不见相处很亲热的“小弟弟”,与父母缠蛮数日,直到得知孩子安全到达,才将真相告诉三姐妹。

1979年9月,当年的“小压子”陈昊苏同志还从北京专程来阜宁看望了两位老人。

51.张爱萍诚招天下将

张爱萍是一名高级将领,也是戎马一生,手不释卷的儒将。他不单足智多谋,胆识过人,而且非常注重感情,团结人,信任人,重求信义。他笃信“天下之事,成于同,而败于异”。抗日战争初期,他同周恩来同志一起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做统战工作,当时周总理亲自赠给他宋代程颐说的一句话,叫做“以诚待人者,亦以诚而应”。他坚信不移,并经常以此教育和影响自己的下属。正因为他具有这些宝贵的品质,所以,在频繁的戎马争战中,他与同事精诚团结,克服了无数困难,为党和人民屡建奇功。

在中国人民海军建军史上,就记载了他以“诚招天下将”的这样一段历史佳话。

1949年初,党中央发出:“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命华东军“着即组建海军,务必于49年底以前能够配合陆军解放台湾。任张爱萍为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着手组建人民海军。要在一年时间内,完成组建海军伍务谈何容易。一无完整战舰,二无海军海上作战指挥人员,以及驾驶舰船,谙熟海军技术人才。从陆军选调上来的兵源,也是未见过海的“旱鸭子”。按照惯例,训练一个航海官需六到九年,一个舰上操作兵需二到三年正规训练。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张爱萍采取一个大胆的办法:“招贤纳士”。即从原国民党海军人员中,广罗人才。当时,要做出这样的决定,要拿出很大的勇气。有人对这个办法有很大顾虑,认为靠不住。可张爱萍认为,在他们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当初投笔从戎,献身海军事业,并不完全为一党一派的私利,而为了抵御外侮,保卫国家免受帝国主义的欺负。在建设强大的海军问题上,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他的想法得到上级肯定之后,立即在全国沿海各大城市设立了招罗原海军人员的登记处。通告一经发出,原国民党海军一大批重要骨干闻讯应召,应验了张爱萍的想法。在登记名单上,除一般人员外,还出现了原海军高级将领:曾以鼎中将、周应聪少将、曾国晟(shèng)少将等名字,真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徐时辅是一位知识渊博,海军事业的匡世之才,但他又是国民党最高当局的一名亲信,担任过国民党海军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是国民党海军司令的把兄弟,蒋介石亲自接见他、并授给他“中正奖”。开始时,徐时辅自己有顾虑,怕不被接纳,在我军当时也有人说:像他这样的人,能诚心为建设海军服务吗?张爱萍却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解放前夕,在国民党逃往台湾的关键时刻,他听从了我地下工作者的劝告,没有跟着走,而受到通缉,说明他有爱国心,我们有共同愿望,不能拒之门外。”于是张爱萍亲自接见徐时辅,作了彻夜长谈,面对这位海军全才,恳切地对他说:“欢迎你参加人民海军,建设海军,我们没有经验。希望你真诚合作……”徐时辅被张爱萍宽厚待人,赤诚相见感动得热泪横流,当即表示愿意参加人民海军,贡献力量。自此以后,张爱萍吸收他参加海军建设的重要会议,任他为华东海军训练处副处长,放手使用,充分信任。使徐时辅终生难忘的是1949年8月份,张爱萍与徐时辅,及其他国民党原海军高级将领一起被毛泽东接见,并合影留念。徐时辅那时34岁,还没有与在北京的未婚妻完婚,张爱萍便催促他尽早去北京完婚。徐时辅爱人的父亲是伪国大代表。有人说:“只他本人就够复杂了,还有这么一个老丈人,张司令何必这么张罗呢?以后怎么说得清?”张爱萍非但没有接受好心劝告,还亲自在北京为徐时辅主持了婚礼。婚礼上,张爱萍祝词说:“祝你们幸福,共同进步!”张爱萍就是这样带着共产党人的赤诚,走进了徐时辅的心扉。张爱萍对徐时辅的并非出自一般关怀而已,而是出自真心诚意,在他亲手制定的人民海军建军原则上,是这样写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解放军陆军为基础,团结原海军人员,共同建设人民海军。徐时辅被党的政策感召了,也被张爱萍人格力量震撼了,他说:“我要以心换心,把我的全部才华奉献给新中国的海军事业”。自此以后,徐时辅夜以继日的工作。华东海军部队根据徐时辅制定的计划,仅仅用了三个月,就把一批批“旱鸭子”训练成初步懂得海军知识和操作技术的海军人员,与经过学习思想面貌焕然一新的原海军人员,联袂登上了舰艇。不久,一支用多艘舰组成的人民海军,突然出现在东海洋面。人民海军刚刚诞生就威镇海疆,使敌人闻声丧胆。先后配合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解放了滩浒岛、嵊泗岛、舟山群岛及一江山岛;一举击沉了国民党主力舰“太平号”巡洋舰。徐时辅为新中国海军事业的初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张爱萍在创建中国人民海军过程中,以“诚招天下将”,也与原国民党海军人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革命情谊。在“文化大革命”中,徐时辅等人也受到了冲击,张爱萍不顾身家性命,背着“招降纳叛”的重压,出具证明:“工作是我要他们做的,有问题找我好了。”后来,海峡对岸经常传来原国民党当年把兄弟飞黄腾达的消息,但徐时辅始终不悔。每谈到张爱萍,他老人家用手抹着泪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啊!”他与张爱萍在共同的事业中,结成了患难之交。

52.许光达对妻子的忠信之恋

许光达原是中共八大中央委员,国防部副部长兼装甲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之一。

许光达一生光明磊落,正直诚实。他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建国初期,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可他看到有好多资历比自己深,贡献比自己大的同志都没有授予大将军衔,感到受之有愧,心里很不安,真诚地要求降为上将,中央军委没有同意,他又再次要求降低行政一级,被军委批准了。这就是我国十员大将军,其他九员大将都是四级,唯独许光达是行政五级的原因。他不仅是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国家高级领导人,而且是患难心不移、富贵情不变的爱妻楷模。他认为‘糟糠之妻不下堂’,这是做人的起码美德,他一生对妻子的忠信之恋,表现出老一辈革命家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许光达对他妻子邹靖华忠信不渝的爱情是带有传奇色彩,感人至深的。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1908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的一户贫苦的农民家里。他七岁就开始放牛,无钱上学。但他非常想上学念书,常常站在学堂窗下偷听老师讲课。因此教书先生邹希鲁非常喜爱他,免费让他上学。1921年,许光达考入长沙师范,邹希鲁出调到师范任教。在许光达14岁那年,长沙遭到大旱灾,邹希鲁的妻子因生活所迫,悲痛自尽。邹希鲁决定把九岁的二女儿邹靖华,小名桃妹子,许配给得意学生许德华。许家十分同情邹家的不幸,就订下了这门亲事。

1925年5月,许光达在长沙师范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他被黄埔军校录取。1927年9月,许光达随南昌起义部队到了三河坝,在殊死战斗中他负了重伤,被安置在茂之前村养伤。房东姓孙,是村里的党员,房东有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儿,是赤卫队员,叫翠花。她美丽、温柔、朝气蓬勃。她对许光达照顾得无微不至,尽心尽力,渐渐地爱上了许光达。其实许光达也早已觉察出她内心的秘密,他对翠花也颇有好感。孙大妈也很喜欢许光达,便替女儿向许光达提了亲。可是桃妹子的影子总在许光达的眼前晃动,就告诉孙大妈自己已经定了亲,翠花知道了这件事,虽然心里十分难过,但仍然很眷恋他。后来,翠花的父亲出卖了许德华,翠花和孙大妈在危机之中把他转移到密林深处。当敌人走进游击队的包围时,翠花亲手用枪打死了叛徒爹爹。许德华更加敬佩翠花,但他想起了桃妹子,就离开翠花找部队去了。

他几经辗转,在安徽寿县找到了党组织。后来经领导批准回家探亲,并和桃妹子完了婚。当时许德华并不想完婚,他怕连累了桃妹子。父亲却想用结婚拴住儿子。婚后,桃妹子并不知道他是共产党员,但他了解到桃妹子是拥护共产党的,就向妻子介绍了自己在外面的见闻,妻子听得入了迷,更加爱上了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丈夫。婚后才十天,由于叛徒出卖,他不得不离开桃妹子时,妻子才惊恐地知道他是共产党。临别之时,妻子哽咽地说道:“你走的路对,不打倒这些坏蛋,就没有咱穷人的活路”。“你快走吧,走得越远越好,我等着你……”许德华说:“你要多保重,我会回来的!”

他逃到北平,无法与党取得联系。由于长久地颠沛流离,终于病倒在旅店里,而且越病越重。就在这时,旅店隋老板的女儿向他伸出了双手。隋小姐在北平女子师范读书,思想比较激进,为人正直热情。她渐渐对许德华非常敬重。在隋小姐的照顾下,他的病慢慢好了。又经隋小姐的帮助,他找到了地下党组织。隋小姐对许德华也由敬重发展到大胆地表示爱慕。隋小姐是他落魄时的救命恩人,患难中的知音,逃亡的生活使他也感到太疲惫了,此时此地,他真想栖息在这块安定的绿洲上。但是,他不能。妻子的身影仿佛就在身旁,他深知丈夫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说他过去订婚是遵从父命,那么现在,他是用共产党人的道德来约束自己。于是他又离开隋小姐而去。

1929年3月,许德华到了无锡,改名为许光达。意思是只要不懈地奋斗,必达光明的彼岸。1930年,许光达在贺龙领导下的二军十七师中任师长。有一天贺龙笑着说要给他介绍一个洪湖姑娘。他告诉贺龙在老家已有妻子,分别已经两年多了。思念之情溢于颜辞。自从许光达从家里逃走之后,许家遭到百般迫害。敌人逼迫桃妹子与许德华离婚,她坚决不从。她默默地忍受着残酷的敌人、艰难的生活和严重的疾病的折磨,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此后,在一次战斗中,许光达负了重伤。几经辗转,开始送到后方医院,又送到上海一家医院,由于叛徒出卖,组织上不得不把他送到苏联治疗。后来由于苏联和国民党关系恶化,以后整整六个春秋,许光达和妻子失掉了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