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也称法律观,它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情感、信念、观点和思想等的总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一种崭新的无产阶级的法律意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除了应该具有忠于祖国和人民,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努力为四化做贡献的政治意识外,还应该逐渐培养自己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提高了,他们热爱和拥护我国现行法律的情感,信念才能加深,并且由自发上升到自觉。他们对我国现行法律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也才能逐步科学化、系统化,同时,他们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规范自己在劳动、工作、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同违法现象作斗争,以及遵守法律,保证法律实施等观念,也才能不断增强。这不仅对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巩固安定的社会秩序,而且对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尊严和权威,都具有巨大意义。
第三,学法是做到守法的必要前提。
大家知道,社会上经常发生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许多人从来不学习国家各项法律,因而也就根本不知法、不懂法,违了法甚至犯了罪,自己还不知道究竟。例如,杀害自己的孩子,砍伐国家森林,滥捕乱杀飞禽走兽,私拆别人信件,偷听别人电话,虐待迫害部属等等类似的违法犯罪现象,却不认为是违法犯罪的人不在少数。
可见,不学习国家法律,没有法律常识的人,就不会有自觉守法的观念,就难免做出违法以至犯罪的事情来。所以我们要想做一个知法、懂法、自觉守法的好公民,必须要学习法律常识,把学法、增强守法观念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作为自己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怎样学习法律
学习法律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适当的内容和正确的方法,那么,人们学法的热情就不会持久,要取得显着的成绩也是困难的。
第一,明确学法的目的。学习法律常识不只是关系到公民个人的事情,而且是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它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因此,每个公民都应把学法的目的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联系起来。学法的目的明确了,人们才能有长久的学习热情,也才能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这是学习法律常识的思想基础。
第二,选定适当的学习内容。
由于公民之间的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而,大家学习法律常识的内容也应有所区别。但是,我国的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合同法、教育法、兵役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与广大人民有密切的关系,大家都应当学习这些法律。
第三,要先学好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和国家的总章程;宪法是我们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它包含了各个部门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宪法明确规定了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在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维护社会稳定的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和思想武器。
学习宪法必须明确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职能及活动原则,国旗、国徽、首都等。并且懂得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第四,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
公民学习法律常识,在方法问题上,要注意从具体条件出发,做到几个“结合”。即把学习法律条文与学习法律基础理论结合起来;把学习法律常识同学习文化结合起来;把学习法律常识的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学习法律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学习法律原文,经常看有关法律的报刊杂志、书籍,听法律宣传讲座,听广播、看电视、参观展览等。
总之,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的今天,学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公民应根据自己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时间安排等具体条件,尽可能地把各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争取学好,努力做一个学法、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5.民主与法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怎样把一个班级管理的井然有序,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又能使班级具有活力和凝聚力,这是每一位班主任追求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念,在发扬民主管理班级作风的基础上,要有明确管理班级的计划,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治理班级的“班法班规”。以下笔者将谈一谈当班主任的一点个人经验。
要做一个民主型的班主任
班主任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大权独揽型,二是放任自流型,三是民主型。
(1)大权独揽型班主任的特点。面孔威严,在学生面前说一不二,经常大声地训斥犯错的学生。这种类型的班主任所管理的班级必然是一个专制型的集体,生活在这样集体里的学生情绪紧张,防范意识强,在班主任面前老老实实,好像是一个听话孩子,一旦背离班主任就换成了另一副面孔。久而久之,班集体造就了一批阳奉阴违的小“阴谋家”。
(2)放任自流型班主任的特点。班级管理目标不明确,同时缺少班级管理的好办法。在班级出现问题时,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这种类型班主任管理的班级,学生的纪律涣散,违反校规的现象时有发生。
(3)民主型班主任的特点。有完整的治理班级计划和具体办法,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治理班级的“班法班规”。在制定这些“班法班规”时,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让学生有表达自己建议,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使学生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这样出台的班级“法律法规”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所以管理好班级首要条件是班主任要做一个民主型的管理者。
班级要以民主程序“立法”
依法治班是管理班级最好的方法。这里的“法”是一系列班级规章制度。在我班就建立这样一套“班法班规”,如《班长的权利与义务》、《生活委员的工作职责》、《体育委员的工作职责》、《文艺委员的工作职责》、《学习委员的工作职责》、《团支部书记工作职责》以及违规违纪处理条例等。制定这些“法律”时要讲民主,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并要求当事人主动参与制定。我班在制定《班长的权利与义务》时,班主任给出一个框架,班长本人拿出初稿,经过必要的修改后,再召开班级听证会,广泛听取其他同学意见后再做修改,最后形成定稿,并张贴在班级专栏里。这样班长在管理班级时就有了“法律”依据。其余的“法律”制定的程序基本相同。由于“立法”民主,会使学生感到:班规班纪我制定,班规班纪我遵守。下面是我班同学制定的部分“法律”。
(1)班长的工作权利和义务
①负责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
②做好班主任的助手,及时传达、落实学校及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要求。
③当班主任不在时,要代行班主任职责。
④有权对违反班规班纪的同学给予批评教学,必要时上报班主任。
⑤有权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上报班主任。
⑥负责组织班委会成员开展各项工作。
我班班委会常务委员除班长以外,还设置了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学习委员、团支部书记各1名。另外按学号每位学生轮流当一天值日班长。
(2)值日班长的职责
①负责当日的课堂纪律,注意观察上课有无讲话、玩手机等影响课堂纪律的不良现象,如果有,请及时予以制止并记录。
②对当天迟到、早退现象予以记录。
③协助卫生委员,带领值日生搞好当日的卫生工作,每天要使班级、寝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对在值日中表现好的和不好的学生都要予以记录。
④协助体育委员组织学生做好晨练、课间操、眼保操,对迟到、不认真做操者予以记录。
⑤协助文艺委员组织学生唱国歌、校歌、班歌。
⑥工作结束后,写一份工作小结交给班主任。
(3)文艺委员的职责
①负责班级的文艺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文艺活动,并争取获奖。
②每天早晨组织学生唱国歌,中午、下午、晚自习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唱校歌、班歌,对在唱歌时迟到、表现不认真者有处罚权。
③每两周教唱一首新歌,新歌的内容要健康向上。
④负责班级迎“国庆”、“元旦”文艺节目的编排和导演工作。
以上是我班部分的“法律”,为了使这些班干部更好地依法开展工作,还制定了一些设施细则和违章处罚标准。这些构成了我班一套完整的班级“班法班规”体系。
班级管理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再完善的法律,如果执法不严,也只是一个摆设。所以严格执法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执法要建立监督体制,我班的监督体制是:班主任、普通学生督促班干部要带头遵守班规班纪;班干部监督同学;班干部之间互相监督。使班级所有学生,无论是干部还是学生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法”说了算。现就举出我班依法治班几个小例子。
(1)班长依法办事的事例我校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大扫除结束后,学校要组织一批人员到各班级的教室和寝室检查,并打分。满分是30分。班规规定如果得分在28分以下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有关人员首先是卫生委员。有一次,我班因教室窗台未擦干净扣2分,垃圾桶没有冲洗又扣2分,只得了26分。班长王莲根据班规处罚了生活委员刘佳同学,在班长和其他同学的监督下,刘佳同学整整擦了一个星期的窗台,洗了一周的垃圾桶,直到下次我班在卫生大扫除中得了满分才撤销处罚。而这两位平时关系很好,她们来自同一所初中,并且当时一直是同桌。
(2)文艺委员执法事例在激发人的热情和斗志方面,歌曲的力量不可小视,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战时,召唤了一批又一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走向战场,至生命于不顾,拿起武器,打击侵略者。所以为了激发我班同学的斗志,增强信心去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班“法”规定:文艺委员每天要带领大家唱三支歌。如果在唱歌时有迟到者,或不严肃、认真者由值日班长记录,文艺委员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处罚的方式是:等大家合唱完后,由受罚者一人独唱,直到文艺委员满意为止。一次中午唱歌时,张甜甜同学迟到了一会,按班规要接受处罚。可这位同学是一个害羞的孩子,唱歌好跑调,当文艺委员要求她在讲台上独唱时,她满脸通红,愣愣地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这时文艺委员灵机一动,带领大家一起鼓掌给她加油,并给她起了个调,她这才故作勇气,大声唱了起来。
班级管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班级管理民主与法制是相辅相成的,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在我班主要体现在:
(1)班委会成员的产生民主我班班干部产生首先是个人申请,经班主任初审后,申请人向全班同学发表演讲,由全班同学选举,被选举的同学试用期为三周,在试用期内,不合格者被淘汰,再重新选举。
(2)班级大事通过民主议事决定对班级大事,像广播操比赛、校运会等,如何组织学生训练要由体育委员、班长在广泛征求其他同学的建议后,讨论定出方案,然后执行。
法制是民主的保障,班级实现了“事事都有法可依”,“人人都以法办事”,这样就避免了班级出现“特权阶层”。班主任、班干部、普通学生之间才能建立真正的平等关系,一个民主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就会呈现在班主任的面前。
如果坚持以“法”治班,当班主任是一种享受。
6.违法行为及其危害
违法与守法,这是两个在内容上截然相反的概念。在了解了守法的原因、含义及怎样做到自觉守法之后,再来看看违法行为及其危害,这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做到守法,会有一定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违法行为的含义和构成
一般说来,违法行为是指一切不符合国家法律所要求的,超出法律所容许的范围以外的活动。以行为的实质及其法律特征方面来考察,可以看到违法行为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第一,违法行为是违反现行法律规范规定的行为。我国制定法律的目的在于指导、约束和调整人们的社会行为,维护符合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利益的社会关系。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要求,是通过法律规范来体现的,所以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的内容(即行为模式),就成了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标准或尺度。因此可以说,凡是违反了法律规范的规定,破坏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或产生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违法行为。
在认识违反现行法律规范的规定,是违法行为的重要含义和内容的时候,应该注意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