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12359900000022

第22章 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故事(11)

后来有人问他,他当时是否害怕老虎会朝他扑过来。驯兽师说,一开始自己确实感到毛骨悚然,但他马上就镇静了下来,因为他意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虽然他看不见老虎,但老虎并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我只需像往常一样,不时地挥动鞭子、吆喝,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不让老虎觉得我看不到它们。”

95.山羊与老虎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只小山羊误入了老虎洞,正准备离开这个有生命危险的地方时,老虎回来了。老虎问:“你是什么人?敢擅自进入我的家?”山羊一听老虎的口气,便知道老虎并不认识它。于是从容不迫地叼起一根老虎吃剩的骨头,自言自语似的说:“老虎肉真香呀!”老虎起疑了,壮着胆子又问:“你到底是什么人,敢吃我的肉?”山羊盛气凌人地说:“有眼无珠的东西,连我山大王都不认识吗?你也过来让我吃吧!”说着用它一对抵角迅速地向老虎冲去。老虎吓得掉头就跑。在逃跑中,老虎遇见了狐狸。狐狸问:“虎大哥,山大王是什么样子?”老虎说:“浑身长着雪白的毛,头上还有两把尖尖的钢刀。”狐狸哈哈大笑:“您老上当了,那是最软弱的山羊,它的肉又嫩又鲜。”老虎半信半疑地跟着狐狸往回走。这时山羊还没走多远,只见狐狸领着老虎又回来了。它知道这是狐狸从中捣鬼,便大模大样地迎上去,恶狠狠地对狐狸说:“你这个不讲信用的混蛋,答应我今天送两只老虎给我吃,怎么只有一只?”老虎一听魂飞魄散,没等狐狸辩白就将它咬死,又奔向了逃亡之路。山羊终于躲过一场劫难。

96.忠实的老马

有一匹老马,由于年老体衰,被狠心的主人赶出了家门。老马苦苦哀求主人把他留下。主人却取笑似的说:“除非你能给我带回来一头狮子,证明你还很强壮,否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老马伤心极了,他知道自己是根本不可能抓住一头狮子的。他垂头丧气地向森林深处走去,一只狐狸迎面走过来。狐狸看到老马愁眉苦脸的样子,问道:“老马大哥,你这是怎么了,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老马叹了口气说:“我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我被主人抛弃了。他说除非我能把一头狮子带回去,才肯收留我。”狐狸听了,眼珠一转,说道:“这个好办,你看我的。”说着,他让老马躺在地上装死。然后,他跑到狮子家里,对狮子说:“狮子大王,美事来啦!我在路边看见一匹刚刚死掉的马,他的肉一定嫩极了,美极了。我本想把他给您带回来的,可是他太重了,我拖不动啊。所以只好请您亲自跑一趟了。”狮子听了非常高兴,立刻跟着狐狸来到老马躺着的地方。狮子张开血盆大嘴就要吃掉老马,狐狸连忙说:“天这么热,在这里吃多不舒服。还是把他拖回家里慢慢享用比较好。让我帮你把马尾巴绑到身上,这样您拖起来就更容易了。”狮子听了,觉得狐狸说得有道理,就同意了。他一动不动地站着,让狐狸把马尾绑在自己身上。

狐狸用马尾在狮子的双腿上捆得结结实实的,然后拍了拍马背说:“起来吧!老马,你可以走了!”于是,老马爬起来,拖着狮子就跑。狮子知道上当了,开始大声咆哮起来,老马根本不理会,狂奔着把狮子拖到了主人的家门口。

主人看见老马真的拖了一头狮子回来,他也信守了诺言,留下了老马。

97.悬梁刺股的故事

古代的中国人很重视读书。为了鞭策和激励自己努力读书,他们想出了许多有趣的方法,例如孙敬的“悬梁读书”和苏秦的“刺股读书”,便是很好的证明。

孙敬是西汉信都人,他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是一名通晓古令的大学问家。

他年轻的时候发愤求学,常常读书到深夜。看书时间久了,有时不免会打瞌睡,等到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正抬头冥思苦想,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

于是,他找来一根绳子,把头发挂在房子的梁上。当瞌睡来的时候,头会垂下来,但悬挂在梁上的头发便扯着头皮,这样,疼痛会使自己惊醒,顿时睡意全无。

从那以后,他每天晚上都用这种办法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在当时的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学子不远千里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苏泰是东周洛阳人,是战国时的谋略家。他年轻时曾四处游说各国君主,希望能够谋取一官半职。然而,他得不到任何一个君主的赏识,只好失望地回家。苏泰为此很伤心,暗下决心要好好读书,增长学问。

苏秦日夜埋头读书,可是每到深夜就会打瞌睡。为了驱除睡意,他便将一把锥子放在身边。每当自己昏昏欲睡时,就拿起锥子刺向自己的大腿,一阵剧痛令苏泰睡意全消,于是,再提起精神读书。这样一年以后,苏秦终于学有所成,再四处游说各国君主,便得到了重用。

98.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是西汉人,出身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酷爱读书。白天要劳动,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晚上很想读书,却穷得点不起灯,他为此很苦恼。后来,他发现邻居家夜夜有灯光,就想了个办法。因为邻家点灯的房子和他的住室之间,只隔着一堵墙,于是,他便在墙上凿了个小孔。灯光果然从小孔里透过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从此以后,他每夜蹲在墙脚,借着这一线亮光读书,直到邻居家熄了灯,他才心满意足地去睡觉。

过了不久,又发生了另一个问题:他仅有的几册书早已被读得滚瓜烂熟,却一直没有钱买新的,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又常常碰钉子,他又开始苦恼起来。

当地有个叫“文不识”的富豪,家里藏书很多。匡衡便请人介绍,去文家当长工。到了文家,他干活既卖力又不要一文工钱。“文不识”觉得很奇怪,就问匡衡道:“你为什么自愿做工,而不要工钱呢?”

“我给您做工,不为别的,只希望您把书借给我,让我好好阅读。”“文不识”答应了他的请求。匡衡一得到丰富的图书,就像几天没有吃饭的人得到美食佳肴一样,贪婪地、津津有味地读啊读啊,读完一册又读另一册。

这样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着名的大学者。

99.钟会循序渐进

三国时有一个叫钟会的人,是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

钟会的母亲张氏很注意对儿子的培养和教育。钟会4岁的时候,张氏就教他读《孝经),7岁时读《论语》,8岁开始读《诗经》。”

钟会从小就非常聪明,母亲教他的功课,他不费多大力气就领会掌握了。因此,小钟会学习起来就不太用心。母亲发现后,十分生气,说:“我教的功课,你都会了吗?”

钟会回答:“会了。”

母亲让钟会背诵,钟会就流利地背诵;母亲让他讲解,钟会就详细地讲解。母亲又提出几个问题让钟会回答,这一下可把幼小的钟会难住了。母亲认真地说:“学习可不能骄傲自满,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才扎实。”

从此,钟会开始静下心来,严格按照母亲布置的计划,循序渐进地学习。他10岁读《尚书》,11岁读《春秋》、《左传》、《国语》,12岁读《周礼》、《礼记》,14岁读父亲钟称写的《易记》。15岁开始,钟会被送到太学读书。

临去太学前,母亲把钟会叫到跟前说:“我怕你学习不深入扎实,所以一直让你循序渐进。现在,你的基础已经打好了。从今以后,你可以独立地找书读,尽可能广泛地学习知识了。”

钟会进入太学后,读了许多书,常常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后来,他成为魏国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将领。

100.喂鸡求学的诸葛亮

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食起来。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鸡吃完口袋里的小米再叫时,水镜先生已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了。

水镜先生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长了不免抱怨几句:“怎么搞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

“你没听见鸡才叫吗?”水镜先生说。

师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奥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了院子里,只见那只花颈公鸡刚要伸长脖子叫唤,就有人从书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又悄悄地回家了。

这天水镜先生回来,师娘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生的,还不如小诸葛。”于是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听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人,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

诸葛亮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101.囊萤映雪

车胤是晋代人,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家里没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晚上的时间他就用来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看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忽然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以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做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学识不断提高,后来终于被朝廷重用,担任过辅国将军、史部尚书(协助皇帝处。政事的官职)等重要职位。

同时代的孙康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早早睡觉又让他觉得时间这样白白流逝,非常可惜。

一个隆冬的深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无意间把头侧向窗户,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他推开一点窗,见窗外正飘着雪花,地上的积雪已厚厚一层了。他随手拿起桌子上的书,上面的字清晰可辨,不正可以利用雪光来看书!他顿时睡意全无,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堂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都不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学识突飞猛进,后来成为有名的学者。

102.玄奘西行取经

玄奘(602~664年),原姓陈,名祎,通称三藏法师,民间称唐僧。洛州缑氏人(缑氏,现在的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

唐朝初年,玄奘到四川研学佛经。那时候,四川比较安定,从全国地方聚集了很多有名的高僧。玄奘虚心向他们学习,进步很快。他逐渐发现国内的佛学典籍多有不详之处。于是,他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学佛经。

玄奘于公元627年(贞观元年),从长安出发,踏上西行的道路。当时中国的西部地区还在突厥的控制之下,唐朝政府严禁百姓私自出境。官府拒绝了玄奘的申请。后来,玄奘终于得到一个信仰佛教的官员的帮助,通过了边境。

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行程,玄奘终于走出八百里沙漠,来到了高昌国(在今新疆境内)。

此后,玄奘又历尽艰难险阻,翻越冰川,整整走了一年,公元628年夏天才到天竺。他访问了伽倻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那里有一棵五丈多高的菩提树,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在这棵树下苦修。他到了佛经中所说的西天灵山,参观了释迦牟尼说法的道址。这些实地考察,使玄奘对佛经的研究更深入了。

然后,玄奘开始到处去寻访名僧大师求学,先后游遍了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最后远居在那烂陀寺。

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常年有僧徒一万多人在那里学法。玄奘到寺院的那天,一千多名和尚和许多百姓都手捧鲜花迎接来自中国的客人。那烂陀寺的住持(当家和尚)戒贤,是个年过百岁的得道高僧,他早已不讲学了,但是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友好,破例收玄奘为弟子,给他讲学,用15个月的时间,给玄奘讲了最难懂的佛经。

玄奘夜以继日地钻研佛经,学习当地的语言,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那烂陀寺,能通晓20部经论的有1000人,通晓30部的500人,通晓50部的只有10人,玄奘就是这10人中的一个。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学习。10年中,他在天竺到处求教,成为了像戒贤一样的高僧,通晓了全部经论的奥妙。玄奘成为了印度当时最着名的佛学家。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初,玄奘带着六百五十多部佛教经典书籍,经由原路,回到了中国的都城长安,安居在洛阳白马寺。这时候,距离他从长安出发已经整整19年了。

103.写在树叶上的书

陶宗仪,浙江黄岩人,年轻时参加过乡试(当时每三年在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因为没有考中,回家就开始刻苦自学,钻研学问。同时,他还到浙东一带,找了许多有名望的人当老师,向他们学习写作。

当时正是元朝末年,战火纷飞,天下大乱。陶宗仪因为家里实在太贫穷,只好背井离乡,到江苏松江一带去当教书先生。后来,他在松江南村买了几亩地,于是就居住下来,一边教书,一边从事生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