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仙魔六界
1232600000125

第125章 分编辑的心得 (3)

当然,有牢骚,还是欢迎大家找我来发,以后日子好了,发牢骚的机会,不多了。

作者声明:本篇转载自17K文学网编辑血酬,向17K文学网编辑血酬表示敬意。

做你擅长的事

以前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虽是一句励志的话,但也说明一个真理:人只有做自己擅长的行当,才能成功。

千万别勉强自己。

社会化大分工下的今天,没有一个人能通吃,通杀各个行业。

人都不是全才,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必然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上,才能有成绩。

人是不分等级的,但是工作是分职级的。

拿作者来说,有些人天资出众,用行家的话来说:这家伙天生就是码字的料。

大部分人天资都是差不多的,写出来的文字、内容也是差不多的。

我也见过一些实在是不适合码字的,但是为了生活,硬逼着自己去写,这不好。

天底下能赚钱养活自己的工作很多,没必要硬要靠在这一块。

为了什么?

选择一个不成熟的行当,唯一的理由就是它能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风险,永远是和财富联系在一起的。

成功了的作者,虽然每天码字辛苦,但是有了自由,不用看老板的脸色,收入还很丰厚。

那成功不了呢?

所以,在网文的门前,也应该贴一个:码字有风险,入行须谨慎。

不到一年的时间,都不算入行,所以就谈不上改行了。

不要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写作,要确定自己是码字的料。

市场的淘汰,是很残酷的,和你做生意一样,也许会血本无归。

想好了再出发,当然,你是天才除外。

今天的更新,没题目。

看到《似奶年华》的作者过生日了,想了一下,还是发过去一个礼物。

希望他还能更新吧。

当时,对他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所以后来不免有些失望。

我自我检讨了下,还是不够成熟,对能出头的新人不免有拔苗助长的倾向。

急躁了些,不够从容。

如果是我今日的心态,断不会有当年的做法。

作者说大纲卡住了,不知道如何继续下去的时候,我甚至会让两个编辑轮流去调理。

可惜,最后还是个断更的命。

我是知道,有才华的人,大都不持久,因为天才横溢并有所成的并不多。

但是,每看到一个新秀,却又耐不住,会激动起来。

《一起混过的日子》出来的时候,我笑的厉害。

因为在那时,我们确实需要一本这样的书,它来了,并且起来了。

从09年4月,我负责17K的内容建设以来,其实每一步都是按照预定的设想在推进。

什么时间,该火什么样的书,在心里做了无数遍的推演,并且和最资深的编辑反复讨论。

最终,我们做成了。

玄幻从《狩魔手记》开始,经过《网游之纵横天下》到如今百花将放的局面。

都市,从《一起混过的日子》开始,随着《橙红年代》的走红,逐步步入正轨。

……

做平台,最怕的是走错路。

现在回想起来,寻路的那些日子,是我人生最大的煎熬。

路子选的对还是错,最终都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也只有到了今天,看到17K重新焕发了活力,开始有了欣欣向荣的气象,我才如释重负。

路子对了,成功,只是早晚的事。

但在那时,找一本合适的书来扛旗,是我最大的痛苦。

《似奶年华》于作者,不过是一本偶尔写来的小说,对我,却承载了一个平台转型的希望。

现在,才可以释怀。

我从不奢望能一步登天,那只是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只有经过周密的策划,踏踏实实一步步得来的成功,才能让人安心。

对费心苦力建设17K的编辑们来说,他们自愿加班,辛苦工作的动力,也来源于对平台成功的渴望。

我们都一直坚信这个平台会成功,并且通过我们的努力,它正一步步走向成功。

佛说,有四种东西不要因为它小而轻视,我想,17K就是即将高飞的金翅鸟王子。

还会有更多的好书,还会有更多的好作者的。

我们,等着。

一起走向成功。

今天要讲的话题是放弃。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所有人当成你的客户。

该放弃时,就要放弃。

抓住大多数用户,就算是成功了,妄图讨好所有的人,最终得不偿失。

新人在初写作的时候,评论的人很少,哪怕是有一两个书友,都会很珍视。

这是对的。

但是要有自己的主张。

法律上讲,孤证不立。哲学上讲两个钟表无法告诉你准确的时间。

道理是一样的。

你无法确定读者的意见是否是大众化的。

大众化往往意味着平庸,浅短,例如:好,不错,快更新……

而小众化往往意味着精深:从哲学的高度讲,我觉得……从伦理学的角度……

有时候放弃是很痛的,你甚至会遭到白眼,但是你不能不这样做。

除非他一个人能为你的创作买单。

你不要以为自己的作品会受所有人的喜欢,这种情况只有在读者群少到可怜的时候才出现过。

一本书,只能有一个确定的读者群,你要为这个读者群放弃其他的。

所以,你要想清楚,自己的读者群到底是什么?

取舍之道,有取有舍。

做网站也是一样的,有限的资源只有投给最需要支持的作者,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作者,才符合网站发展的需要。

很多事,比如签约,提提意见,是编辑应该做的。

很多事,比如失恋,借钱,帮你写大纲……这是份外之事。

不能当作理所当然。

作者与读者,生意伙伴。

作者与网站,亦如是。

《及时归零》

前几天,有几个大牛的作者在群里说自己是新人,被BS了。

后来他们解释说:其实真的是一直把自己当成是新人,于是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及时归零,把自己永远当新人,保持新鲜感和热度,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境界。

从某个意义上来讲,拥有这种心态的作者,毫无疑问会成为网文的中流砥柱。

网文从来不缺乏优秀作者,从来不缺乏一本成名的作者。

但是很多作者在写新书的时候,已经不再拥有当时写作的激情,也不再感觉到快乐,更没有那种新人的意气了。

看着过去的书上千万的点击,再回头看看新书几千字的点击,于是心就不平静了。

人若不进步,就是在退步,就会被淘汰。

过去的荣誉薄再高,也会逐渐的失去热度。

如果只生活在回忆里,那么必然会面对残酷的现实。

没有什么不能放弃的,不能舍弃的,积累的是知识,积淀的是经验,你的基础本来就已经比刚刚写作的新人好多了,为什么心态就不能放平呢?

如果不能放下负担,就会把自己逼的太狠。

谁说老作者就一定要比新作者强?

在这个圈子里,我见过太多的愤愤不平,见过太多的背后黑手,没意思。

一年的盛,三年的衰,到如今已经不见了踪影。

如果这真是一份职业,稳步上升才是最好的曲线。

人脉可以积淀,读者可以积累,人气可以积聚,唯有你的心,需要越来越轻灵。

不要让自己背负太多的东西,只有放下,才能获得。

及时归零吧,过的轻松一点,快乐一点。任何的焦躁,都无济于事。

作者声明:本篇转载自17K文学网编辑血酬,向17K文学网编辑血酬表示敬意。

写作看法

今天遇到一个作者,觉得自己写的书很小白,所以总想加点有文化感的东西,我给他做了一点剖析:

在我看来,白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故事感强,“白活(掰活)”,也就是烂俗的东西偏偏能讲的扣人心弦,让人听的滋滋有味。这是“白”的优良品质;另一个,是细节处理差,常识缺乏,这个叫“白烂”(更严重的可以叫“白痴”,不过带有侮辱性色彩,所以不用,仅作备注,以方便了解),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些人是天生会讲故事的,同样的才子佳人,同样的英雄救美,你明知道故事就是这样发展的,偏偏还要往下看。这样的网文作者还是有不少的,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原因很简单,因为受制于其他的一些因素。

白烂,有时候也是阻碍作者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以前经常举一些例子:从钱包里掏出10万块钱,银行存款10万亿等等,这些是明显违反常理的,又比如触手不知道叫触手,要叫肉柱等等。如果遇到追求细节的读者,这些内容,经常是让人无法忍受的。

网络小说的基数,以百万来算。这些小说,都带着作者本人的生活印记。纯文学的作家们,也经常会有自己的印记在里面,但是因为他们生活阅历丰富,写作时间长,篇幅短,所以可以把自己完全伪装成另一个人,比如原本写男性的,突然写女性小说了,而且把女性的心理写的真实无比,这是纯文学的长处。但是网络小说是不能的,因为一本小说,动辄一两年,你长时间的变幻,会把自己弄的面目全非。所以无论是怎样的名流大家,你都能从他的小说里找出共性来,甚至很多时候,看到这部小说,不看名字都会觉得像谁谁的文风。

文学这个东西,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结晶。所以,重复和套路,是一定会有的,毕竟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同样的童年,上过基本差不多的学校,遇到差不多的事情。作为作者,你写这些内容,会引起读者们的共鸣:哦,我当初也被同学这样欺负了,我当初也咋滴咋滴了。

小说满足了你现实中未被满足的期望,所以当你一拳打倒擂肥的小痞子的时候,可能会让很多有类似经历,但是没能一展身手的同志感到快意。

但是,人与人毕竟还是有不同的,没有任何一个武林高手是靠克隆别人成功的,顶多是模仿,先学学套路而已。武功秘笈是相同的,练成什么样子,全靠自己了。

言尽于此。

这次说一个作者,酒徒,说一个话题,选题。

酒徒是历史小说的巨擎,从2000年创作《秦》开始,经过《明》《指南录》《家园》《开国功贼》,新近又开了一本新书《盛唐烟云》,历经十年而不倒,可谓架空历史的旗手。

说起酒徒,是因为和别人聊起酒徒的历史小说选题。

隋唐三部曲,已经完成了两部,一官,一贼,从不同角度讲述了隋末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大历史。而到了新书,选材很突然,一下子时光机器就推进到天宝年间,而且是安史之乱前后。

为什么选这个时期呢?

是偶然也是必然。

说偶然,是因为隋末的历史,已经写的比较透了,正反两面叙述,不同视角的透析,于隋,似乎无有可写了。写初唐,不是不可以,包括扫灭突厥和高句丽的战争,都是惊心动魄的。但是,容易让人有视觉的疲劳感,毕竟前朝旧事相去不远。

而选安史之乱前后的唐朝历史,为什么说是必然呢?

因为,这段历史很符合酒徒选题的要求:大历史,大转折,大矛盾,大冲突。

大历史,是一定要在很有影响力的朝代,比如秦,隋唐,宋元,明,一则是中华文明的积淀够多,二则读者的认同感也会更强;若选五代十国时期,能把这些国家数清楚的都不多;

大转折,是一定要选在国家文明的拐点上,生死存亡之间,英雄辈出的年代,救亡图存或者是顺天应人。平和的时代,写富家子弟的生活,不是酒徒的风格;

大矛盾,这里面主要是两个,一个是阶层矛盾,一个是民族冲突;在封建时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旷日持久,中原朝代更替秦汉唐宋,北方也是匈奴突厥蒙古。酒徒于民族冲突中,寻找到一种爱与善的真谛,是对曾经占据小说创作主流的民族冲突的一个颠覆,李旭与陶阔脱丝不完美的初恋,似乎是一个不详的征兆,陶阔脱丝那句“露水夫妻,这个词真美,你们汉人就是聪明,能造出这么有意思的词来!”真是深动人心;

大冲突,是前面三项的必然结果。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故事的张力十足,生与死之间,让读者的心随剑动。

酒徒适合写这种选题,因为他的底子够厚,也因为他从小生活在塞上内蒙,工作以后走遍大江南北,我想每个作者都会有适合自己的选题,未必有宏大叙事,但是一定非常适合你,能让你最快达成心愿。

谈一下作者和编辑如何处关系。

人在一起时间久了,没有不发生矛盾的。

老夫老妻的同床共枕都不能免,何况是天天QQ来QQ去的。

矛盾的主要产生原因,是资源的分配问题。

作者是恨不得网站的首页就挂他一本书,编辑则要考虑到网站的整体发展。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网站的资源是有限的,举几个作者经常问的例子:

第一个,编辑,你怎么老不搭理我啊……

第二个,编辑,为啥我老没推荐啊……

第三个,为啥那个谁谁谁这样那样了,我为啥不能这样那样……

甚至有些作者背地里搞个小圈子,把编辑骂的狗血淋头。

编辑同样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网站页面就这么大,封推一周就七个,你问我要推荐,我问谁要去?

为什么那个谁谁谁人品又好,更新又快,还从来不惹事,你更新又慢,废话又多,一天到晚的唧唧歪歪的批这个,骂那个……

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用藏着掖着。

越藏着,越容易扩大,激化矛盾。

作者和编辑之间的信任,是长期共事形成的,一两个月是毛毛雨,很多人都是三五年以上共事的经历,彼此之间的风格和顾虑都很清楚。做任何事之前,都会考虑到对方的意思。

绝没有背后捅一刀的想法。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人,我觉得人品都是有问题的。

你先得有替对方打算的心,才能获得对方的心。

赚钱是天底下最难的事,你不是官二代,不是富二代,靠什么?

只能靠你自己。

编辑和大多数作者一样,都是赤手空拳来到这个网站的,一点一滴的做起。

没有人是来玩票的,受苦受累还受气。

凭什么受你的气?又凭什么给你气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