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仙魔六界
1232600000124

第124章 分编辑的心得 (2)

找借口,最终会失败;找原因,改掉它才会成功。

业务的能力也包括你的信誉,你需要维护自己的名声。

名声是需要积累的,信誉是自己逐渐建立的。

一个没有良好信誉,没有好口碑的人,也许一时会散开缤纷的尾翼,最终难免成为落汤鸡。

靠宣传、炒作、关系等等,都不如靠自己的实力。

要想如虎添翼,先得是只老虎。要是个鸵鸟,空有翅膀,免不了屁股朝天一头扎在沙里。

也许,网文里也会有自己的巴菲特。

作者声明:本篇转载自17K文学网编辑血酬,向17K文学网编辑血酬表示敬意。

“会觉得累的休闲方式”

题目看起来是不是很纠结?

其实要讲的内容和纠结是有关系的。

从入行以来,我一直有这样的看法:网文是一种娱乐休闲方式。

它的天生敌人是电影、视频、网聊、棋牌、游戏等等娱乐休闲方式。和音乐有共生性,但也不深。

文字需要具有足够的魔力,能在各种娱乐休闲方式中吸引足够的目光。

在中国这个国度里,文字是个神圣的东西,这一点是天生的优势。

所以多年来出版行当衰而不死,偶尔还能咸鱼翻生。

但是光指着这个,去争夺花费更多时间在视频、网聊等等上面的用户,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当用户在网吧里兴高采烈的看视频,聊QQ聊的吐沫横飞的时候,你过去和他说:来吧,我让你欣赏一下我的文学大作。

你猜他是说你变态还是神经病?或者是用左手还是右手打你耳光?

用户是不能勉强的,你只有用超过其他娱乐方式的东西去吸引他,他才有可能支持你。

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会知道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娱乐方式。

网络小说从来就不是教育人的,如果你能从里面悟出人生的道理,那是你的天资绰约。

生活已经够累了,就不要再在虚拟的世界里把读者折腾的死去活来吧。

“来吧,给你快乐!”这才能改变读者的选择。

对那些有强烈嗜好的读者,如果他一个人能养活一名写手,那随你怎么写,反正你就是为他一个人服务的。

但是,现在的网络世界,这样的大牌读者还是极少的,至少目前我没有看到。

从更宏观的角度考虑,现在的用户的娱乐方式少的可怜。

有人说互联网是上帝赐给中国人的礼物。

这话也有道理,上一天网,顶多20块钱,如果是经常性的出去K歌,旅游,搓一顿,有多少读者会选择这样的娱乐方式?

互联网给了你竞争的起步优势,但是互联网也给了你竞争对手。

一百年前,我们喊的是开眼看世界,现在,我们得睁开眼睛,去看用户。

如果你不知道用户在干什么,请去网吧里看一下,看看身边的人在干什么?

文学从来就不是最大众的东西,比起视频的直接,比起电影的热烈,我觉得文字需要很高的水准,才能吸引用户。

当用户X掉了阅读页,转而去选择其他的休闲方式,我觉得这是网络文学整体的失败。

我们竞争的,早已经不是书站和书站,作者和作者了。

我们面临的是整个网络读者群的流失。

他们干什么去了?

他们现在选择的是什么样的娱乐方式?

他们为什么会放弃网络文学?

当网文不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不再能让他们废寝忘食,我们就失败了。

不要让网文成为一种累的休闲方式,让网文重新给读者带来快乐吧。

读者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幸福。

你的执着,不应阻挡网文的方向。

怎样理解网文的主流?

很多人理解网文,无非是男玄幻,女言情。

这是从类型和性向上说的。

另一种说法就是悲喜剧,以喜剧为主。

这是从读者感觉方面来说的。

对这两种说法我都认同,并且在工作中频繁使用。

但是,今天想讲的是网文的精神内核。

这个问题,我是在和作协的领导们座谈的时候谈到的。

我说,我认为网文的精神内核是成功学。

男性向的玄幻,无论题材是仙侠都市架空历史,

其本质都是在崇尚个人的奋斗,崇尚个人的成功。

也许有的里面有国家的富强,但是建立在个人成功的基础上。

女性向的言情,无论题材是总裁后妃还是男欢女爱,

其本质都是在追求生活的满足和情感的丰盈。

从本质上来说,人要解决的无非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诉求。

作者是人,读者也是人,编辑也是人,都要解决。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失败的是心智不成熟。

在网文这个特殊的媒介上,真正吸引大众读者的内核,就是成功。

这是一种向上的动力,也是网文持续发展不会枯竭的动力。

这个动力可以通过作者的笔,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外在内容。

一路升级打宝,回到古代收猛将泡美女成就王霸之业……

很多。

很多人对这种模式提出了疑问,诚然,文学作品和商品的不同有很多。

大规模流通的商品都有统一的标准,大热的网文其实也有。

有一些模式是不变的,这些模式是成功学内核体现的最成功的地方。

很多作者在不停的解构,重读成功作品,希望能获得这些模式。

网文,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没有标准,甚至连内核都不愿意统一。

拿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来说,《明朝那些事儿》。

这不是一本小说,可能更贴近于百家讲坛的休闲版。

作者为什么写?

这个可能是有感而发,反正不可能是专门为了挨骂。

读者为什么看?

读史可以明智,培根说的。

明智了干啥?

去追求更成功的人生!

我们做的,还主要是网络小说。

小说靠什么吸引人?

靠制造情境,给你幻想,兼顾励志。

你看小说看不出来怎么修车,一般这样情节的都是充字数。

但是可以让你愉悦。

这就足够了,快乐是多宝贵的东西!

读者快乐了,作者自然会快乐。

互联网的天性是自由,草根,平等。

在自由的天地里,谁都可以从零开始,这种源动力是成功学的基础。

如果就以网文作者来说,现在功成名就的大神,在他们写作之前,拥有不菲身家的屈指可数。

这也是很多人看不起网文作者的原因。

但是英雄不问出处,如果你是比尔盖茨的儿子,你成为亿万富翁是你应该的。

你成为百万富翁,是你无能。

但是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网民来说,你能年入十万,你就是一名成功者。

你用自己的事例证明了,你可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成功,可以在文学的天地里收获。

不管你承不承认,一个十万身家的作者获得的尊重,远远超过一个身家过亿的网游老板。

虽然都做的是互联网,但是文字,始终是神圣的。

作者声明:本篇转载自17K文学网编辑血酬,向17K文学网编辑血酬表示敬意。

写作心得

你快乐么?

几年前,我曾这样的问我的同事。

他们愕然,然后一笑。

很多人都在工作,每天都很忙碌,但是没有问自己这一句:

我快乐么?

不快乐的工作,是做不长久的。没有人是天生的受虐狂。

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

生活更幸福,心灵更安康。

我觉得,人生第一件伟大的事情,就是能养活自己。

人,赤条条的来到这世界上,靠父母养活十几二十年,到了自己能养活自己的时候,那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感。

然后,需要解决温饱以外的事情。

要快乐。

好之者也不如乐之者,如果不能让自己快乐,就不要太勉强。

趁早换个工作吧。

我尝见那些面色隐忍,愤懑不平的人,就劝他们:要相信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快乐吧。

如果手脚健全,智商无碍,那么你一定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养活自己。

如果你连这个自信都没有,那就不用出来晃荡了。

社会竞争是很残酷,但是并非不给你机会。

我想,在网络文学这个圈子里,主动放弃的,永远要多于被逼退场的。

快乐,不是空洞的一句话,它作为一种指导精神,会蔓延到你工作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上。

辛苦,并不是不快乐的理由。

我也曾三天两夜的不睡觉,只为了签约一个作者,但是,当你大功告成的时候,你会有成功的喜悦。

快乐,来源于成就感。这是我七年以来,最大的收获。

血酬私密话(8)[本章字数:875最新更新时间:2011-03-2111:01:09.0]——

近来,屡屡有作者问,为啥我不讲些实操性比较强的内容:

比如怎样设置情节,怎样刻画人物等等?

我不写这些,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我一直认为:人和人之间,差别最大的不是智商,而是观念。

成功与失败,就在一念之间;

你悟还是没悟,这是决定你吃不吃的了这碗饭的前提。

有些作者写书,勤勤恳恳,力求上进,一本比一本好,无疑,他会越来越成功。

也有一些作者,总是找漏洞,钻空子,看起来精明无比,其实蠢笨不堪。

一两个月看不出什么,但是以三五年的时间来看,成功与失败,一目了然。

混的风生水起的,谁都不是庸才,他们做任何事情,必然是有目的的。

也许一时有一点的损失,但吃亏未必不是占便宜,放长线钓大鱼也是成功的一种策略。

在网上,没有名气,就没有财气。

名气=人气,没有粉丝顶你,就注定发达不了。

对作者来讲,要想红,自身的实力占比超过50%,平台的力捧占30%,还有两成看气运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红。

很多你看不到的东西,不代表它们就不存在。

作者和演员一样,前台的大红大紫,注定要有台后的辛苦勤奋;

一时红,看实力;长久红,看人品。

第二,是作者和编辑的自然分工使然。

我说过,编辑的工作是告诉作者,你不能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你具体怎样做。

编和写的分离,这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体现。

我曾经给作者写过设定,写过大纲,甚至是开篇都写过。

然后他们买断了,出版了,但是到第二本书的时候,一样会来问我该怎么做。

我很无语,初期的进展顺利,反而给他们带来后期写作的压力。

07年,我们的编辑为一本叫《数字人生》的作品写过大纲,搞过设定,但是作者后来,居然因为编辑不再给他写大纲而暴跳如雷。

这样的例子,还是有不少的。

你能写到什么份儿,是你自己的本事。如果想长久的吃这碗饭,必须要自身的实力达到,而不是寄希望于编辑的直接干预。

这不是正经事儿。

编辑的主要工作,是围绕着网站这个平台,一批批的发掘新人,而不是自己像小作坊主一样,一件件的手工打造。

这样注定不会长久。

17K的编辑,是为17K这个平台服务的,凡是符合平台发展需要的作者,都会得到编辑的帮助。

但是,不要让编辑告诉你,下一章,要写什么。

如何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是本期的话题。

我从2006年5月17K开站,到现在已经历了四整年的时间。

期间,接触过的作者,四位数以上,到没到五位数,不晓得。

找我的作者,除了作品方面的讨论,一些政策的询问,朋友的问候之外,最多的是发牢骚。

我从不排斥牢骚,自己也常发发。

毕竟,这还算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

其实,在各行各业工作的人们,免不了都遇到种种的困难,有种种的不满,这是社会的现实,无可回避。

网文也一样,不成熟,不完善,这是大方向的事。

具体到17K上,这个网站虽然是我爱如珍宝,但是并不讳言,有着种种的不足。

光是内容上的“拨乱反正”就花了我整整一年的时间。

这时间,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以前的失误还债。

所幸,我们还是有一些进步的。

编辑也有牢骚,作者也有牢骚,有时候遇到一起了,一吐为快之后,也不知道是谁在安慰谁了。

牢骚发发也就算了,有时候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添堵。

想想,事情真的有那么坏么?或者说,没有17K,你会过的更好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人总是善于假设,比如,假如我没怎么地,现在就怎么地,假如我当初怎样怎样了,现在就怎样怎样了。

都是假设而已。

我们要对自己宽容一点,容许自己有犯错的空间。不容许的是犯错了以后,不知道反省。

很多事,你晓得是那么那么容易的,但是做起来未必就很容易。

比如说,做一个网站。

这个网站的前台,是你看的到的,有编辑,有读者,有作者,看起来还那么和谐,像那么回事。

可是你翻到后台去,就晓得这是个怎样复杂的系统。

财务,人事,行政,合同,流程等等……

如果没有这四年的经验,我想和大多数人一样,会觉得做网站太容易了,小儿科,我一分钟做十几个上下。

实际上,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17K此前三年的功夫,没有做足,所以很难有大的发展。

而在过去的一年里,17K最大的成绩,不是出了多少本书,多少个作者,而是这个平台终于正常运转了。

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资金不是,虽然它是必需品;编辑也不是,我们早过了单打独斗的时候;

只有坚定不移地执行平台战略,才是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

平台强大了,才有发展的空间。

回顾过去一年里的辛苦,我想每个体会到平台顺利发展的人,包括编辑和作者,都会觉得值得。

所以,我想,靠什么来缓解压力,解决牢骚满腹的问题呢?

靠成就感。

你看,我们的事业正在前进,我们的网站正在发展,只要你在正确的路上,你就会成为胜利的人,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走偏。

但是,胜利也是有早晚的,如果你想早点胜利,想超车过去,还是要下点别的功夫。

这功夫,我们都在想。

在春天里不播种,在夏天不除草,到秋天收获的时候,只能看着别人收获一箩筐。

别抱怨了,给自己设定个目标,然后去努力完成它。

只有完成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那种充盈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