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静待花开:和孩子们一起幸福成长的日子
12325800000014

第14章 我的教学观点(1)

参加上海市黄浦区名师工作室后,每个假期,导师都会给我们提出一堆问题让我们思考……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把我们当成学生一样布置功课。渐渐地,我明白了教学是一项极其特殊的劳动,光有满腔热情和责任感是不够的,还要拥有自己的想法。导师在引导我们以教育写作的方式梳理、锤炼、提纯、升华、沉淀课堂教学中的智慧,思考探索教育的规律,在日积月累中完善和形成自己的一些想法,让逝去岁月中的经历变成宝贵的教学经验乃至一种风格。

当我们在一个岗位、一所学校中,经受岁月反复磨炼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任你干劲冲天、热情澎湃、富有创造性,也会在岁月的打磨下热情衰退、创造力枯竭,进而产生职业倦怠,那是非常不幸的!而读书、思考、写作,这种永远充满灵性与活力的智力活动,是克服、抵制教师职业倦怠的一剂良方。我思考,所以我年轻我鲜活,我的精神不会提早枯萎。我试着提出自己的观点,点亮学生的生命,同时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一) 教学观: 以情动情,情情共振

文章并非无情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阅读教学过程不仅是语文知识传授、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而且更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解读文本之情,激发学生之情,融合教师之情,从而架起文本、学生、教师之间情感的桥梁,使三情相通,情感共鸣,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别有情味,情动辞发,怀着兴奋的心情和强烈的表现欲参与教学活动。

1. 解读文本之情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先要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去激活文本的生命,点燃文本的灵性。这是教师赋予文本的生命力,也是教师直面学生的自信和底气。

(1) 触摸文字的温度

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我把文本看成活生生的作品,联系文本背景,捕捉语言特色,在字里行间倾听细微声响,从而,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相融。比如解读《掌声》一课,英子上台下台走路时都是“一摇一晃”的,仔细品味,这两个“一摇一晃”所表达的心情是截然不同的。前面一个“一摇一晃”表明英子是在犹豫和害怕中上台的,感觉真的很可怜,而后面一个“一摇一晃”,尽管走路仍然如此,但此时她的心情是完全两样的,这时她是非常自豪的。同一个词语,不同的心境,折射出一个自卑的小女孩得到鼓励后心理转变的过程。

(2) 读出自己的感情

在解读字里行间细腻情感的基础上,我把自己放进课文的意境当中,尽可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和体验,寻找文本对我们生命启发和生存的现实意义。解读《父亲的谜语》时,我读到文中深爱女儿的父亲“饱经忧患”而过早地白了头发,我脑海中不知不觉浮现自己的父亲曾经年轻俊朗的模样,往日的生活情景重现眼前——想到自己小时候生病时,父亲担心的眼神;想到自己犯错时,父亲痛心的语气;想到自己考试、升学、择业时,父亲忧心的神色……我突然体悟到父亲就是这样在忧虑中一点点老去,父爱虽羞于表达,却巍峨持重,含蓄深沉。课堂上,我的这份感悟给孩子们带来深深的感动,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中的父亲。

2. 激发学生之情

在深入解读文本之情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把握住教材中作者的情感因素,去撞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心灵之弦随之拨动,情感随之勃发,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课堂学习。

(1) 导入生情

导入,对上好一堂课至关重要,教师应发挥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开篇作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设计贴近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认知的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比如我教学《月光曲》一课,先让学生静静聆听这首曲子,优美柔缓的曲调仿佛月亮的清辉洒满我们的教室,正当学生陶醉沉浸之际,让学生用一个词说说这首曲子带给自己的感觉,有说“抒情”,有说“柔美”,有说“委婉动听”……这时,我不失时机引导学生质疑: 《月光曲》是谁创作的?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又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进而引导学生兴致勃勃进入主要内容的学习。

(2) 体验悟情

要使学生的感情与文章中的感情相互契合、交融,教师应注意把那些体现深邃思想的“文眼”,尤其是那些寓意深刻、感情浓烈、内涵深厚的语句反复琢磨,让学生体情揣意,驱遣想象,在情感的体验中,体会作者的情怀。比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中,抓住“如约”一词,请学生说说父子的约定是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场景,想象雷利与爸爸机场重逢的场面。学生有说热烈拥抱的,有说幸福地收到爸爸的礼物的,还有说要献给爸爸一束鲜花……父子俩久别重逢的温馨气氛氤氲在课堂中。此时,我话锋一转:“现在美好的约定能实现吗?”当学生读到父亲被战争夺去生命的凝重文字,强烈的对比让孩子们倍感沉痛,为战争之残酷唏嘘不已。借助生活体验,学生读出了鲜活的画面,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内涵。

(3) 朗读传情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积极创设朗读情境,变换朗读形式,注重反馈指导,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过朗读来触动心灵,引起共鸣,达到出之于口,入之于心,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效果。比如《家乡的桥》一课,文辞优美,意境也非常美,我用江南的丝竹音乐,一幅幅水乡美景的画面和诗情画意的过渡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情景,运用个别读、集体读、引读、接读、配乐读、男女声读等途径引导学生体会家乡小桥的千姿百态,我还创设个性化朗读平台:“你喜欢哪座桥,就读哪座桥。”“读出你童年快乐的感觉来!”“喜欢这个传说故事吗,请把你的感觉带到句子里读一读。”在琅琅书声中,孩子们读出了对水乡浓浓的情意,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悟。

(4) 表达言情

语文教学最终归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形成,而其主要途径是言语实践。言语实践要立足文本,激发学生的真实感情。有了情感的浪花,学生才会有真切、独特的感悟,使别有情味的语言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教学《高山流水》一课,上到伯牙与子期知音相遇,我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移情入境,展开想象: 此时此刻,你就是伯牙,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你的琴声,你的内心充满了无边的寂寞与孤独。可是在这里,无论你在琴声中寄托着怎样的志向和情怀,钟子期都能懂,你想说些什么?同时给予一定句式进行填空式说话训练。学生有的说:“善哉,善哉,世间知音唯有钟子期!”有的感慨道:“善哉,善哉,知我者莫若子期也!”还有的快意地道:“善哉,善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充分表达了得遇知音的欣喜,也更深入理解“知音”的内涵。

3. 融合教师之情

语文教学是师生双边情感交流的活动,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能,开启学生的心灵,唤起其积极的行为动机,在教学中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情和谐统一。

(1) 真情感染,以情怡情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朗读、去表达,更要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我们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款款深情,传之以情,以情怡情,拨动心弦,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努力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祖先的摇篮》一课中,学生读得比较平淡,于是我告诉学生,这篇文章写得多好啊,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孩子们显得有点儿兴奋。神秘遥远的音乐响起,我酿足了感情,缓缓地读了起来。“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哪……”课堂里安静极了,孩子们凝神倾听,随着我娓娓动情的朗读,他们的表情也起了波澜,时而欣喜,时而忧伤,时而激愤,仿佛一同进入了苍茫的原始森林。接下来,学生的朗读明显有了激情和韵味。

(2) 热情鼓励,以情激情

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地在课堂的每一个当下洞察学情、把握学情、顺应学情,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利用情感的激励功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真正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如《扬州茶馆》一课,生字多,读起来拗口,还要求学生复述,我用充满热情的评语给了学生莫大的动力。“你读得很通顺,不少难读的地方都读准了,但要特别注意儿化音——请跟老师读!”“真好!这位同学把扬州茶馆的著名念出来了,又进了一步!”“烫干丝复述完成了,你这架势,俨然就是一个名厨!掌声!”“你说得很好,真是说到扬州人的心里去了!”教学中,教师发自内心的赏识和激励,无痕地化成一股股情感的力量,推动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之中。

总之,文本情、学生情、教师情构成了语文教学丰富的情感内涵。语文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所富有的特殊情意性决定了它在传递知识、训练能力、灌输思想时,应情注其中,意蕴其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融合三方情感,以情动情,情情共振,将语文情感活动推进到“春风化雨”的境界,培养学生情意,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文本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要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因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需要老师去激活、去对话、去引领。若己之昏昏,如何使人昭昭?所以面对文本,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正确解读文本,教师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入”与“出”之间的关系。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的,“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入”要观察、体会、理解、领悟,要深入其内引领学生研读文本,对文本悟义、悟道、悟情、悟法;“出”要在领悟文本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借助文本,有效拓展,超乎其外,全面把握。

1. 入乎其内,解读文本

入乎其内地解读文本,可以从“把握线索”入手。文章的构成会有一定的线索,有的线索是一种时间顺序,有的线索是一种地点变换的顺序,有的线索是某种事物,有的线索是某种情感,有的线索是某种行为,有的线索是某个中心事件。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就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解读便会纲举目张,例如《十年后的礼物》这篇文章,线索就是“礼物”,课文就是围绕“承诺礼物,馈赠礼物,感悟礼物”情节展开,只要抓住“礼物”这个线索,关注“礼物”引发的事件,品读这个事件的每一个环节中有关达格尼的语言、神态、心理、行为的描写,整篇课文就会迎刃而解。

入乎其内地解读文本,可以从“写作手法”切入。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小学语文课文中常见的有: 详写,略写,悬念,照应,联想,想象,对比,烘托,渲染,点面结合,情景交融,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动静相衬,借景抒情等。这些手法都是作者为了表达情感需要或者表达主题需要所采用的手段,洞察这些手段有助于我们清楚作者的表达意图,从而透彻地解读文本。例如《慈母情深》里写道:“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这里连续用了几个“我的母亲”,看似重复,但仔细品味,这样的重复是一种情感上的渲染,使句子有了停顿感,好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使母亲的形象由模糊变得清晰,我的内心因为母亲如此辛劳而感到震撼,而感到心疼。

入乎其内地解读文本,还可以从“擦亮语言”出发。擦亮语言,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出发点是语言,归宿还是语言,中间是语言所承载的形象、情感和思想。我们要始终保持对文本语言的高度敏感,对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片断,挖掘,敲打,再敲打,才能把语言擦亮,使课堂精彩不断。比如《高山流水》一课,最后一句写道“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当事人的心境仔细咀嚼,再咀嚼,就会发现伯牙绝的不只是弦,而是与子期阴阳相隔,从此永诀;他碎的又岂止是琴,他的一颗滚烫的心也无声碎了一地。这个句子不仅写出了伯牙的动作,更是写出了伯牙痛失知音无边悲凉的心境。

2. 出乎其外,超越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