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12325000000015

第15章 老龄化城市的养老政策(5)

院舍照顾是香港老年人服务体系的另一支柱。在非营利组织兴办的院舍服务中,根据是否接受政府资助又可以细分为政府资助养老院和自负盈亏老人院。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差异可以分为老人宿舍、安老院、护理安老院和护养院。老年人在提出申请后,由福利署通过统一评估机制来决定老年人进入何种类型院舍。在院舍的运作和管理方面,社会福利署每两三年都会对养老院舍进行牌照审核、评估,院舍则要定期向福利署汇报服务统计资料,定期检讨和评估自身表现,制定有效机制让公众提供意见确保有效的财政管理。在院舍管理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审核福利员与老人及其家人共同讨论达成的照顾计划并监督实施过程。此外,社会工作者还要负责组织老人活动,如为消除老人的失落感和无用感,组织老人到幼儿园探访、表演,给其一个展现自我能力的机会。而且在几乎所有的院舍中,每位健康老人都参与院内服务活动,这种吸纳老人参与院舍活动的做法使老人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在提供安老服务方面,传统以来都是非政府机构提供政府资助的服务,但自80年代开始出现私营安老院后,私营院舍的床位数字不断上升,现已超过政府资助的一倍。以往社会服务机构与私营安老服务机构的合作较少,随着安老服务以公开竟投的方式承办,私营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分野已不像以前一样明显。1995年福利署执行《安老院条例》,对于符合规定的老人院颁发经营牌照,通过发牌制度一方面提高私营安老院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缓解老人轮候时间过长的压力,现在香港524间私营安老院在政府的资助下已全部符合发牌条件。另外,1989年以来试行的“买位计划”和“改善买位计划”也为私营安老院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诱因,这项计划在1993年获得政府资助,以促使他们提高服务质量。目前已有90多间私营安老院参与这些计划。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00年4月以来,已增设了2080多个受资助的院舍床位,其中约有1260个是由政府购自私营院舍。

二、养老福利补贴

近年来,加大资金投入,适应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是民政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通过积极争取政府投入、激励社会投入、扩大福利彩票发行等多种渠道,来加强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未来五年,福利彩票公益金重点将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对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补贴机制,着重分为两块,一是补贴到养老服务机构,二是补贴到老人。

在补贴到养老服务机构方面,对于非营利性的民办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或组织,既可在建设期按照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土地租期等指标,一次性或者分期给予建设补贴,又可按照床位数、收养人数、入住率等指标,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政府鼓励在养老机构内设置或合作设立医院、门诊等医疗机构,经审查合格,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在补贴到老人方面,政府将推动惠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完善政府供养制度。对于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采取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二是推动高龄补贴制度建立。积极推动各地逐步将本地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高龄补贴保障范围,按月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计发高龄补贴。三是推动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建立。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经过评估,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除此之外,各地在养老福利方面,也都有自己的一些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政策。

1.上海

从2007年10月19日开始,全市70岁以上老年人,在非高峰时段(即7:00—9:00,17:00—19:00除外),可凭社保卡免费乘坐轨道交通(磁浮线除外)和公交车(机场线、旅游线除外)。节假日期间实行全天免费乘车。全市各医疗机构普遍把为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优先挂号、就诊、化验、检查、取药“五优先”便利措施的内容上墙公布;建立优先服务专门窗口,制作醒目的告示牌;根据条件开设老年简易门诊和预约门诊,方便部分患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老年病人就诊配药;设立老年人专用候诊座位。除上海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大观园、余山国家森林公园、豫园等5座公园向7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门票优惠(具体为上海动物园7折、余山国家森林公园7折、上海野生动物园5折、上海大观园5折、豫园10元)外,其他公园都免费开放。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凭证免费服务;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陈云故居纪念馆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凭证免费开放;上海科技馆、上海城市规划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金茂大厦等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门票半价优惠;大光明、永乐宫等13家电影院对老年人免票或优惠;各级文化馆和文化站(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举办的活动免费对老年人开放。

2.北京

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域内地面公交车。城市公交车站要设置无障碍等候专区,方便老年人乘车。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要设立不低于坐席数10%的老幼病残孕专座。市、区(县)级政府投资主办或控股的公园、风景名胜等旅游景区对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收门票费(大型活动期间除外)。60—64周岁老年人优惠购买市属公园通用年票,每张50元。提倡非政府投资主办或控股的公园、风景名胜等旅游景区,对老年人给予适当优惠。市、区(县)级财政支持的各类博物馆(院)、美术科技和纪念场馆、烈士纪念建筑物、名人故居、公共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老年人免费开放。提倡非财政支持的公益性文化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优惠服务。市、区(县)级财政支持的公共体育场馆为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优惠服务。提倡非财政支持的公益性文体设施为老年文体团队活动优先提供场地。

三、老年的社会救助

城市老年社会救助体系包括现金与实物援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内容。

1.现金与实物援助

现金与实物援助由五个援助项目构成:(1)最低生活保障,即政府对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提供的基本生活物质帮助。(2)灾害救助,即政府对因灾害而陷入困境的居民提供的衣食住行、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3)城市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即政府对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城市老年居民所实施的救助。(4)社会互助与临时救济。其中,社会互助包括通过慈善捐助形式为贫困老人提供的现金或实物救助,以及由政府机关、民间社团、企业或个人通过“对口扶助”、“牵手工程”、“关爱工程”等形式为贫困老人提供的生活救助;临时救助主要是单位体制下延续下来的各种“送温暖”活动。(5)老人长寿津贴。对于高龄老人,各个城市还实行了高龄津贴制度,依据相关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一定数额的老人长寿津贴。

2.医疗救助

老年医疗救助一般分为普遍医疗救助和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两种:(1)普通医疗救助是指救助对象在制定医院就医时,将享受免收普通门诊挂号、就诊、注射、诊疗及护理等相关费用、按一定比例减免体检费用等优惠措施。(2)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是指当救助对象在患危重疾病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超过一定标准时,可申请一定数量的有最高限额的救助金。因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差异,不同城市之间老年医疗救助的援助标准及价格限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差异,尚未建立统一的老年医疗救助计划。

3.住房救助

老年住房救助主要包括放两面内容:为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廉租住房保障,一般有三种保障方式,即发放租赁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原则上以发放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只面向包括老人在内的特殊困难家庭及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经济适用住房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一般而言,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都需要轮候原则申请获得,但老人作为特殊困难群体,可以纳入有限解决范围。

4.老年法律援助

老年法律援助是指当老年人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获得律师帮助或无力承担相应诉讼费用时,由政府有关法律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的法律援助。以老年人为法律援助对象的法律事项包括六个方面:(1)请求国家赔偿;(2)请求给予最低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4)请求发给赡养费;(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第三节 城市养老政策的创新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39亿,仍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年均增长057%,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流动人口大幅增长,达26亿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已经接近和进入老龄社会,养老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大问题。

一、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在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家庭养老功能的同时,地方政府大力增强社区的养老承载能力,开发社区功能,使社区成为满足老年人口合理需求的中间力量已成为政府部门制订老龄社会政策的重中之重。

老年人的自我服务可以非常有效地可以缓解社区的养老压力。老年人自我服务,是组织健康的低龄老人帮助有困难老人和高龄老人,实现老年人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根据对上海浦东新区老年人的研究发现,60—69岁的老年人如果健康状况良好,不仅能够照顾自己,同时还可为家庭其他成员提供生活服务,如为子女带小孩、买菜做饭等。如果能够动员和组织好这部分健康的低龄老人,让他们适度去帮助一些无力自理的高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的服务,那么社区的养老压力过大的问题也可迎刃而解,得到有效的缓解。目前上海部分社区就在挖掘这部分的老年人力资源,成立社区老年志愿者队伍,探索形成这一社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