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12324500000043

第43章 教师:幸福、智慧,彰显魅力(4)

九(2)班一位同学不无深情地说:“在我们实现学业梦想的过程中,总有老师的身影,只要是发生在学校里的难事、愁事,没有一件不是与老师一起克服的。语文老师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体育老师鼓励我们拿出跑1000米的韧劲;数学老师则让我们在解析题目中领悟逻辑的缜密。老师们总以他们独特的方式使我们感觉到战胜困难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愉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变得更加自立、自强和勇敢。”

2.教师关爱学生已成为自觉

在学业质量保障过程中,由于生生、师生、师师、家校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教师与学生接触得更多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老师们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找准每个学生的关键,指导他们订出的每一个指标都带有很强的激励因素,有的加担子,有的减压力,都力争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的成长。正因为如此,数学老师王际浩提出的“让成功成为成功之母”得到了全体老师的赞同。

在关爱学生的同时,教师们也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得到了专业素养的提升,因而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仅2011年黄浦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审中,我校教师通过的比例与同类学校相比就占有明显的优势。

一青年教师发自内心地说:“为了有效保障学业质量,凡是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和学生成了知心的朋友,使他们认可我、喜欢我、信服我。在建立了和谐的沟通环境后,我就可以把交谈的重心往学习上迁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更好地了解了课堂,设计了教学,使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我还荣幸地被学生评选为‘学生喜欢的好教师’。”

3.家长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在争取家长支持的过程中,教师成了桥梁和纽带。很多时候,家校联系就是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支持往往是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的。在八年级的一次成绩预测会上,八(4)班家委会代表在谈到孩子由厌学到乐学,再到学业成绩有明显进步的转变时竟言语哽咽,热泪盈眶。在更多教师的努力下,许多家长从原来的旁观者变成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支持者、主动参与者。家校联手形成的合力对促进学生学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学校办学内涵得到明显提升

两年多来,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不仅学生学业成绩、教师综合素养有了明显进步,学校的办学声誉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成效已得到更多的认可。《文汇报》、《中国社会观察》、《改革与发展》等报刊多次介绍我校的办学经验。

更大的收获在于,我们认识到分数只是学生发展中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透过这些数据,更关注的是学生、教师、课程、课堂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可喜的是,仅就评价方式的变化而言,在实施质量保障的过程中,我们的许多做法是与前不久上海市颁布的“绿色指标体系”相符的。比如,我们关注了“学生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关注了“教师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等“师生关系指数”;在做预测中,我们关注了“学习动力进步指数、师生关系进步指数”“跨年度进步指数”等;在“施干预”阶段,我们通过反思“细化课标”的落实情况关注了“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自评”和“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关注了“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等”“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在关注评价内涵变化中,“变只重总结性评价到更重形成性评价”与“变由只重常模参照到更重标准参照”的具体做法也与“绿色指标”的要求十分符合。因此我们的探索得到市教委、市基教处领导及我区局、院专家、领导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并以构建有效校本质量保障体系为特点获准进入全市41所“新优质学校”项目组。

黄浦学校教师通过关注数据背后的内涵,通过关注学业质量,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学、学得好。我们将为此继续努力。

(上海市黄浦学校供稿,张宝琴、张英执笔)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喜欢的教师团队

——蓬莱路二小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建设学生喜欢的学校,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学生喜欢的教师队伍。通过对全校学生的广泛调查,我们了解了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形象、教师上课的特征等。针对这些调查结果,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以及作业改革等措施,我们的校园和课堂正在成为学生们喜欢的学习乐园,我们的教师也逐渐成为得到学生爱戴的良师益友。

(一)关于“学生喜欢的教师形象和专业素养”的调查

小学生喜欢的教师团队具有什么特征呢?通过2010年3月黄浦区教育局的调研与我校的调查发现,学生们最喜欢老师具有爱心、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尊重学生、公正公平,在教学上能与学生互动……而学生们最讨厌的则是教师拖堂、上课枯燥乏味、作业量大、总是批评学生、不让上体育课……于是,我们以这次调查的结果作为重要的参照系来衡量和测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教师,寻找存在的差距,以此来确定改革的目标和具体的做法。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面临的是全校教师整体专业发展的问题,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面临不同发展任务的问题。从学生喜欢的教师形象和教师素养出发来要求和规范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摆在蓬莱路第二小学面前的首要任务。

(二)课堂上怎样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1.积极维护学生权利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校始终把《国际儿童公约》中“儿童权利维护”作为教学理念引领的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把少年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放在教学的首位。这是学校以爱施教、以法治教、以德立教的前提和保证。组织教师学好《国际儿童公约》、《青少年保护条例》,传播法律知识,努力维护儿童的根本权利,是我们树立新的学生观的要求。但问题在于,教师不仅要知道儿童具有哪些权利,更重要的是要明了教师的哪些行为是维护儿童权利的,哪些行为是侵犯儿童权利的。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实现儿童权利的维护,才能真正让学生喜爱我们的老师。

经过探讨,学校和教师共同归纳出以下维护儿童权利的课堂教学行为:

尊重儿童的人格权: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儿童,不伤害儿童自尊心。

尊重儿童的娱乐权:不拖堂,不布置过多的作业。

尊重儿童的学习权:专课专用,不剥夺儿童喜爱学科的学习机会。

尊重儿童的民主权:不剥夺儿童的选择意向,不限制儿童自由发言权。

尊重儿童的发展权:不抹杀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尊重儿童的隐私权:不随便没收儿童喜爱的物品,不将儿童的“小秘密”泄露给他人。

尊重儿童的参与权:不指定小干部,不搞指令活动。

尊重儿童的知情权:不限制儿童接近媒体、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

尊重儿童的健康权:不伤害儿童个体身心健康和群体健康。

只有每一位教师在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也能在教学实践中处处维护每一位儿童的合法权益,我们的教育教学事业才能蓬勃发展,我们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才能更加和谐,我们的教学环境才能更加美好。

案例一:让学有困难的学生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一位长期患病、智商测试为62、语言表达有困难、计算经常出差错的小朋友,他的老师并不因此放弃对他的教育。面对智商不高的儿童,教师怎样来培养他们的德商、情商和智商呢?老师采取的措施是:教学在“实”字上下工夫。首先,教学目标“实”,制定适合这位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其次,教学过程“实”,采用合作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完成教学目标。再次,课后评价“实”,降低这位学生的作业难度等。我们的教学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效。只有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无私的爱,进行个别化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老师。

案例二:“借学生”引起的讨论

一位数学教师向体育教师“借”来正在上体育课的三位学生,为他们补课。面对这一现象,学校教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如果这样做也要受处理的话,以后教师就不用为学生补课了。”有的说:“体育老师也无可奈何,碍于情面,只能让学生去补数学课,毕竟数学教学是要进行质量监控的,但体育课也是有自身的教学目标的呀。”但是,后来,经过全体教师的讨论,这次补课事件被定性为教学事故。其中,体育教师被处罚是因为不坚持自己应有的原则,而数学教师被处罚的原因是剥夺了儿童受教育权,补课的时间和方式不对。从表面上看,这位数学教师动机很好,责任心很强,实际上她却在不知不觉中违反了有关儿童受教育权的管理条例,剥夺了这三位儿童上自己喜爱学科的学习权。

2.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喜欢具有扎实基本功的老师:标准的语音、规范的板书、声情并茂的朗读、风趣幽默的讲解、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以及富有激情的教学状态,而采取多样化教学组织方式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也更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1)面向“四个实际”的教学方式,学生会学

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需要面向四个实际:教材实际,学生个体实际,学生群体实际,教师自身实际。在这些实际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方式发生变化,从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启发式、参与式的课堂教学。

案例三:适合小学生的“玩中学”

张颖莹老师上的一堂英语课My School,以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蓬莱路二小,介绍自己的故乡——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把这堂课的录像带到美国的大学,上海蓬莱路二小的教学方式给美国大学教师和师范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倪萍老师上《小小的船》、《小乌鸦爱妈妈》时,不仅启发引导学生跟着音乐唱歌、跳舞,还亲自示范领舞,创设情境,分配角色,表演演唱,让每位儿童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学生们在游戏和主题教育活动中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可以有自己的创作,他们可以合作探究,可以独立思考,可以挑战老师和伙伴,还可以讨论和争辩,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种结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好。

(2)基于学习问题开展的教学方式,学生乐学

各教研组注重学生学习问题,通过基于问题开展的系列性研究,使教师善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够通过群体研究,相互探讨,结合理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运用解决方法,并通过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互相观摩、互相评课,改进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能通过课例分析的反思模式改善教学行为,完善解决问题的对策。

更重要的是,通过基于问题开展的系列性研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向多样化转变。

①自主学习方式的改善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只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发现的问题更贴近学生实际,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更紧密相连,学生通过自主的讨论进行知识运用和交流,课堂气氛活跃。

②合作学习方式的改善

将自身的学习行为融入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学生能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开展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共享学习乐趣。合作学习是一种相互协作、互动互进的学习方式。协作互动不仅仅限定于小组合作中的互动学习,还包括广义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比如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充分的激发,情感创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他们在师生互动中激发情感感知,在生生互动中促进情感体验,在小组互动中培养情感创作。

③实践学习方式的改善

教师开展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能满足学生需求,促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在此基础上,学生将从实践中获得知识,重新运用于生活实践,学以致用,提高学习乐趣和成效。

3.设计多样化创新作业

设计创新作业,让学生快乐地做作业是学生爱学习、喜欢老师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最讨厌机械的抄写、低效的重复。但是,完成作业又是学生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学习环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改变作业枯燥、低效甚至无效等状况,我校广大教师制定了作业格式的规范和批改的标准,每学期进行全体学生的作业展示与交流。老师们的创新作业在交流中得以推广:既有书面作业,又有口头作业,还有听力作业;既有短期作业,又有长期作业;既有必做作业,又可有选作业、弹性作业;既有教材上的作业,又有课外作业,包括动手能力方面的作业、社会考察、探究作业等。在布置作业方面,我们还创新了许多形式,有超市型作业、跨学科作业、自编测验题目作业、延时作业、实践型的闲暇作业、数学生活作业等。这些多样化的作业类型为满足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也为尊重儿童发展中的差异提供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