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12324500000038

第38章 课堂:快乐、充实,提升活力(6)

所谓“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是指我们的作业既要有教师进行设计的“规定动作”,又要有留给学生参与作业设计的“自选动作”。通过这样的形式,促使我们的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不再仅仅是作业的接受者,更是作业的创造者,感受到“我的作业我做主”。

在明确了要求后,我校数学学科教师在分管领导与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例如,为确保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假期里老师在独立备课的同时,先期完成“一页纸通览”。所谓“一页纸通览”,就是将本学期所要教授的知识点按“数与运算”、“应用”、“几何”、“量概念”等几大块归类整理。开学的第一次教研活动,就由整个教研组对教师各自的“一页纸通览”进行讨论修订,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教师梳理一学期的核心知识。这样,在后续过程中,不管是进行教学设计还是“一页纸作业”设计,教师的针对性都很强。同时,教师在每次教研活动中,都会拿出自己编制的“一页纸练习”进行展示,并将自己设计的意图告诉大家。而其他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修改意见。

数学教师正是采用了这样既有在年级备课组中独立设计、互相研讨,又有在教研组活动中集体讨论、群策群力的有分有合的研究形式,经过一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能供全校学生使用的“一页纸”数学作业,并形成了相关的设计经验。

以下是中华路第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求:

1.每一节课的作业设计要求

根据“主餐+配餐”原则,在作业设计时,一般将作业内容分为基础性、巩固性、综合性、提高性四个层次,体现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难易度,各种层次的题目在作业中的比例为2∶4∶2∶2。其中基础作业主要以填空、判断、选择等形式出现,反映教学目标中应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巩固性作业主要以计算题等形式出现,是对本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巩固,以逐渐达到熟练的程度;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主要以文字题、应用题等形式出现,以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以上三个内容的作业我们把它定为“主餐”,“主餐”是人人要完成的。完成“主餐”就保证了学生完成国家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要求。“配餐”就是提高性练习(尝试练习、开放性练习、深化题),主要以难度较大的应用题、操作题、奥数题等形式出现,力求以“优等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为限,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般情况下,后进生完成前两个层次的作业;中等生完成前三个层次的作业;优等生完成全部作业。这样,从作业的分量、难易程度等方面分层次,确保后进生“吃得了”,优等生“吃得饱”,从而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不同课型作业的设计要求

学校还针对不同的课型提出了不同的设计要求。在新授课以后,作业设计以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本、课堂作业本为依据,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或改编一些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材料,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将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的结合,编制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作业。其侧重点是巩固所学的计算法则、概念,并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练习课以后,作业设计则把重点放在一些变化性的或开放性的作业上,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开放性作业设计,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习题设计要注重引导学生向“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方向发展,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满足学生的差异发展,同时在现有教时的安排下,让练习课的作业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3.作业内容设计要有“百草园”味

作业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但那种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让学生心生厌倦。因此,我们的作业内容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极富童趣性和生活气息的数学作业。而生活化对我们学校而言就是要充分体现出我们在地资源的优势,将这些在地资源纳入到我们的作业内容设计中,使我们的作业体现出浓厚的“百草园”味。即在内容设计上要适切地融入老城厢所具有的优秀历史人文资源。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到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自己身边的问题,从而对所做的作业产生亲切感。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借助前期梳理的老城厢优秀的历史人文资源,结合每节课的教学知识点,合理选择、借鉴,编制出合乎常理的、科学的应用题和拓展题。

4.作业设计要有学生的参与

做作业与学习一样,要让学生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因此,除了在作业设计时要考虑难度的适合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生活性外,还应留出一定空间,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作业,通过让学生做“自己的作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就形成了“必选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模式,“自选动作”通常可以安排在新授课后,老师请学生根据当天所学的知识,回家设计一道作业题。学生可以回家根据教材、课外辅导材料或与家长合作进行设计。教师第二天在学生设计的作业中选择一至二题与学生讨论完善,印入“一页纸练习”中,并注明由谁提供作业。同时,结合学生设计作业,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学生设计作业评优活动,选出好的学生作品进行奖励。

(三)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作业评价主要关注的是学生作业的质量,即正确与否,而忽视对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的评价。往往用同一把尺来衡量不同的学生,忽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所付出的不同的劳动。教师常用一个简单的“×”否定了学生的劳动,抹杀了学生可贵的创造火花。这样的后果实际上是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数学老师通过研究后觉得,一定要在原有的评价方式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为此,老师们通过实践研究提出了两种新的评价方式。

1.使用“组合式”批语激励学生

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尽可能地以个性特征为参照,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而且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比较中树立信心,在评价中不断进步。因此,我们的作业批语可以采用“等级+短评”式作业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来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并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例如:我校金老师的作业批语中常常会针对不同的学生作业情况出现不同的批语。对于作业完成好的学生,金老师的批语往往是:优+与众不同=优+,优+奇思妙想=优+,优+字迹工整=优+,优+格式规范=优+。不怎么爱好数学而且性情急躁的学生,作业一般较马虎,对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错了也不思考错在哪里。对待这样的作业,评语要讲究艺术性,既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又要用委婉的语气表达批评。如:良+如果能认真订正作业=特优,良+如果能不懂就问=特优,良+如果能认真及时改正=特优。对一些不爱动脑筋、作业有抄袭现象的同学,老师的评语是:B+如果能独立完成作业=特优,B+如果能积极开动脑筋=特优。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在享受收获的同时,内心洋溢着欢喜。

2.创造“即时卡”来评价学生

教师不仅要在作业批改中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还要时刻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及时将这种高兴和期待之情反馈给学生。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又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