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12324500000025

第25章 营造学生喜欢的环境(1)

从广义上来说,与学生相关的学校中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学校环境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学校环境是成长和发展的微型社会,也是学生除家庭之外的第一环境。学校的校风校貌、文化生活、心理氛围等,都在以内隐外显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理解和认同,决定着学生的心理归属和情感体验。

那么,学生喜欢怎样的校园环境?我们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情感需求?我们的学校是否让学生感到安全舒心,我们的班级建设是否让学生有归属感?我们是否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我们又该怎样有效推进校园环境的持续优化?

在问题的探寻中,我们开始了优化校园环境的研究,并将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化为我们的行动策略。

一、关注动态分析,适应学生合理需求

尊重学生的体验、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学校优化校园环境的决策依据。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进行多向互动交流,对优化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行为表现做有针对性的过程跟踪,将有助于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师的期待和真实感受,并及时调整行动计划,以适应学生的动态需求。

(一)注重互动交流,分析、获取真实信息

与学生、与家长以及他们所处社区的多向互动交流是学校、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重要方式,是学校改进行动的起点,也为学生的后续参与和学校管理层的决策奠定了基础。互动交流的途径是多样的:问卷调查、走访、谈话……

案例一:金陵中学深感青春期性教育是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但现在90后的高中生到底如何看待青春期恋情?他们能否把握好异性交往的尺度?如果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他们最需要了解什么内容?为此,学校对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开展了青春期性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

基于调查的结果,学校积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方式入手,开发实施了“成长的足迹”青春期性教育活动课程,着力营造和谐伙伴交往的人际环境,解决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在两性交往、恋爱等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这样一种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的做法凸显了“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二)追踪过程变化,积极调整跟进计划

学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需求、学校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过程跟踪,及时掌握和反思学生的需求反馈,并据此在环境创设上积极介入支持,或对自身的教育行为做出相应调整,从而不断优化环境建设方案。

案例二:西凌第一幼儿园尝试创设了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的多向交流功能的环境,来探索促进幼儿和谐交往的策略。为了能反映幼儿真实的交往水平,在现场跟踪研究过程中,参加实录的教师被分配到各个游戏区域进行静态跟踪实录,观察幼儿在玩具不能独享、空间拥挤、玩伴陌生的情况下的交往行为。通过对观察记录的分析,老师们提出相应的跟进对策,如:创设空间密度合理的游戏环境;布局相关主题相邻的游戏环境;模拟社会性生活场景的游戏环境;游戏区域开放与隐蔽相结合;调整自制与现成材料的配比等。在教师的刻意创设和有目的的引导下,幼儿的交往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西凌第一幼儿园将跟踪观察记录作为幼儿园一项常规工作,通过这一方法,在真实、自然的教学活动情境中观察幼儿的行为与表现,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幼儿干扰的基础上,完整地记录下他们在游戏中的交往行为,并及时在环境创设上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满足幼儿对环境变化和与伙伴快乐交往的需求。

二、优化环境规划,凸显学生主体意识

校园环境优化是个整体工程,学校应该有较为长远的规划和设计。倾听学生的心声,并进而对学校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学校需要将学生需求、学校现有条件二者相结合,系统考量学校当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学校(班级)可以提升的文化特色、可操作的行动方案以及对校园环境面貌的阶段性规划等。

(一)梳理关键问题,回归学生主体地位

不少学校尽管在环境建设及改善方面动了脑筋,花了力气,但学校环境仍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和喜欢。究其原因,往往是未能对应学生需求并寻找到关键问题或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各个学校开展的研讨和座谈中,教师共同梳理了对校园环境建设认识上的误区:简单地把校园环境建设的作用理解为美化校园景观,辅助学科教学的需要,环境建设似乎只是装点学校门面的手段;将环境等同于购置规定的设施设备,立一个雕塑,布置几条走廊,办几块黑板报,搞几次活动;将校园环境建设看作学校管理者的纯领导行为或后勤部门的职能行为,教师只是以例行公事的方式完成教室、过道的布置,少数学生也可能因自己的特长而偶尔获得参与板报设计、活动演出的机会……这些问题的实质在于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未得到认同,表达权利未得到尊重。在学校这一社会环境中,学校管理者、教师从成人的良好愿望出发,以其主观意志管理和约束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行为习惯,甚至对环境的愿望。

大家有了这样的共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育人意识是校园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的基础和关键。学校环境建设不仅要体现教育性,注重整体性,而且要发挥主体性,即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弘扬师生的主体精神,特别是凸显学生在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二)科学规划布局,整体推进环境建设

全面布局和推进校园环境建设,首先,环境优化既要考虑物化环境的改善,更要关注软环境的提升,特别是要将环境中的“人”纳入其中,包括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后勤工作人员、学生家长等;其次,要将环境优化工作有机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使校园中处处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温馨氛围;第三,环境优化必须就着手改进的方面进行整体的规划,充分考虑时间上的安排、达成的方式、保障的措施以及作为环境主体——人(特别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多个维度的内容。

案例三: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利用一切物化手段展现班级特质,使教室环境、室外走廊成为班级文化创建中的“无声语言”。例如,教室按功能划分不同的区域,或展示学习成果,或呈现班级风景,或告知班务情况,或提供阅读和游戏资源,琳琅满目又秩序井然。墙面上的信息栏、展示栏、评比栏的布置不仅动态呈现,而且富有童趣。每个教室门口张贴以班级为形象设计主题的独特标识,展示班级名称、格言以及集体生活和学习的照片……学生每天浸润其中,舒展着生命个性,书写着生命成长的活力。

学校环境的优化需要在学校常态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整体规划,统筹推进。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在校园物化环境的建设上既关注了设计上的整体协调,又兼顾了班级文化构建的独创性,环境中有学生,学生创造环境,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其他一些学校在其环境推进的设计上也各有特色、自成一体。例如黄浦区阳光学校在规划和布局校园环境建设中依据四个层面的内容——教育(主题活动)、教学(活力课堂)、案例、班集体建设等对相关教师作了具体的分工和安排,使教师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独立工作又相互支持,进而促进校园环境优化的整体推进。

三、引导过程参与,拓展学生成长空间

我们关注过程。要优化校园环境,一方面,学校、教师要始终坚持把参与权、决策权、规划权还给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自我主体地位意识,让学生做到“我的校园,我做主”;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平等和谐的心理空间、快乐成长的发展平台,同时合理借力社会资源,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彩、快乐温馨的校园生活。

(一)鼓励学生决策,描绘快乐校园环境

学生是良好校园环境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校园环境建设的决策者和推动者,但是他们对于自己主体地位的认识也需要在良好的教育条件——学校和教师的主动配合和引导下,逐渐形成和完善。学生只有在以主人翁意识参与决策与建设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创造环境美的能力。

案例四: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充分利用新校舍建设之机,分年级开展创意大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文字描摹、绘画或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喜欢的校园建筑颜色、摆设、设施等尽情描述出来:

●我喜欢走廊的墙壁里嵌一排鱼缸,许多色彩斑斓的鱼在里面游来游去。下课后,同学们可在走廊上欣赏小鱼,做游戏,真开心啊!

(一(4)班余佩旋)

●卫生间门上有一个戴着蝴蝶结的Hello Kitty。推门进去,看见的是粉红的墙壁,墙上贴着各种各样Hello Kitty的墙贴。厕所是一间间隔开的,粉色的门上有把手和锁。

(二(4)班骆昭妍)

●在跑道两侧种上花草树木,会使校园显得生机盎然,四季如春。英语角可以用英语介绍各国的风土人情,还可以组织些英语沙龙。动物角中可以养各种小动物,如小兔、小松鼠,每个班级可以认养一只小动物。

(四(2)班蒋理惠)

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最终将学生的共性喜好归纳整理,并尽量在装修施工过程中表现出来。例如,大多数小学生喜欢彩色世界、喜欢卡通图案,在各个区域都有所体现;大多数小学生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绿色植物和小动物,校园里开辟了“小小种植园”和“小动物园”供学生课余时间种养。对于一些个性化的建议,也在可能的情况下得到采纳,如走廊墙壁里嵌一排鱼缸,色彩斑斓的鱼在里面游来游去,供师生下课后观赏。

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在布置新校园的过程中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决策、自由说出自己的“喜欢”,并尽可能地达成学生的心愿。当学生们徜徉于由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校园中,各种生动鲜活、富有教育意义的设计,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而学生也在大胆创意的过程中获得了创造校园美的能力。

(二)探求多样途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教师、学生既同为校园环境的建设者和体验者,又彼此间互为环境。学生快乐的校园生活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在同伴间善意互助的基础上。学校、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探索多种途径,使师生、生生间的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状态,满足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求,实现校园环境下的共赢发展。

案例五:上海市第八中学对拖堂问题的问卷调查显示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拖堂零容忍的态度,希望自己能充分享受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学校创新了“三段式铃声”,通过铃声时间间隔的反复试验、调整,确定了15秒预警、20秒缓冲、25秒正式下课铃的安排: 第一遍欢快,欢送老师下课;第二遍督促,提示尽快收尾;第三遍警示,学生要求休息。

学生感言1:三段式铃声挺好的,一个充满智慧的解决方法。兼顾了一节课的完整性,也保证了我们学生的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