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12324500000022

第22章 创建学生喜欢的课堂(2)

案例五:七年级科学学科《巨轮的浮与沉》课中,执教者设计了两大教学活动。活动一: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活动二:观察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和沉入水底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有何不同。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学生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有的同学说“不断地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最后它就浮在水面上了”;有的同学总结说“做了一个大饼,沉下去了;又做了一个碗,又沉下去了;又把碗做得深一点,发现它沉的速度慢了一点,就把碗做得又深了一点,哈哈,它浮上来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顺势引导:“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做成这种形状,橡皮泥就会浮在水面上而其他的形状就不可以呢?”学生“僵”了一会儿,在仔细观察实验后,不同的声音互相补充着:“好像体积大了吃水多了”,“不对,应该是与水接触的体积大了”……学生自觉合作起来,不断带着新的任务进行着实验,逐渐完整地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关;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开始上浮;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开始下沉,从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潜水艇的浮与沉”作了知识铺垫。

案例六:课前,老师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合欢树》并记下自己的疑问。全班31位同学共提出互有交叉的88个问题。其中17位同学提问:文章题为“合欢树”,但花了大量笔墨写母亲,合欢树和母亲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呢?文章为什么直到第7段才提起合欢树?教材注解说,合欢树又名马缨花,那么可以把标题改为“马缨花”吗?9位同学提问:为什么文章写了两遍“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为什么“我老是记着”他?孩子与合欢树的关联是否有更深的含义?最后一段又写到那孩子,为什么?有8位同学质疑: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含义?最后一节,作者说孩子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为什么?还有5位同学则关注: 第11段为什么说“悲伤也成享受”?作者这里究竟在享受什么?第11段说“悲伤也成享受”,第12段就结尾了,后者是对前者的解说吗?课堂教学中,教师即时整理了学生的问题,以“教‘合欢树’”、“教‘孩子’”、“教‘结尾’”、“教‘悲伤也成享受’”建构整堂课,教学环节与学生自读时的困惑产生共鸣,师生、生生碰撞激烈,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述两个案例所显示的学生“参与”的实质是一种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思维交流。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内化了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此进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的思维是随着参与活动而有效发展的。案例五中,学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参与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保证,整堂课“自主探究—互动启迪—思维拓展”轨迹清晰。活动一“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结束后,师生间开展了较充分的交流;近三分之一学生阐述了他们的认识。两次活动对参与活动者的知识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整体则呈现坡度发展的形态,学业基础较好的同学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兴趣高涨,整堂课学生交流发言的总量超过学生数的95%。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思维火花持续碰撞,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了有效发展。

案例六中,学生自读中产生的困惑直接生成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分类处理、有序呈现,有的问题“沿用”教材内容生成教学内容,通过阅读、交流,分析解决;有些问题重构教材内容——集中、增补、改编——生成教学内容,通过铺垫,唤起学生的相关积累,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宽广的参与时空为师生在思维碰撞中互动发展、达成共识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中,学生预习时产生的问题几乎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回应,问题牵动着学生的“神经”,这样的课堂理所当然会为学生所喜欢了。

四、满足情感需求,促进特色发展

任何人都有情感需求,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关注如何满足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情感需求。学生发自内心的某种需求和欲望在课堂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会让学生喜欢课堂,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业特色。这里强调的情感需求,既包括课堂学习知识内容,也包含其他的心理需求与渴望,是一种超越学科知识与能力的人文关怀,获得尊重需求和群体归属需求的满足程度同样左右着学生对课堂的喜欢程度。每一个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性格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等与他人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学会容纳个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学习过程中的特殊需求,提高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

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

(1)教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需求在课堂上得到满足,让每一个学生享受被重视的快乐,这种情感需求的满足对学生学习知识和人格发展是同样重要的。

(2)尊重个体的特殊性,满足个体发展的特殊需求。容忍每一个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努力帮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学业特色。

案例七:自主游戏开始后,贝妮像往常一样站在了教室的一隅,看着同伴们忙忙碌碌地在“银行”里取钱、存钱。“贝妮,今天有想玩的地方吗?”老师问。贝妮摇了摇头。老师决定走开,让贝妮继续沉浸在旁观者的角色里。忽然,“银行”门前的吵闹声吸引了贝妮,她走上前去,和老师一起排解了舒舒和小斌两人的纷争,然后又回到教室的一隅继续担任旁观者。第二天,贝妮还是站在了“银行”边旁观,老师觉得贝妮可能对“银行”这个游戏感兴趣,就对贝妮劝说道:“昨天老师看见你解决舒舒和小斌争吵的情景了,你做得太棒了。你愿意到‘银行’管钱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管好的。”贝妮想了想,摇了摇头。老师决定继续等待,再给贝妮一点时间。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周五,“银行”缺少“职员”,老师再次询问贝妮是否愿意参与游戏到“银行”管钱时,贝妮点了点头,坐到了“银行”里……这是贝妮第一次参与的集体游戏。

案例八:在一节高中数学课上,教师展示问题:已知两圆x2+y2=1与x2+(y-1)2=1相减可得两圆的对称轴方程,将此命题在曲线仍为圆的情况下加以推广,要求得到一个更一般的命题。教师提出问题的同时,一边语言提示“已知两圆的圆心、半径分别是什么,此两圆有何位置关系”,一边画图展示。学生A应声回答:“等圆;可以推广为x2+y2=r2(r>0),x2+(y-1)2=r2(r>0)。”教师要求学生A叙述完整时,学生A支支吾吾无法清楚地表达。在沉默片刻后,另一学生给出答案:“两圆x2+y2=r2(r>0),x2+(y-1)2=r2(r>0)相减可得两圆的对称轴方程。如果需要再一般化则可以表示为:两圆(x-a)2+(y-b)2=r21(r1>0),(x-c)2+(y-d)2=r22(r2>0)相减可得两圆的对称轴方程。”教师见学生A若有所悟,就转身向他追问:“若要求为真命题时,有修正吗?”学生A:“两圆的半径相等。”教师继续追问:“即为半径相等的两圆的圆心连线的中垂线,可以证明吗?”学生A回答,教师板演,共同完成:(x-a)2+(y-b)2=(x-c)2+(y-d)2(x-a)2+(y-b)2=(x-c)2+(y-d)2,其几何意义为:平面上到点(a,b)和到点(c,d)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案例九:新来的小柯同学不喜欢上构成课,作业总是乱糟糟的。任课老师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小柯的老家在农村,特别喜欢小动物,就在“重复构成”课《动物“克隆”》的设计中穿插“各自去寻找一个你认为对自己设计有帮助的、有设计潜能的同学作为合作伙伴”的“配对”游戏,让课代表与小柯结对,把生活中小柯最熟悉的鹅“克隆”为抽象几何图案。在全班交流展示时,小柯同学基于她的生活积累,随意选择一种鹅的形态画下来,在投影上和大家一起归纳外形特征。当她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物经过自己的操作,被简化成大家喜欢的图案,显得格外激动。在后来的学习中,小柯爱上了“构成设计”这门拓展课,成了班里的设计高手,在校本拓展型课程教材《趣味设计——电脑平面制作与应用》一书中,有不少作品出自她的手。

案例七表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要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完善自己的个性。贝妮是个“慢热型”的孩子,她需要比其他孩子花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一个过程。当贝妮沉浸在“观察者”的角色里时,她是乐在其中的。她花了四天的时间来观察“银行”,在她观察的时候她也在学习,也在游戏。通过观察,她知道了“银行”的游戏规则;通过观察,她体验、分享了同伴游戏中的感受。甚至在做“旁观者”的过程中,她还学会了如何解决同伴间的纠纷!作为老师,这时需要做的就是关注与等待,以及适时的提醒启发。案例中,每次游戏老师都询问一下贝妮的意愿,这样当她需要的时候,就能及时地给予帮助,使她更好地参与到游戏中来。

案例八中,学生A没有回答出教师的第一次追问。这对于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很“丢份”的事情。老师注意到了他的情绪低落,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研究“若要求为真命题时,有修正吗”这个更具挑战性的难题时,教师以信任的神情有意识地向他这边看了一下。这位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爱,心情自然也轻松起来,顺利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满足了在群体中被关注的情感需求。课堂教学中,承认差异,不仅仅是承认学业水平的差异,还须注意学生的情感差异,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交往行为、学习情绪所呈现的差异……透过学生外显的种种迹象,找到其根由,加以引导,从而走进学生的心中。这种情感需求的满足会让学生渐渐喜欢自己的课堂。

案例九中,教师努力开发小柯同学的潜能,创造机会让她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帮助她成为了一个学有所长的特色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从学生需求出发设计学习目标、安排学习内容和引导学生选择学习方式外,还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成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挑战中进取,获取学业发展的愉悦,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喜欢自己的课堂。重视成功体验,首先必须真正把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还要提供足够的开放度和灵活度,必须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收获,让成功的欢乐成为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持续地推动他的学业发展。

如何创建学生喜欢的课堂?作为未成年人,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都有别于成年人,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找到课堂教学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实践中,我们采取的策略是:以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宽广的课堂参与时空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的特色发展。

“创建学生喜欢的课堂”,是回归教学本原的时代命题。我们将继续努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寻找合理的教学契机,优化教学过程,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自己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