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12324500000021

第21章 创建学生喜欢的课堂(1)

真正的优质教育,要从学生的天性出发,创造学生喜欢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真正的优质教育,更要从学生成长及发展规律进行深度审视,人的发展理应成为“课堂”关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努力寻求让学生喜欢课堂的策略,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发展。

一、贴近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常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感和探究欲,若学生发现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必将有效地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不由自主地爱上自己的课堂。这种情感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潜在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成分。在教学中,教师把现实生活场景搬进课堂,把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元素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效果既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关,也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相关。因为这些生活情景学生比较熟悉,能在教学过程中弥补教师授课的某些欠缺,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中的难点,把抽象、枯燥的问题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较好地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

在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

(1)引入课堂教学的现实生活内容必须是教学对象熟悉关注的兴奋点,并且尽可能是此时此刻社会关注的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易于引起学生的关注。

(2)引入课堂教学的现实生活内容必须是学习预设的知识能力目标的有效载体,学生能够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相关的知识能力目标。

案例一:初中历史《新中国外交》一课任课教师播放了一段配以音乐的短片,内容是有关2010年5月1日刚刚开幕的上海世博会的一组图片,有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场馆的外貌和内景,有中外艺术家演出的场景,有展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的解读……老师选择了世界各大洲代表性的国家场馆或表演,以及科技、文化介绍,让学生对上海世博会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这是一次展示世界经济、科技与文化的盛会,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短片定格于一组外国场馆的照片,这时在照片的上方显示文字:2010年上海世博会共有189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参展。随后,出现了一张开国大典照片,上方的文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仅苏联派文化代表团参加。这就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189∶1。教师以精练的语言描述与精彩的照片呼应,将学生引入了六十一年前的新中国,顺理成章地导入了新课——《新中国外交》。

案例二:教师在教学Around my home一课时,利用媒体创设了美国女孩Alice搬到教学班内大部分学生居住地中华路新家筹备生日派对的场景。教师用英语询问学生:“如果你要邀请朋友到家里来,你需要做什么?”课堂上立刻热闹起来,有学生说写请柬,有的说打电话预订饭店,还有的说QQ联系朋友们……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请学生画一画自己家的社区平面图,并在小组中用英语介绍自己家附近的情况。学生在对话的推进过程中,顺利地掌握了“What do you do in...”的句式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请学生以Alice的名义,给美国的朋友们写一封E-mail,表达对社区的喜爱,描述自己在新家筹备生日派对的情景并发出盛情的邀请。

案例一是在上海世博会刚刚开幕的背景下呈现的教学范例。老师设计的导入视频寻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最佳契合点,它的价值在于贴近现实社会生活,与学生现实生活热点交集,它能最大化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学生感到亲切、熟悉,有话可说,易于激发学生的共鸣,帮助他们认识新中国外交的巨大成功;同时使学生懂得,新中国外交的巨大成功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是密切关联的,原本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的教学内容,因为引进了现实生活场景而让学生喜欢了。

案例二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篇介绍社区的对话文本,教师把学生的生活元素添加在课堂学习过程之中,通过媒体让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大家熟悉的“过生日”的生活情景演绎抽象的文本知识,让课堂充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气息。学生在自己日常生活的国际社区,通过交流社区的商店布局,确立了Alice过生日的准备工作的合理流程。这种学习内容贴近现实的做法,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自然松弛的状态,激起了学生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欲望,充分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面对教师在课中的设问和追问,这些生活在国际社区的学生,凭借来自于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不断生成课堂上的精彩发言,生生、师生智慧在现实生活积累的平台上不断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二、关注学习过程,提升学习能力

学生面对生活现象,内心产生了某种困惑;在学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出于学习的本能,在兴趣的驱使下,想知道某些未知的知识……教师建构合宜的教学内容结构,通过适切的课堂教学过程,唤醒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将特定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释放既有的困惑,“现象(问题)—感知—表象—规律”的课堂学习过程,切合学生认知规律,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促使学生生成新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

(1)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发展的症结所在,认知过程的起点所在,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真正寻找到解决特定问题的适切过程。

(2)教师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学生的认知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的背后是“学力”的差异,“学力”差异既决定了问题产生的差异,也同样决定了解决问题过程的差异。

案例三:八年级“矩形、菱形的判定”一节课中,老师先设计了动手操作活动项目:测长度,判形状。教师展示一个木制窗框实物,出示问题:木工师傅想要做出矩形门框。在制作过程中,他时常用刻度尺测量所做的四边形门框的对边及对角线的长度判定这个门框的四个角是不是直角。其依据是什么?当学生理解判定依据是“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后,老师追问:又是根据什么定理判定它是平行四边形的呢?学生明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接着老师要求同学们将手中的矩形纸片剪一刀得到一个菱形并说明依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等。最后,教师布置同桌两位同学合作拿出2把宽度相同的直尺,交叉放置并不断变化角度,思考:重叠部分一定是怎样的四边形?在强调“2把宽度相同的直尺,交叉放置,重叠部分一定是菱形”之后,老师布置了“该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依据菱形的哪条判定定理”的课后作业。

案例四:上课铃响,教师表演了一个魔术:没有电源的220V40W灯泡发光。教师将一个灯泡与自制线圈连接成闭合回路,磁体插入和拔出过程中灯泡不亮,表明感应电动势还太小。接下去,教师用手验证白布上不带电,然后将线圈放到白布上从边缘逐渐移到中间:灯泡发光且越来越亮。教师揭秘演示:掀开白布后,下面是一个电磁炉。教师提问:在此电磁感应现象中,闭合电路的哪一部分相当于电源?为什么线圈放置在电磁炉上不同位置,灯泡的亮度会有所不同?顿时,像盐粒撒进炭炉,爆发出无数的火花,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案例三中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源于现实生活,教师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动手测量活动,获得了巩固“矩形判定定理2”和“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的效果。这一测量活动,满足了学力较弱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因为它是后续追问的起点,对于学力较强的学生也同样起到了发展铺垫的作用。这一学习过程使学力存在差异的不同群体互动合作一起进入了相邻的知识能力发展区域,接下来通过“剪一剪得菱形”的操作和问答,让学生获取了对“菱形判定定理1”和“菱形判定定理2”的新认识。整个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用习得的数学知识,推理、解释生活现象,学生在这样的动手操作过程中,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在这堂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建议学生过年时在自己家中用课堂习得的知识和方法剪出菱形,中间写上“福”字,谐音暗喻“福气来临”,课后即有同学用毛笔在他自己剪出的菱形纸片上写“福”,粘贴于教室门楣上。整堂课出现了学生课内积极实践、踊跃发言,课后主动探索拓展的景象。

案例四通过电磁感应现象使二极管发光,接着通过电磁炉使220V40W灯泡发光,说明感应电动势有大小。这样的导入既起到了激疑激趣的效果,同时也在同学寻找原因的过程中了解了学生的学力差异。教学中,教师在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ΔΦΔt后,再次开始“魔术”演示,让同学们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探寻电磁炉使线圈产生近220V感应电动势的原因,由于同学们一直是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的,所以都能主动参与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课后作业,教师要求思考为什么线圈放置在电磁炉上不同位置,灯泡的亮度会有所不同,引导学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同学继续了解电磁炉的结构和原理,通过实验求证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求证过程,使部分学力较强的学生对课堂的喜欢由有限的课内教学延伸到了课外自主探究,从生活到学科知识,然后从学科科学再走向生活,也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然后再回到实际的应用里去的学习过程,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拓宽参与时空,引领思维碰撞

参与学习过程是学生释放学习需求的途径之一,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渴望。如果课堂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参与的愿望,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投入就会更专注,对学习内容的感悟程度与体验程度也会得到提升。需要强调的是,有效的学习过程的参与,必须具有足够的“参与度”。所谓“参与度”,既是指数量上的个体覆盖度和外显的活动程度,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所产生的思维萌动与思维碰撞的活跃程度。因此,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同样要为喜欢独立思考的优秀学生提供适度的参与时空。

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

(1)教学活动多元、分层设计,既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获得参与活动的时空,又能在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生成互动资源,建构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2)参与过程关注思维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开展形式各异的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追求“思维参与”,关注互动发展中的思维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