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12324500000019

第19章 建设学生喜欢的课程(1)

我们的策略

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给学生布置两三道题,而给另一个学生只布置一道。这个学生做的是比较复杂的应用题,而另一个学生做的则是比较简单的。这个学生在完成语言的创造性作业(例如写作文),另一个学生则在学习文艺作品的片段。

——苏霍姆林斯基

学生喜欢怎样的课程?我们应该建设怎样的课程?我们建设的课程能否被学生喜欢?……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喜欢的课程是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是符合年龄特点的课程,是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是自己学有所长的课程。学生喜欢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我们感到建设学生喜欢的课程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具体举措;开展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首先要尊重学生对课程的多元需求,要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实践策略,不断丰富学校课程的形式和内涵,让课程成为学生生活中一种有积极意义的体验与经历,让课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系统规划学校课程,满足学生课程选择

据我们的调研,“丰富多彩的课程”是学生喜欢学校的主要理由之一,课程的育人价值、类型、内容、实施方式、评价策略和任课教师等都是影响学生喜欢课程程度的关键因素。我们认为,要让课程进一步满足学生的需求,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课程领导力;需要我们站在区域层面思考课程建设,系统规划学校课程;需要我们做一些课程评价方面的改变。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既能找到自己的“课程表”,又能体验课程带来的愉悦。

(一)提出课程建设的区域性目标

黄浦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要求较高,“建设学生喜欢的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需求,还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和人格健全、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艺术修养和体育健身、社会实施和动手操作”等多元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体验学习的需要,还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要满足学生学习的共性需求,还要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满足基于国际视野的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为此,我们以“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为指导,探索“建设学生喜欢的课程”的区域性目标,提出:(1)我们要以“让课程适应每个孩子的发展”为理念,对学生实际需求情况、学校教师专业能力与背景、学校课程管理状况和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对课程建设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作出客观判断与分析。(2)我们要在继承课程传统中进行创新,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系统规划学校课程,进一步加强课程统整和课程的校本化实施。(3)我们要把“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理念与城区文化相结合,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培育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拓展国际课程。(4)我们要加强共享课程建设,进一步拓展共享课程领域,营造区域共享课程的良好环境,让学生能跨越时空,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自己需要的课程。

(二)让学生有适合自己的“课程表”

1.学生在“课程群”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格致中学在调研基础上分析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取向,并概括为以下六点:(1)学生喜欢贴近生活、能拓展知识面、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课程,如体育、心理、生命教育等;(2)学生喜欢对自己学有所长的基础型课程,尤其是高考的“加一”学科课程;(3)学生喜欢能提升个人修养和个人气质的课程,如艺术类和人文类课程;(4)学生喜欢能表达自己社会责任感的课程,如社会实践课程、社团类课程等;(5)学生喜欢能参与探索、自主创新、展示自我才能的课程;(6)学生喜欢自己崇拜的老师任教的课程。他们重新规划了学校课程,确立“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多元化、研究型课程自主化”的课程整体规划思路,构建了“课程群”,主要包括四大类课程,即公民人格类、文化科学类、身心意志类、创意技艺类;八小类课程,即民族历史和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人与自然和社会、艺术审美和体验、心智体能和意志、社会实践和社团、学科竞赛和实践、世界文化和交流,共120多个科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既注重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又注重课程间的和谐共生,更加注重学生实践与体验的学校课程体系。学生都能在“课程群”中进行选择,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长和学习取向的“课程表”。

2.学生在开放式环境中选择课程

上海市实验小学经过多年课程改革,深知学生、教师、家长对学校课程的要求比较高,学校将课程建设的重点聚焦在“为学生创设开放式课程环境,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课程体验”,以课程功能划分为经纬,构建“尊重生命,开放教育”的多样化课程体系,学生从中获得了多维度的课程选择权。四川南路小学以“快乐阅读伴我成长”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阅读环境,学生每天都能在宽松环境中高高兴兴地阅读。

3.学生有自己喜欢的活动

我们根据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从贴近生活角度采取“三倾听、一融入”的策略,即一倾听孩子的声音,二倾听教师的心声,三倾听家长的建议,融入时代的、生活的、趣味的元素,在园本课程中增设幼儿喜欢的活动内容。如紫霞幼儿园开设结构游戏课程,以结构游戏材料为活动教材,让幼儿自选活动、自选教材。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多次听取学生的想法,一个学期先后两次调整结构游戏内容,第一次调整后,幼儿喜欢结构游戏的比例由53%上升为81.3%;第二次调整后,幼儿喜欢结构游戏的比例由81.3%上升为84.5%。荷花池幼儿园增设以艺术欣赏与表达表现为主要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和每周一次的“小社团艺术活动”等;南京东路幼儿园增加了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家长老师共同进课堂活动和节日生活教育活动等;爱童幼儿园增设了“七彩·开心画园”活动;荷花池第二幼儿园在课程中加入“娃娃体育俱乐部”社团;永安路幼儿园增加“亲亲豫园”活动;瞿溪路幼儿园增加“故事表演活动”;文庙路幼儿园设置残疾儿童教育融合活动,通过“家园共训”,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化补偿训练……

(三)让学生成为课程评价的主角

课程评价通常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可以说,课程评价既是学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完善课程计划的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评价中既是评价主体,也是被评价的对象。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常规的课程评价基础上规划设计一些独特的评价活动,让学生成为课程评价的主角,使课程评价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例如:

1.基于IMMEX评价

大境中学引进了美国IMMEX系统,探索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模式。IMMEX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真实、可视评价基础上的过程性评价,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提供自己在学科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策略方法和效率效果等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IMMEX分析信息,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课程嘉年华

在敬业初级中学,我们开展了“课程嘉年华”课程评价活动研究,组织学生课程游园活动,学生参与观察过程,填写课程评价量表,记录同学的游园方向,在不同课程科目的驻足时间,对于一些体验类课程,学生的多种体验效果……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对观察记录的内容进行汇总分析,让我们感到学生非常开心和愉悦地参与其中。我们探究其中的原因认为,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不是为了评价课程而参与“课程嘉年华”,而恰恰相反,他们在“课程嘉年华”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课程评价,这是一种真实的、客观的课程评价过程。学生说喜欢“课程嘉年华”的理由有三个:(1)在游园活动中获得充分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可以体验不同的角色,如展示者、讲述者、倾听者、探秘者、观众等;(2)体验环境也在不停变换,有新鲜感,一些科目内容和呈现形式都很有趣;(3)游园挖宝和探秘过程能够满足好奇心。

3.幸福三原色

在复兴东路第三小学,我们开展了“幸福三原色”课程评价活动与研究。这是基于该校“让学生幸福地学习,让教师幸福地教学”的办学思想,开展学生的自主评价过程,对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展开过程性评价,分别用三种颜色来代表,即“红色”代表“热爱”,“蓝色”代表“自主”,“黄色”代表“责任”。如果学生给某课程“红色”,表示这门课程受到了学生喜爱;如果学生给某课程“蓝色”,表示这门课程给了学生自主空间;如果学生给某课程“黄色”,表示这门课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复三小学通过这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评价过程,反思课程计划,以作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二、整合利用课程资源,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上海市三类课程中,基础型课程标准相对统一,不同的学生均有义务完成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达成基础型课程标准。虽然学生对这类课程内容的选择空间不多,但仍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修习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支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多种学习方式。为此,我们采取整合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策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学习环境,深化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

(一)利用科普教育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上海拥有丰富、深厚的社会科普基地教育资源,尚文中学等学校利用这一教育资源,并遵循“就近选择,自主体验”的课程实施原则,建立了五个教育基地的资源信息库,以此完善基础型课程的知识结构及学习方式。学生自主选择和参与活动内容,开展自主探究过程,完成考察学习单。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热情,学生纷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汇报会、PPT展示、角色扮演等。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以科普教育资源为媒介,在这些学习成果中将基础型学科知识与科普教育基地资源有效地链接起来,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二)利用学校文化资源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