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12318500000058

第58章 后记

匆匆忙忙五个多月,书稿终于整理、修改完毕。当在电脑上敲下最后一个句号时,我的心里有几分欣喜,也有几分感慨!欣喜的是,我的又一本文集即将面世。回想起来,这类文章的写作,最早开始于2世纪8年代末,写作时间断断续续,前后长达二十余年。细心的读者,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到岁月的痕迹。记得这些文章刚在报刊上发表时,就曾得到我所尊敬的老师和同仁的鼓励和支持,他们希望我多写一些,将来能结集出版。这一愿望终于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得以实现,可以说是了却我多年来的心愿。令人感慨的是,光阴荏苒,年龄渐长,多少有些“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迟暮之感。由此,我不禁想起著名作家贾平凹的话:“年轻时雄心万丈,觉得我可以干这件事情,干那件事情。但是人生短短百年,一到现在你才知道世界是那么大,人也那么渺小。其实你想改变很多东西是很难的,你只能尽力完成自己在这个世上做的事情,有时候想起我就觉得有一些悲凉的味道。”这样的感叹,也许人人都有。我们这一代中国学人,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和事业意识,但是缺乏健康意识和享受意识。其实,工作与事业只是我们维持生活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了生活的全部,那我们就错过了太多太多。有道是,懂得享受生活,才能珍惜生活。

再比如说,大家都在谈幸福感。可是,我们对幸福的感受,很多时候是因为对比而存在的。正如著名电视主持人孟非先生所说,“我们之所以感到不幸福,是因为我们总想比别人幸福”。要知道,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如果一味地向高标准看齐,你可能永远不会满足。可惜的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所做的不过是一些平凡而又平常的事情。正如著名诗人穆旦晚年时说的那样:“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我有时在想:人生在世,总是有舍有得。舍得那个,才会得到这个。这正如佛家所言:“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很多时候,放弃其实也是一种美丽的收获。从某种意义上讲,物质生活的富有是一种财富,而精神上的满足、文化上的追求是更重要的财富。记得于丹说过,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的欲望,或者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诽谤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荡着、躁动着,以这样的心看世相和自我,自然会出现偏差。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奉献”之于今天的教育,尤其显得重要。既然做了教师,我们就不应该有太多功利,而应该静下心来多想教育的问题,多做教书育人的事。人的自身价值从社会性来看,不取决于从社会上取得了多少,而取决于对社会奉献了多少。尤其在当今社会,奉献精神对于教师来说,当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品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有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我喜欢诸葛亮的那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种境界与情怀是很难得的。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的痛苦与幸福、纠结与旷达,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不能总是在不断地赶路,不断地前行,有时候静下来也是一种力量。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不做无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更重要的是,生命的真正能源来自宁静。可是,人们常常忘记了“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这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所以,美学家蒋勋先生说:“‘美’的最大敌人是‘忙’。”人是需要“忙里偷闲”的。“闲”又写作“閒”字,就是在家门口忽然看到月亮。我非常认同钱文忠先生的观点,“其实有时候发发呆,也感觉挺幸福的”。尤其是在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无暇思考的时代,我们有必要让脚步放慢一些,让头脑冷静一些。静下心来,思考人生,品味生活。我以为,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是心灵的自由和美好,能够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这种观点出发,我很自然地想到了读书,在今天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有闲能静心读书者让人艳羡。谁都知道,读书可以补充知识。不过在我看来,真正能提高修养、改变人生的是那些“无用”之书。就我个人而言,就比较喜欢阅读古典诗词、明清小说这样的文学经典。它那独特的美感与情感,对于人之修养的养成,是其他艺术所无法代替的。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可见,文学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无用之用”。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百,对于前代以诗为学业,甚至举业的学子来说,确是一个起码的要求。而今人读唐诗,多数并不是为了取做楷模,学习写作,而是为了艺术鉴赏。如果用“功利”的眼光看,“唐诗”确是“无用”之书,但只要你和它亲近,就会被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所征服。林庚先生在谈诗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在这些优美动人的古典诗词中,蕴蓄着丰富的内涵,渗透着深邃的哲理,饱含着复杂的情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充满着艺术的魅力。经常读这样的作品,可以提高精神境界,完善人格,净化灵魂。再说,人的生活应该是诗意的、温润的、充满色彩的。现在都在讲“中国梦”、“美丽中国”,这不正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美好追求与诗意表达吗?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我认为:“美丽中国”离不开“诗词中国”。

本书从唐代诗歌中选取三十多位诗人的七十余篇作品,进行探幽访胜,深入分析,雅俗共赏。对于收入作品的原文,参照了历代各种唐诗选本,疑处则略加考证,择善而从。在选诗方面,本书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兼顾重点作家与一般作家的合理比例,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独创性与多样性。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我还是比较赞同古人“诗无达诂”的说法。鉴于唐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本书在解读文本时,试图运用文艺学、心理学、审美学等方面的理论,从语言、立意、气脉、风格、艺术技巧等不同角度入手,着重挖掘蕴藏在诗中的文化背景和深层内涵。在作品欣赏过程中,融进了个人的审美体验和新发现,使原诗的实际含义在条分缕析中得以显现,言外之意则通过意想和引申获得全新的诠释,从而拓展和丰富了诗歌的含量和意义,正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本唐诗赏析集。“赏析”,就是陶渊明诗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运用马列主义观点对每首诗进行较为详尽、中肯的分析。这也是笔者最费心力的地方。收入这本书中的一些文章,有一部分曾在报刊上发表过,而多数是从讲稿中整理出来的。文章未必是自己的好,但在整理这本书时,重温自己在旧时光里用心血浇灌出的文字,还是有几分得意和惬意的。另外,还有一篇书评和两篇学术论文。因为研究的都是唐代作家,所以把这三篇文章作为附录收入书中,供读者参考。

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参考和借鉴了当今学者的许多著述和成果,未便一一注明,非为掠美,特此鸣谢。

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厚爱,这是我在该社出版的第三本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对每一本书的修订和完善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帮助,这是特别应该提及的。值本书付梓之际,请允许我在此表示由衷的敬意与言轻意重的谢忱!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从事赏析文章的撰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袁行霈先生曾说:“写赏析文章和写考据文章相比,既有容易的一面,也有不那么容易的一面。如果没有扎实的学术根底、敏锐的艺术感受、深入浅出的表达技巧和流畅优美的文笔,是不可能写好的。”严格来讲,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体验,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无奈笔者学识与水平有限,在具体的品鉴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事与愿违。书中谬误、失当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匡正。

潘裕民

23年6月8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