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12318500000049

第49章 皮日休(一首)

皮日休(834—902),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早年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醉吟先生。唐懿宗咸通八年(867)进士,曾任著作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等官。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为翰林学士。旧说他因故为黄巢所杀。一说被唐军所杀。或谓巢败后流落江南病死。

他的诗文与陆龟蒙齐名,并称“皮陆”。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称赞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和锋芒”。其诗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的传统,多讥刺时政之作。有《皮子文薮》,《全唐诗》录存其诗为九卷。

唐末农民悲惨命运的缩影

——读《橡媪叹》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岗。

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橡媪叹》是皮日休《正乐府十篇》中的第二篇。《正乐府》是作者继承白居易的《新乐府》而写的一组讽喻诗,有意识地反映时政之“病”(害)、人民之“戚”(忧),为的是使当权者“闻之足以戒乎政”(《正乐府》序)。

《橡媪叹》通过对一个拾橡子的贫苦老妇的描写,深刻地反映出唐末广大农民在种种残酷压迫剥削下无以为生的悲惨情景。

全诗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至“用作三冬粮”,写老妇深山拾橡子的景况。

诗的开头四句“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岗。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深秋季节,正是橡子熟的时候,一个黄发驼背的老妇人,一清早就踏着寒霜上山拾橡子。“橡子”,橡树的果实。橡树就是栎树,橡子果仁味苦,磨成粉,勉强可以充饥。“伛伛”,弯腰驼背的样子,一作“伛偻”。“黄发”,说明人已经老了。老人头发常由白变黄,故以黄发形容衰老。这么一个弯腰驼背的老太太,还得上山拾橡子。橡子是“散落”在草木杂生的山岗上的,拾起来要穿林拨草,加上风冷霜寒,其苦是可想而知的。接下来两句,写她拾橡子的过程,突出其拾取的艰辛。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这两句与前“散落”相应,也透出这位“伛伛黄发媪”年老体衰、不胜劳累的情景。她弯腰躬背地细细搜寻,一粒一粒地拾着。从“盈掬”(满一捧)到“满筐”,她要付出一整天的劳动。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是说拾来的橡子经过几番蒸晒,就用它来充当一冬的粮食了。这就点出了拾橡子的目的。

第二段,从“山前有熟稻”到“橡实诳饥肠”,揭示老妇以橡实充饥的原因。

为什么老妇要拾橡子充冬粮呢?诗人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出人意料地转笔写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年丰稻熟,紫穗飘香。这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果实。他们仔细收割,避免带进杂质;然后又精心地把谷壳舂捣掉,舂好的米粒,颗颗都像润滑洁白的玉石一样。这幅丰收的图景,暗示老妇拾橡实并非由于遇到灾荒,以引起读者的疑问,然后再顺势点明。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原来,她把细获精舂的“粒粒如玉珰”的粮食交给官府了,而自己只能拾橡子充饥。交官的时候,一石多只能算五斗。这里,揭露出官吏的残暴,他们公开贪污舞弊,用大斗量取,使农民遭受加倍的剥削。更为残酷的是:“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狡猾的官吏能想方设法逃免刑法的制裁而无所畏惧,贪污的官吏更是毫无顾忌地贪赃。他们利用农民农忙时无粮,用官粮放私债,等到收成时再连本带利收回。这样一来,国家的官仓也就变成了官吏的私囊了。这层层盘剥压榨,使得农民颗粒无存,无以维生,只好:“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橡实本来不是粮食,饿急了不得不用它骗骗肚子。“诳”字用得生动深刻,没有真切的生活体验恐怕不能为此。

第三段,从“吾闻田成子”至末尾,是诗人面对上述现象所发的议论和感慨。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田成子,为了收买人心,大斗借出,小斗收进,用假仁假义骗取了百姓的拥护,他的后代因此篡夺了齐国的王位。此承前“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指出当时的统治者连田成子都不如,连这点假仁假义都没有,而对人民进行赤裸裸的掠夺。人民遇上这样的世道,还有什么活路呢?这正是诗人“泪沾裳”的原因。诗用对比作反衬,以感叹收结,意思自然要深一层。

这首诗写拾橡老妇的悲惨遭遇,重在揭示造成这种恶果的根源,词严义正,爱憎分明,具有高度的人民性。

在艺术上,本篇采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处处让事实说话,用形象感人。读了使人能很自然地联想起杜甫《又呈吴郎》中的西邻打枣妇人,白居易《观刈麦》中捡麦穗的贫妇和张籍《野老歌》中的山中老人,只是皮日休这时所反映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已更为残酷,诗中橡媪的形象和遭遇,正是唐末农民悲惨命运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