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12317500000024

第24章 在分层教学中实现差异发展(5)

分层评价,不仅在课堂提问、作业练习、实际操作训练、方案设计中运用,而且在考试命题中也应分层,采用不同难度的试卷设计和不同标准进行分层检测。分层检测可分为课时分层检测、单元分层检测、期中期末分层检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检测题,由学生选做。每份题都包括简单题、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四大类:简单题只供A层次的学生完成;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提高题面向中等生,A层次学生选做,B层次和C层次必做;拓展题面向优等生,B层次学生选做,C层次学生必做。检测后,对已达标学生提出“巩固性”或“拓展性”的目标;对未达标学生,通过个别辅导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进行“矫正帮助”。

分层评价,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其意义在于让每一位学生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最好成绩。为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努力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班级平均分;其二是必须减少两极分化,切实帮助后进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努力降低标准差。

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分层教学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平等机会,把目光从少数人转向全体学生。

偏爱优等生,是绝大多数甚至全体教师容易做到的,而要做到厚爱后进生,视他们为迟开的花朵,给予精心的哺育,却往往是不少教师难以做到的。鉴于此,我们应该对后进生帮心、给法、树志,沟通师生感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不歧视后进生,重要的是给他们更多的关怀。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有利于优等生个性能力的张扬,也有利于后进生潜在能力的舒展。可见,分层教学是课堂教学公平的一种措施。

探索2:从同课异构中寻找公平教育的落实点作者为上海市黄浦区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杨韶红。

一、背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品德与社会”学科第八册中的“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就详细地介绍了惠山泥人这一著名的民间工艺。

就这一内容,A小学和B小学的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教学。他们采用的是相同的教材内容,等同的授课时间,面对的却是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截然不同的学生。

为了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差异地、充分地、自主地获得发展,两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知识经验,建构了不同的课堂教学,从同课异构中去寻找教育最优化的途径,去探求教育公平的落实点。

学情分析:任何学校、任何班级、任何学生都有差异。

A、B两个学校的学生之间就存在着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A小学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好,父母学历高,因而孩子见多识广,知识基础好,学习能力强。而B小学的学生来自于老城厢,家庭条件较普通,因而学习的基础和各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薄弱。

如果老师们仅考虑到“因教材施教”,让这两个学校的孩子运用相同的学习方法来了解和掌握相同的课本知识,那结果若不是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就是普通学生“吃不下”。所以“先天”造成的不平衡,就需要老师在“后天”的教育中,多多关注教学的对象,把学生认知基础和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把“因材(教材)施教”转换成“因人而异”,以学生的差异为出发点,以每个学生的最大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教学,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公平,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和个性化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观察与思考

本着为每一个学生平等地提供发展机会的思想理念,A、B两位老师呈现了两个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尝试着进行教育的公平性探索。

1.环节一

开课伊始,两位老师以不同的开场白导入了新课,对于“民间工艺”这个概念,两位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诠释,见表11。

表11

AB

师生对话了解“民间工艺”含义

①板书“民间工艺”:说说我国有哪些民间工艺?

②出示一组工艺作品,交流“民间工艺”定义。

③补全课题,齐读课题。录像导入,了解惠山泥人①今天,我们先了解一段历史。(播放录像)

②泥塑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一种传统艺术,我们称之为“民间工艺”。

③学生看书了解“惠山泥人”。

④集体交流,总结补全板书。

A老师安排的是“师生谈话”。他与学生直面对话,在聊聊议议中引导学生将脑海中既有的模糊概念加以鲜明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界定了“民间工艺”概念。

B老师安排的是“录像导入”。他播放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直接观看各类泥塑作品,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对“民间工艺”有了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阅读课本,与书本对话,以课本中的“惠山泥人”为载体,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民间工艺”的内涵。

不同的教学班,不同的处理方法,源于两位老师对于学生认知基础的了解,精心的设计为的是能让“已明其物,模糊其义”的学生一吐为快,在师生对话中更加明确什么是“民间工艺”;也让“只见其物,不明其意”的学生能通过视觉感受来亲近和感悟“民间工艺”,明确其确切的含义。

2.环节二

两位老师基于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设计了“生本对话”和“自主探究”活动,分别进行教学,见表12。

对于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A老师充分给予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合作学习,与书本对话,寻找“惠山泥人”的特点,再在交流中让孩子们边看精美的画面边体会“大阿福”的“巧夺天工”;孩子们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探讨,大胆阐述,勾起了他们无穷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使得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去自主地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而B老师则是从“扶”到“放”,在“扶”学生了解了“惠山泥人”后,在课堂中即兴拓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了解“松江顾绣”和“崇明灶花”。让他们边学知识边锻炼能力,及时增加知识的含量。他的教学更注重贴近这些知识较浅的学生,注重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从收集资料途径的指导,到整理方法的指导。不仅完成了既定的学习目标,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表12

AB

与书本对话,让学生感受“惠山泥人”的巧夺天工①自主学习“惠山泥人”,交流完成填表任务。

无锡惠山泥人

产地

原料

特点

代表品

发展中的问题

②播放“大阿福”视频,体会作品特点。

③出示制作步骤图表,体会制作工艺的精湛。自主探究,欣赏民间艺术①探究“松江顾绣”和“崇明灶花”。

②分组学习讨论完成填表任务。

民间

工艺产地历史特色材料来源

惠山

泥人

松江

顾绣

崇明

灶花

③学生交流,教师随机补充材料。

3.环节三

在教学的收尾部分,两位老师也是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见表13。

表13

AB

生生对话,关注民间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①介绍工艺大师喻湘莲,了解喻湘莲的心病。(板书:后继无人)

②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惠山泥人”的工艺巧夺天工,可为什么还会后继无人呢?我们可以为振兴民间工艺做些什么?

拓展延伸,引发思考

①学生交流介绍自己家乡或熟悉的民间工艺。(先小组,后集体)

②小结:这些精美绝伦的民间艺术是我们的骄傲。在为这些民间艺术而自豪的同时,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A老师以一代工艺大师喻湘莲的“心病”入手,引导学生关注“民间工艺的未来”,把课本知识和社会现实相结合,让学生看到了当今社会中民间工艺令人担忧的状况,引发这些善于思考的学生更深层次地去考虑民间工艺的未来之路。

B老师则是利用班中部分学生家长从事手工艺品销售工作的优势,让学生们把这些工艺品带到课堂中向大家展示介绍。在座的所有学生听介绍、看作品、摸作品,与这些“工艺品”直面接触,不仅真实感受到这些民间工艺的巧夺天工,而且更深层次地感悟到民间工艺作为民族瑰宝,传承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能力不同,感悟也不同。两位老师的设计正是针对了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分层处置,让不同的学生们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感悟。

三、分析与思考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来源于学生生活实践的社会知识也蕴含着教育的素材,两位老师的设计教学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学生之间各方面的差异,调整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利用资源优势,构建了不同的课堂教学,以不同的教学要求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授课于两所学校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把知识点的传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因人而异地渗透在每个教学环节之中。

A老师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出稍高于学生知识储备的要求,让他们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通过独立思考而得到一些知识结论,更可贵的是还不忘培养学生的自学技能和技巧。B老师则是在课堂上扎实基础,补足知识,以便拉近本班学生与同年龄阶段学生之间知识的距离和能力的差异……

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环节看似大同小异,却“异”在关键之处,这些“异”处考虑到了两班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这一个个的“大同小异”,就是老师教学的着力之处。

这些不同的着力点,不仅显示着老师们所追求的教学的最优化——挖掘不同学生的潜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在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上到最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因人而异。不同的学习对象通过两位老师不同形式的授课学习,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了知识和能力的最大程度的提升,“先天”的差异因教学的最优化,缩小了距离。不同途径,殊途同归,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差异地、充分地、自主地获得了应有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不同等地对待不同等的人。”但个人以为,这个“公正”的定义,更强调的是,不同学生不同对待,以分层形式,给予能力平平的同学更多的教育资源,因为他们比能力强的同学更为需要,只有他们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才有可能取得和能力较强学生同等的进步。教师在课堂中的教育要想做到公平,就必须把关注学生差异作为公平教育的着力点,尽量地因人而异,因人施教就是对公平教育的最好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