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孝武皇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秋,匈奴浑邪王降。是时,单于怒浑邪王、休屠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与休屠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驰传以闻。天子闻之,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票(通骠—编者注)骑将军将兵往迎之。休屠王后悔,浑邪王杀之,并其众。票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不欲降者,颇遁去。票骑乃驰入,得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四万余人,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封其裨王呼毒尼等四人皆为列侯。益封骠骑千七百户。
浑邪之降也,汉发车二万乘以迎之,县官无钱,从民贳(shì)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右内史汲黯曰:“长安令无罪,独斩臣黯,民乃肯出马。且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敝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上默然。及浑邪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五百余人,黯请间见高门,曰:“夫匈奴攻当路塞,绝和亲,中国兴兵诛之,死伤者不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为奴婢,以赐从军死事者家,所卤获,因予之,以谢天下之苦,塞百姓之心。今纵不能,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愚民安知市买长安中物,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于边关乎!陛下纵不能得匈奴之资以谢天下,又以微文杀无知者五百余人,是所谓‘庇其叶而伤其枝’者也。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上默然不许,曰:“吾久不闻汲黯之言,今又复妄发矣。”居顷之,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五属国。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
浑邪王、休屠王降汉,是汉武帝讨伐匈奴的阶段性成果。在当时,当然是伟大的胜利,极权者最渴望用自己的胜利来证明极权的正确,专制者最喜欢用别人的混乱来证明专制的优越。
匈奴两王来降,颇出汉武帝意料,这也说明,汉帝国对匈奴的强大军事攻势到底什么时候见效,帝国的高层也不太清楚,“武皇开边意未已”,一方面说明开边的欲望强烈,另一方面说明胜利到底在哪里,大伙儿都没底。两王来降,说明匈奴撑不住了,说明多年的军事压力见效了,这一点,对汉武帝非常重要。我们说皇帝为所欲为,那是戏文里给老百姓的错觉,皇帝也受约束,也有舆论压力。汉武帝大肆用兵,国内肯定有反对意见。清雍正登基之初对西北用兵,军费开支较大,雍正也饱受内部的压力,在往来的信件中,对大将军年羹尧可谓极尽恭维之能事,怎么好听怎么说。
匈奴突然有两个王爷来降,武帝哥哥是又惊又喜又疑惑。不敢怠慢,派了最具战斗力的霍去病率军队前去受降。霍去病全副阵仗,搞得投降立场不坚定的休屠王有点后悔,结果被同伙砍了,这种冤枉真是没有地方去讲,搭上命还两头不讨好,诸位兄弟记住,千万不能决定投降了又后悔。
浑邪王率四万余人来降,汉武帝喜心翻倒,乐不可支。封浑王万户,下属四人皆为列侯。而对这一切变故作出贡献的霍去病,不过益封一千七百户。汉武帝最不吝赏的人就是霍去病,但和浑王一比,还是有点差距,我不知道长安城中,边关重镇,汉家的勋臣夙将,有没有感觉到不平衡?
最让大家不平衡的是“汉发车二万乘以迎之,县官无钱,从民贳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
这时,还是要老倔头汲黯站出来说话,他对当权者的批评我们今天听来仍然会悚然动容:“何至令天下骚动,罢敝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
敌军来降,固然应该礼遇。但是,如此大动干戈,已然超越了礼遇的界限,昨天的敌人,成了证明自己丰功伟绩的座上宾,曾经受过苦难和做出牺牲的人民,在皇帝眼里根本不值一文,帝王家私心之重就是这样,所谓的“以德报怨”不过是用老百姓的无穷痛苦换取统治者一时的脸面风光。
对外人百般迁就,百般殷勤,百般热忱,对老百姓百般刁难,百般蹂躏,百般恶毒,专制皇帝就是这个样,除此以外,岂有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