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孝文皇帝前三年(公元前177年)
诏曰:“前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十二月,免丞相勃,遣就国。乙亥,以太尉灌婴为丞相;罢太尉官,属丞相。
夏,四月,城阳景王章薨。
登基三年,汉文帝抓纲治国初有成效。首先是权力基础已经相当巩固,重大的人事任免皆出于圣心,不必麻烦旁人操心了。陈平去世后,周勃复为丞相,转眼之间,周勃连丞相也做不成了,理由相当地冠冕堂皇:中央统一下命令,让“列侯之国”,就是凡有封国的王侯,都得到封国去,周勃不是绛侯吗?命令一下,也得下放。老周的封地在河东绛县,应该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这个地方俺去过,在侯马市以西,产麦子。
周勃的丞相职位由灌婴继任,灌婴也是侯爵,为什么不之国?皇家的规矩就是这样,看人下菜,因人而定。灌婴在诛吕党时也有功劳,他的功劳就是消极怠工,左右观望。在这期间,文帝对国家军事管理体制作了一些改革:一,“罢卫将军军”(把国家的常规军事力量从长安撤出);二,“罢太尉官,属丞相”。把太尉的职权也就是统帅军队的权力全部归于丞相,合将与相而一之。
“文帝罢卫将军军,不欲使兵之冗集于京师也;罢太尉官属丞相,不欲兵柄轻有属也;合将与相而一之,故匈奴侵上郡而灌婴以丞相出将。以是为三代文武同涂之遗制与!抑论之:罢卫军,罢太尉,未尝不宜也。天子者,不待拥兵以为威;假待之以为威,则固不可更授其制于一人。乃若合将相于一,而即相以将,则固不可。灌婴者,可将者也,非可相者也;其可相者,则又非可将者也。故三代之制,不可行于后世者有二:农不可兵,兵不可农;相不可将,将不可相也。”(王夫之《读通鉴论》)
文帝罢卫将军军,把国家的机动部队从首都撤出,这是一个有利于政权稳定的措施。而让将相合一从管理上则有些倒退:一是分工不细,上三代“文武同涂”是因为那个时候更接近原始社会,不要说文武同途,一介氏族族长把所有事务权力集于一身也未尝不可。第二,相权太重,行政军事权力集于一身,有利于滋生权臣。不过,反过来看,文帝此时对大局的控制已经有相当的自信,否则也不会这么做的。
从历史上看,相兼将与将兼相,情况还是有不同。而其中宰相的出身、资历也很重要。
宰相兼有军权,宰相如果是德高望重,尤其是参加过战争,做过参谋一类的工作,这种模式,军队的稳定性和忠诚度都能受到控制。宰相对军队有非比寻常的影响力和节制能力,又不亲掌军权,这样的结构对于皇帝来说,应该是最为理想的。
后世,为了防止军队谋反,除了皇帝亲自掌控军队以外,也想到了通过宰相和行政权力节制军权。如宋代,枢密院掌军权,但受宰相节制,明代亦然,在外带兵的督军,一般都领兵部尚书衔,名义上也受内阁的节制。一般而言,相权如能对军权有效控制,虽然军事政变的危险降低了,但也往往会使军力不振,武官的身份地位低于同品衔的文官,我们常说,县团级,县团为一级,但在文治时代,团长不及县长远矣。
开国之初或动乱时代,军人入相,也为常事。我们熟悉的曹操同学,掌控三军,但在朝廷的最高正式职务是丞相。遇到这样的丞相,皇帝的工作就绝对简单了,已然被架空了,身在高处,只要不晕眩就行。
毛泽东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老人家还说:“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读中国历史,要把这两句话时时记起。对于皇帝来说,没有朕的军队,便没有朕的一切,君权的基础是军权。
所以,我们在读《资治通鉴》时,要特别关注、琢磨军队是如何形成、如何控制以及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