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皇帝义熙六年(公元410年)
初,道覆使人伐船材于南康山,至始兴,贱卖之,居人争市之,船材大积而人不疑,至是,悉取以装舰,旬日而办。循自始兴寇长沙,道覆寇南康、庐陵、豫章,诸守相皆委任奔走。道覆顺流而下,舟械甚盛。
人是容易堕入安逸的,卢循割据广州,有老火汤享用,遂无北进之心。有位叫徐道覆的,是孙恩、卢循的姐夫,这关系要想想才能明白,反正是互为姻亲。徐道覆听说刘裕北伐,就劝卢循借机也北伐。卢循革命意志衰退,不想动,徐道覆严肃地指出:你还想住在广州混长期户口传给子孙啊?
卢循没有反驳的理由,于是和徐道覆兵分两路,向北侵进。卢循率领一路人马越五岭、长沙、巴陵(今湖南岳阳),直指江陵,击败荆州刺史刘道规;徐道覆率另一路直下庐陵、豫章(今江西南昌),杀了江州刺史何无忌。然后卢、徐两军合兵东下,大败大将刘毅。朝廷震动。
东晋朝廷内外交困,南北受敌,日子相当不好过。刘裕作为东晋最后一支可以依赖的武装力量,身价暴涨。
刘裕怎么应付两面的敌人且按下不说,且说说徐道覆在岭南的“经济新政”。
卢循、徐道覆在广州时期,徐道覆派人到大庾岭南康山采伐木材,这个地方现在也是木材产区。
徐道覆采伐木材的目的是修造战船用于北伐,从珠江流域向长江流域进犯怎么能用到战船?这个问题有时间再细考,老徐要弄木材,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和今天的政府要盖保障房一样,反正是一项急切的政治任务。大量采伐并存储木材,是要积压大量资金的,广州这样的临时政权根本承受不起,于是徐道覆把采来的木材统统低价卖给老百姓,回笼了资金然后继续采伐,然后继续低价倾销……
等到要兴兵北上,徐道覆就下令征集木材,木材不比银钱容易隐藏,也不比粮食容易消耗,木材商手中囤积的木材成了战略物资。政府要征调,理由很充分,中国向来不缺政治大帽子,扣谁谁死,于是徐道覆先利用民间资金尽可能多地储备了物资,然后再运用公权力把民间的财富洗白,这一招好有经济头脑。
对于政府来说,抢钱要钱不如骗钱,收税收费不如卖东西——这个东西最好是本来很便宜,但是政府有本事让它变得不便宜,比如古代的盐和现代的……太多了,最典型的就是住宅用地,凡是战略物资或战略产业(比如电信之类),国家专卖,本质上就是另一种税赋。政府没有强迫你缴税,也没有霸在路边桥边收费,但是你一买房,呵呵,就上缴一笔不菲的个人所得税,再加上银行多印钞票,一来二去,就把先小富起来的白领中产阶层洗白了,这就叫“民不加赋而官用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