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这样读资治通鉴(第6部)
12310200000032

第32章 一封信

康皇帝建元元年(公元343年)

殷羡为长沙相,在郡贪残,庾冰与翼书属之。翼报曰:“殷君骄豪,亦似由有佳儿,弟故小令物情容之。大较江东之政,以妪煦豪强,常为民蠹;时有行法,辄施之寒劣。如往年偷石头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而直杀仓督监以塞责。山遐为余姚长,为官出豪强所藏二千户,而众共驱之,令遐不得安席。虽皆前宰之惛谬,江东事去,实此之由。兄弟不幸,横陷此中,自不能拔足于风尘之外,当共明目而治之。荆州所统二十余郡,唯长沙最恶;恶而不黜,与杀督监者复何异邪!”遐,简之子也。

高干子弟最愿意生活在哪个朝代?答案应该就是魏晋。因为圈子小,所以不管谁家的子弟,只要稍有出息,很快就有名声,如果再会清谈“养名”,尽管年纪轻轻,尚无行政经验,但是就有所谓名望了。有了名望,高官任做,骏马任骑,在其他时代要竞争上岗,而在魏晋,不是你竞岗位,是岗位竞你。

殷浩、桓温是官几代,都不好细察了,在后王导时代,他们都是以“才名冠世”,是朝廷寄予希望的政治新星。朝廷屡次征召殷浩,殷浩不出,时人感慨:“深源(殷浩的字)不起,当如苍生何!”庾翼更看中桓温一些,对殷浩、杜乂等,认为“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徐议其任耳”。

殷浩名高,以后我们再聊他,今天先聊聊他爹。

殷浩的爹殷羡名气也不小,这老哥有两件事也算青史留名:其一,元帝司马睿给儿子办百岁酒,殷羡诚惶诚恐地说:“皇上生儿子,我们又是升官又有酒喝,无功受禄,真是不好意思。”司马睿倒也不缺幽默感:“这事儿你没功劳最好,有功劳那就麻烦了。”其二,殷羡出任豫州,建康好多人托他带信照顾关系,这老哥走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把信全部扔到水里。殷羡字洪乔,所以有成语叫“付诸洪乔”。

殷羡任长沙相,“在郡贪残”。贪官也分层次:只是按照潜规则收钱,逢年过节下级敬贡自己笑纳,并不办具体事,表面上似乎也没损害哪个人的利益,这算是好贪官;还有的是给钱办事,送钱升官,钱到付“货”,“货”款两清,这是很有职业精神的贪官;还有一种是看中什么,就要想办法捞到自己腰包里,不惜损害具体的人,这已经有掠夺的意思了。贪残者,就是属于最后者。

当时庾翼是殷羡的上司,要查处他,庾冰在中央主持工作,写信给庾翼,希望能看在殷浩的分儿上,从轻发落。庾翼给庾冰回了一封信,这封信有一定信息量。时间一久,很多文本已经是没有“体温”的了,后人很难通过这些文本感受到当时的生活气息,而有些书笺信函,因为是私人之间的交往,不必要板着脸说套话,这些文本让我们感觉有“体温”。

庾翼说:“殷羡很贪,但是我已经打算看在殷浩的分儿上,尽量宽容他了。”(殷君骄豪,亦似由有佳儿,弟故小令物情容之。)殷浩的名声之大以至于此。

庾翼笔锋一转,和自己的兄弟讨论起了当时的政治生态:“我们整体看江东这些年的政策举措,都是讨好豪强,损害底层老百姓;虽然也经常纠正政风,但最后处理的都是小苍蝇,比如以前盗窃国家储备粮库的一百万石粮食,这都是将军们干的,最后只是杀了几个仓库管理员就算了结了。山遐担任余姚县令时,打击豪强,结果被大家起哄驱逐,闹得寝食不安……这些都是以前王导主政是非不分造成的,我们的政治烂到今天的份儿上,根源全在这里啊。”

庾翼接着感慨:“我们兄弟不幸,横陷在官场的烂泥里,虽然不能拔足于风尘之外,但是也要有一点点是非观。”所以他表示:“荆州所统二十余郡,唯长沙殷羡最恶,恶而不黜,不处理殷羡,我们和那帮只打苍蝇不敢碰老虎的鸟人岂不是一样的!”

不知道庾翼后来怎么“黜”殷羡的,是就地免职,异地做官,还是收拾宦囊回家做团团富家翁?反正杀仓官的刀一般不会杀到殷羡头上。

体制内从来不缺清醒的人,也不乏明白的人,但更多的是无奈的人。官官相护的基因,在体制内复制能力非常之强,官场生态决定做官员心态,权力人格会把人改造得非常彻底,制度影响更比教育训练重要得多。

很多政治人物其实对现实的认识比我们还深刻,他什么都知道,他有官场内部的信息渠道。如果石虎治下是粗鄙的暴力,那么在江左就是精致的腐朽,像一潭臭稀泥一样,没有人可以洁身自好,更没有人可以展开拳脚,有所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团队,上品是制度化,法治化,中品是有良好作风,也就是讲政治、讲正气,而这必须是开创者个人有意倡导、身体力行,把个人的风格深深浸入组织肌体,虽然这种作风会随着时间衰减,但或有机会亦可中兴,至于下品,没有最烂,只有更烂,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烂人做不到。普遍的人性是好逸恶劳的,贪婪自私的,一旦这种侵略性、残暴性没有牢笼,黑暗就会永远超过我们对黑暗的想象。

东晋的政治一开始就坠入下品,外有强敌,本来是组织自我磨砺的一种机会,正可以通过对敌竞争和艰苦奋斗淘汰腐烂的那一部分,但事实证明那是不可能的。一个组织内部,凡是有作为的人,要么变成叛徒,要么牢骚满腹,这肯定是有问题的。像庾翼这样的世家高官,虽然清醒,但也只能在私人信札里发发牢骚,以他所握有的权力资源,都找不到改革、改变的把手,找不到透气的窗口,至于草民,只能在这潭臭稀泥的底部,呛完心再呛肺,直到呛死。一朝一代的专制体制,一旦腐败就没有自我恢复功能,没有一键恢复,只有等系统彻底崩溃了,再装一个新的,新的也大多是盗版的,装的那天就知道它也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