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商痛
12309700000105

第105章 蹩脚之作——《公安楼记》(2)

这个信访局长和周慧莎关系怎样呢?不好说。但据郑砚池观察思考,他和副市长李佑的关系应该不错。那么,他会不会配合李佑,也像对待卫生局长一样,对四海商场提高“不安定”等级,让省市深挖它的“不安定”因素,从而迎合李佑的野心呢?也不是没可能。

四海商场的生死存亡,周慧莎的荣辱起落,现在看来,真是和自己有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绝不能像以往对待其他的上访一样,对待四海商场酝酿中的群体上访。但他首先担心的,还并不是上访有多少人,而是先堵市委大门,还是先堵省委大门。他十分忧心的是,在这些众多商户的背后,真正的支持者和策划者是谁?最终该找谁去灭这个火?这火最终是否能够被浇灭?

郑砚池晓得,敏感的四海商场问题,极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抢劫盗窃团伙儿,带出周慧莎在阳光下晾晒;周慧莎的问题,弄不好要连累到市里不少人;如果事态扩大,被记者捅到内参上,哪个中央领导一批示,就得往大处深处查。那么,不仅仅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坛坛罐罐,吃饭家伙儿都会带出来。即便是宾相符,也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郑无奈地摇摇头,想到,那么往后数年,和我们这帮人有关的人,就会被打入冷宫。想提拔升迁,想占重要位置,基本没戏了。这个交往的社会,没关系网不行。但有时,关系网就像蜘蛛网一样,它会成为昆虫的寿衣。可怕的连锁反应啊,真好比西方的谚语一样:断了一个马蹄钉,马失去平衡倒下去,摔伤了将军,输掉了战争。

想来想去,怎么都难脱干系。郑砚池想,四海商场,这个由市政府控股管理的大型商企,当初在选谁去做老总的时候,是他郑砚池力排众议推出周慧莎,确有几分冒险几许私情在里边。市政府大楼内的好多能人,都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激起千奇百怪的议论。最平和的说法,也是说郑砚池关照他商贸委的老班底。但另一方面,大家毕竟对周慧莎的能力还算认可。过了一阵子,这件事很快就风平浪静了。可是对有些人来说,这件事没完,放在心里发酵、作祸。今天,四海商场终于出事了,不少人幸灾乐祸,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翻他个底儿朝天才好。

郑砚池妥协地想起李佑,这个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局长的人,真是个不可小视的人物。隐隐地,郑砚池有些自责。过去,太不把李佑当回事儿了。按照干部管理序列,李佑是市长的阁员,应对市长尽责。但按照公安系统的常规做法,李佑还应对公安厅长负责。所以,加上李佑的傲慢好斗性格,他有时在省厅连开数天会,都不给市府说一声。他就像京广线上的火车,上行下行都十分滑溜自如。这样呢,也给了他李佑更大的迂回空间。接触面广,官场信息灵通。他双线行驶,上下分道,也淡化了他在市政府这个行政团队的身份。不少事情,他轻而易举就晃过了市长的眼睛。从而,李佑也经常打擦边球,便宜两头占,是非中间推。要不然,省会接连发生多起大案,上边把板子打在他屁股上,打在市政府的屁股上。“12·6”大案破不了,他李佑把头龟缩起来,市长也夹着尾巴装聋作哑。李佑感冒,市长也跟着吃药。

夜已经很深了,这时候电话找李佑,效果会适得其反。郑砚池把手机合上,还是决定明天一早找李佑谈谈。

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局长李佑,不但性格傲慢好斗,还好大喜功。比如,豪华气派的市公安局办公大楼,就是最好的例证。他当初一上任,就筹划盖大楼。只打了个招呼,就把公安局老楼扒了。郑砚池知道,当时市里财政非常困难,而李佑到处化缘拉赞助,发动全局乱罚款,硬是把一座严重超预算,功能超一流的现代化办公楼,盖了起来。

新的公安局办公楼,因为规模大装修豪华,成为这一区域标志性建筑,人们统称公安楼。公安楼和两侧配楼融为一体,通体用进口鎏金花岗岩贴面,正面全部宽阔落地大窗。庄严大气,风格独树。花园式院落里,植着名贵花木,喷泉草坪石雕甬道,都分割设置得恰到好处。要不是大门口白底黑字的单位招牌,这里一点也不像公安警察的首脑机关。

公安楼高十八层,楼顶的终端形象,是李佑画龙点睛的构思。无论从前边还是从后边看,都像一顶气度不凡的皇冠。但换个角度,怎么看都像一具棺材,寓意公安楼出官才,可以平步青云至公安厅长、公安部长。这个奇特的设计,曾引起市民热烈的议论或诟病。有人犀利点出,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不应搞封建迷信。可李佑哪里会理会这些,我行我素,哪一壶都不尿。在铺天盖地的指责中,他又在“皇冠”和“棺材”上,镀了层黄铜。阳光映照下,金光闪闪,造型炫目,视觉冲击力很强。

李佑崇拜九,九九至尊,所以楼高二九一十八层。他的办公室就设在九楼东头,东为上,他硕大的写字台,就面向东方,旭日东升。他的办公室,附有卧室、接待厅和小会议室,总面积三百六十平方米。从他办公室的前窗,可以看到对过市府大楼他那套办公室。两边办公室,成四十五度的夹角。李佑常在公安楼办公,有事了才到市府那边。

当初,郑砚池审查财政拨款的时候,曾提出设计方案太高,规模也太大。而李佑的盖楼理念就是好高骛远,他马上找到郑砚池,说不高不高,楼顶要架信号发射塔,信号要覆盖八县六区。要有超前意识,现代化大都市的社会治安工作,要有快速反应机制和硬件,高楼上架信号塔,是一举两得。郑砚池说不过李佑,大笔一挥,一个亿进去了,这还不算后来追加的预算。

公安楼和邢凯缘分不浅。刚提副局长,就赶上新楼启用。“提新”使他感受颇多,产生了好多看不惯。他有愤青的老底儿,也有过文学情结,当有些事儿难入他法眼的时候,他有感而发,望楼兴叹,仿《岳阳楼记》撰写了一篇《公安楼记》。以他的话说,胡乱涂鸦,宣泄一下个人之幽怨。不成想,邢氏大作,竟然在公安楼里传阅多时,现记录如下:

公安楼记

仲春子夜时,小民凯巍峨门廊兮。太平世,过江之鲫,攘攘熙熙。乃新迁公安楼,盛装出世,镶黄金白银碧玉于其上。感慨赋文以叹之。

予观公安楼胜状,立市府一隅。远市井,近林苑,气势恢宏,车水马龙;昼绝飞鸢,夜现彩虹,此则公安楼之大观也,百姓之诟备矣。然则左有商联,右设法检,有门无路,岗哨森严,天朗气清,何等景明?

偶遇阳光明媚,晶楼翠围,发长枪短,热闹非凡,华灯夜照,不羞摩登;芳草萋萋,声色犬马,低歌浅吟,艳花后庭。伫斯楼也,初时踌躇满志,继之伤感,而后迷茫,惆怅夜雨秋桐。

闻悉名利暗至,轻手叩门,脱帽弯腰,红粉献身;乌鳞闪耀,渔翁独钓;老虎磨牙,雁过拔毛。权衡关键定夺,局首端坐,朱门半掩,功过勿论;人生多梦,醒来多空!伫斯楼也,则有心难共鸣,才情健忘,混沌朦胧,知菩萨欠公矣。

唏嘘!予粗知当今事之诀,多有潜规在兹,何哉?交上务媚,交下恃强;居学府五载烂漫天真,至社会三月雅念皆无。乃进亦茫,退亦茫。然则何时而清耶?原来是:“我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乎?噢!鲜有人,不谙此道!

时夜沉廊静零点整

邢凯几分天真,几分激情,也算在公安楼里露了一鼻子。文章是好是坏,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章的作者,引起副市长兼公安局长李佑的高度警觉。他一眼读出刚刚上来的这个副局长,有傻×青年的胆量,有君子矫情的才华。只是这些政治修辞,不合他的政治身段。对这人,用好了,是骂阵将才;用不好,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此类人,只可怀柔笼络,不宜缔结政治同盟。再说,这人并非自己遴选栽培,其关系脉络也不明晰,应在感情上放一放、晾一晾,以观后效。

李佑依情绪化的观念和狭隘的目光,去阅读邢凯,其实也是管中窥豹,暴露出他官场的道行不深。这个世界,大家都杂烩菜一样混在一起,为了生存,芸芸众生都在装扮掩饰自己。君子一样的小人,小人一样的君子,慈善家一样的强盗,强盗一样的慈善家,谁能分清谁!赵锡成一伙人,已经成为逃犯了,还有人好烟好酒地敬着。李佑比不上郑砚池的眼力,因为在郑砚池的眼里,邢凯是装小人的君子。

李佑棱角鲜明的性格,就像又硬又脆的玻璃器皿一样,妥协承重性较差。春风得意时,锋芒毕露;一有挫伤,就怨天尤人。他并不适合在官场上混,大家相互打交道,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一点小积怨,小摩擦,就张嘴咬人。“12·6”银行抢劫案发生后,他情绪起伏很大。特别是国务院领导批示必须破案,而未破之前,大家就很少在市政府、公安楼看到他了。他秘密躲在一家大酒店的房间里,基本上靠电话部署指导公安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