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易数解码
12302800000015

第15章 数(5)

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建州建阳(福建)人。其父蔡发,博览群书,将邵雍、二程和张载的著作传授给他,说这才是孔孟正脉,让他好好学。他曾登建阳西山顶吃着粗茶淡饭专心攻读。听到朱熹之名,前去拜师求教。朱熹问了他的学业,吃惊地说:“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后来朱熹晚年时让蔡元定入蜀,买回了河图、洛书、无极图等,为易图流传于世,起了很大作用。

②管仲,齐国宰相。春秋时期,齐恒公九合诸侯,图谋霸业,对周天子不肯臣服,管仲劝道:“昔人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者,虽曰受命,无乃失诸乎!”

薛季宣(1134—1173)南宋学者,字士龙,号艮斋,温州永嘉人,历官武昌令、大理寺主薄、大理寺正,出知湖州,改常州,未上任而卒。主张河图、洛书为古代地图。见《浪语集?河图洛书辨》。

郑玄(127—200)字康成,山东高密西南人,东汉末年经学、易学大师。

俞琰(1258—1314)字玉吾,自号金阳子。江苏苏州人,宋元之际易学家、道教学者,著《周易集说》等,另有《林屋山人集》。

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号秋晴,世称西河先生。易著有《仲氏易》、《推易始末》等,另有《西河全集》。

③七月流火,见《诗经?豳风?七月》说,七月有大火之星西流,九月则将授以冬衣,否则天寒难耐。三星在户,见《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指参星,嫁娶者以为候。月离于毕,指月亮附丽于毕宿,降雨之兆,毕为主雨之星。龙尾伏辰,龙尾指箕宿,春末辰见。《左传?僖公五年》:“童谣云,丙之辰,龙尾伏辰。

④杭辛斋,海宁人,现代《易》学大家。他于1896年(光绪22年)在天津创办中国人独立自营的第一家报纸《国闻报》,特聘严复为旬刊主笔。1915年间,他虽为袁世凯旧友而坚决反对袁氏称帝,遭袁捕押。1916年他在袁死后出狱,即搜集古今《易》学图书620余种,埋头钻研。著述有《易楔》、《学易笔谈》、《易数偶得》等多种。《学易笔谈》中狄楼海序言:“海宁先生之于《易》,得异人传授。一日问辛斋,辛斋曰:‘我师知为何许人但不自言姓氏,尝为白狼军师,人皆以异人称之。洪宪谋帝,余被捕三元店,锒铛入军政执法处,异人起狱中,曰:‘传人至矣。’指壁间旧书小字数行,令余观之曰:‘杭辛斋某年月日被捕于三元店入狱,某年月日袁氏死败出狱,某年月日己身被戮在狱中,忍死一月,传《易》于杭辛斋。’辛斋览毕,跪而师事之,礼也。就狱中画地为卦,变象证爻,溯河图洛书之源,寓悲天悯人之愿;讲见天地之心,明述性命之旨。博采诸家,解沏大义,兴衰治乱,简易发明。师曰:‘此内圣外王之学,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卜筮占验,尽余事耳。’时届一月,吾师曰:‘后三日予就戮于某时,汝善传此绝学,儒家尚数,数不可逃也。邵康节 《皇极经世》最明是义,或郭璞知某日诛死,其予之身世欤!’”刘成禺著《洪宪记事诗本事簿注九十八首》(收入《洪宪记事诗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内第六十一首即记此事云:“授《易》囚师消息真,牛金星后有斯人。自言郭璞终皇极,讲见天心待杀身。”可知此“异人”传《易》于杭辛斋,实包括以邵雍(康节)为代表的先天卦象数之说。邵雍尝称:“先天学,心法也,图皆从中起”,故诗称“讲见天心”。杭氏称其师不自言姓氏,故无名。

葛正慧曾考知此无名“囚师”。是民国初年河南农民反袁起义大军首领白朗的军师(白曾与孙中山联络反袁起义,袁政府污蔑白为“白狼”),此军师真名王伯琴,后败被俘,解送北京,故能于狱中授《易》给杭辛斋。王伯琴属于清代太谷学派。其学派的创始人是道光年间安徽周太谷(名星垣),后为两江总督百龄所捕杀。同治五年(1866年)太谷学派继承人张积中,在山东肥城县黄崖山聚众讲学,被山东巡抚阎敬铭诬为“教匪”,发兵突袭,屠杀殆尽,此为近代著名之“黄崖血案”。王伯琴即黄崖被杀的张积中再传弟子。

⑤战国学者邹衍提出:“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大九州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附:预测学的哲学基础在于认识

人类文明的早期,人们就渴望预测,都想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古人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孟子?万章章句上》中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在西方世界,不少星相学家声称能阐述行星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各种各样的算命先生声称能预知人们的命运,甚至依靠凝视水晶球所产生出的幻觉图象来预示吉凶。凡此种种都说明预测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始终。预测的哲学思想在于认识论。在哲学中,经典的划分是思维和物质,反映在认识体系中,可以建立关于思维的抽象体系和关于物质的物理体系。在本世纪,阿兰图林(Alan Mathison Turing,1912-1954)提出智能和计算机的问题以后,必须建立另一种认识体系,我们称之为“信息体系”。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在《齐物论》中说:“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这里的言就是一。这段文字较难理解的是“言”这个字。关于“言”字,在《庄子?经上三十二》中说:“言,出举也。”意即语言是表达名称(举)的。又说:“言,故言也者,诸口能之出名者也。”意思是说,所以语言是众口所能使用并表达名称的。现将《齐物论》中这段原文录后,一并作为参考。《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按照翁文波先生的理解,这三个一可解释为:第一个“一”是客观世界中物质数量的“一”,第二个“言”字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第三个“一”是人类思维中“一”这个概念。上文中关键是一个“言”字,庄子把信息引入了哲学。这三个“一”也可理解为分别属于三个认识体系:

(1)一个物质,属物理体系;

(2)表示这个数的言语,如1,一,one,ein,……,属信息体系;

(3)人类思维中“一”这个概念属抽象体系。庄子又说:“巧匠不能尽”意思是究竟有几重认识体系,聪明人也数不清。因此,我们暂时把人类的认识体系分为三个子体系。它们是抽象体系、物理体系和信息体系。

(1)抽象体系:可以包括宗教信仰,数学抽象等。在本书中我们只讨论数学抽象。它的基础是集合、公理和关系。

(2)物理体系:承认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客观存在,其中时间和空间是连续的,与单位和原点有关。物质是可数的,只与单位有关。

(3)信息体系:是建筑在物理体系之上的。承认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ge)和智能(Intelligence)的存在,信息的存在又承认人(或生物)和机器(主要是计算机)的存在。由认识的三个体系又引伸知识的三个层次:抽象体系中的集 合、公理或关系一旦被认识或公开被提出即成为抽象知识;物理体系中的许多规律,如物体、力、加速度的关系(牛顿定律),一旦被认识,就成为物理知识;在信息体系内(假定人和机器的存在),一切对人有关的法则、事件、数据等等,一旦被人认识或公开提出,就成为信息知识。这三个知识的层次,在性质上有许多区别,例如,抽象的自然数,属于自然数系,与实物无关。如果有的老师教学生把自然数1,2,3……,说成1个,2个,3个,……,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物理的自然数有其所指的对象、单位,是数值。物理学家可以提出量子理论,假设世界是由可数的单元组成,它的产生要由观测得出。再从准确程度看,抽象知识的要求是绝对的,如整数“1”不等于“1.000000……1”。再如一个圆周率,可以有严格的千百位有效(3.14159,26535,89793,26433,83279,50288……)。而物理知识的一个数值,不可能有十几位以上的有效位数。现实世界里,我们无法找到圆周率为千百位的那么一个圆。这个圆只有在我们的幻想里才能找到。可是,我们没有必要沉浸在幻想里。信息知识是建筑在物理知识的基础上的,它的精度不但不会超过物理知识,并且求知的人还只能或只想知道必要的准确度。例如,股票的涨落,只要几个百分点的两、三位有效小数就行了。根据以上的讨论,认识的概况可以归纳如下:

认识体系

抽象体系:(A1)集会(A2)公理(A3)关系抽象知识

物理体(B1)时间系(B2)空间(B3)物质物理知识

信息体系(C1)信息(C2)知识(C3)智能信息知识

随着抽象体系向信息体系演化,集合扩展为信息集;公理扩展为知识;关系扩展为“状态”(State)。“状态”是一个新创的技术术语,理解为知识中所有可能的关系,也可叫做智能。信息体系则以下述方式与物理体系有关:人与机器是物质的特款。信息可通过时间和空间在人类中交流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