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最爱读的心理呵护书
12298100000037

第37章 落榜不落志,重塑自信心

“十年寒窗苦读书”,每个高中毕业生都希望自己能够“金榜题名”。高考落榜几乎是他们人生旅途中一次难以承受的失败和挫折。有的落榜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思想茫然,不知如何面对未来。因此,及时引导高考落榜生走出心理阴影,帮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是非常必要的。

郭平是一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把考上大学看得很重。近几天父母和他一样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心疼极了。失落的痛苦,失意的烦恼,自信心的伤害,对未来的迷茫,他困惑极了。

一名高三男生,按平时成绩肯定可以上一般本科,但高考那几天得了重感冒,考语文的时候正发高烧,结果语文只考了90多分,而正常情况下他可以拿135分的。其他几科也没有正常发挥,导致他最终落榜。得知成绩的时候,他很沮丧,平时自尊心很强的他觉得很没面子,一连几天都不出门。

心理分析

高考“发榜”结果只有两种:一些人“金榜题名”,一些人“名落孙山”。题名者自然喜不自禁,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出头了,可谓一身轻松。但对落榜者来说,“名落孙山”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痛。自卑、后悔、自责、沮丧等不良情绪几乎把他们逼向绝望,甚至死亡。大致归类,落榜生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心理:

1.“名落孙山”的失宠心理

在长期的升学竞争中,家长为了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地升入高一级的学府,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对他们是宠爱有加,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在学校里,老师们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考大学的希望、苗子来培养,关怀备至。

然而,经过高考,有些学生落榜了,家长失望了,老师失望了。特别是在家里,父母原来给予孩子的好吃好喝以及免做家务的待遇也随之取消,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落榜怨声载道。面对这种变化,落榜生的心里充满了失宠感,无法接受,油然而生的是震惊、不平衡,进而产生失意、苦闷、自卑和沮丧的心理。

2.“甘拜下风”的自卑心理

在紧张的复习迎考过程中,每个学生,特别是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对他们的前途都充满了信心。然而,高考成绩一公布,一夜之间,很多学生突然发现落榜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高考前的那种与同学平起平坐的平等感一夜之间荡然无存。面对那些就要走进象牙塔的往日同学,他们深感高不可攀,于是自卑心理便会油然而生。

3.“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内疚心理

在孩子长期求学的道路上,为了孩子们能够考上好大学,奔个好前程,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费尽了心血。老师们也是夜以继日,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不辞劳苦,可谓呕心沥血。家长和老师们所做的这一切,已经成年的高中毕业生们自然非常明白,清楚其中的道理。于是,他们更加努力,拼命学习,想以好成绩报答父母和老师。然而高考落榜后,这部分学生面对老师和家长疲惫与失望的面容,感到非常愧疚,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并因此背上沉重的精神十字架,陷于深深的自责之中而无法自拔。

4.“不合群”的孤独心理

一旦落榜,随之而来的是要面对除了家长、老师、同学之外的许多人和事。可由于文化素质的差异,落榜生在周围人群中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人交往时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生活习性,都有别于他人,表现出一种文人不文人,劳者不劳者的特性,与周围的人们相比,显得处处不符。这都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孤独心理由此而生。

5.“路在何方”的困惑心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社会公认: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经过十几年的升学竞争,那些顺利地挤过“独木桥”而成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就意味着前途无量,而被挤下桥的落榜者们,则顿感前途渺茫,个别意志脆弱者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念头,从内心深处发出“路在何方”的呐喊。

心理呵护

高考落榜者该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呢?

1.勇敢地承认落榜

不要因为落榜而给自己找很多的理由来怨别人和怨自己,要坦然接受现实,面对现实,明白落榜生的现实是无法改变的,只能调整自己,想一想现在该如何做。要知道“不承认现实,就是不给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的道理。

2.自我安慰

落榜已成现实,不必为一时的挫折、失误而自责沮丧,沉湎于幻想和懊悔之中。其实,考上理想的学校并非是学生成才的唯一出路。因此,只要自己竭力奋斗过、争取过,即使落榜,也不必过于自责。努力自学,那同样是一段充实而绚丽的人生。

3.调适心情

适当宣泄落榜以来的低落情绪,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困惑的心情,能够减轻精神压力。可与长者或知己倾吐心中的不快,把积压在心中的话说出来,或痛哭一场;还可从事自己所喜好的书法、音乐、写作、集邮、舞蹈、体育等活动,使情绪得以调适;也可去外地旅游或走亲串友,使坏心情在环境的变换中得以好转。

4.放宽视野

韩寒说过:“不一定上大学才能够深造。”落榜不等于失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写《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他们不都是在遭受重大挫折后才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吗?上大学也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有调查发现,近些年来我国有较大贡献的400名科技人员中,没有上过大学而靠自学成才者占54%。

事实证明,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工作出状元。只要你振作起来,永不放弃,就一定会有收获。要始终记得这句话:“在人生的舞台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