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12289300000044

第44章 生态道德(3)

(四)人对自然的破坏与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尽管马克思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对剩余价值的无尽追求,也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环境破坏,人类也得到了相应的惩罚。恩格斯在1873~1886年间写出了他的未完成的著作《自然辩证法》,该书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其中,恩格斯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

尽管人的劳动比动物具有极大的能动性,但是人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与要求,人不能破坏自然界。恩格斯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森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牧畜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的上述思想对今天的生态伦理学建设以及生态保护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四、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一)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的生态伦理观以天道人伦化与人伦天道化为根本前提。

而宋明儒学在将人伦天道化、本体化的同时,提出了”民胞物与“和”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天人合一学说,它是儒家生态伦理观的基本原则。

人与万物一体。《易传》所追求的是以大人遵循天道的变化规律,仿效天地的德性,使人类社会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个和谐有序的完整体系。宋明理学不仅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且从自然界合目的性的观点出发,说明二者的关系。张载提出了著名的”民胞物与“命题。他说: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阳明进而从道德心理的根源和心的体用关系阐发了天地万物一体之说。”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仁民爱物。儒家对人类以外的自然万物的爱,在伦理学上是从仁的人际道德向生态道德的扩展。孔子讲仁,以爱人为一般的社会准则。孟子则由亲亲、仁民而扩大到爱物,明确规定: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又直接将爱护鸟兽昆虫等生物当做仁的基本内容。他说: ”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为仁。“

参赞化育与环境保护。参赞化育,是儒家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积极思想,既强调了人与天地的统一,同时也突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区别与人的独特性和能动性。孔子以”尽心事,待天命“的行为突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荀子则在区分天地人三种因素的职能和遵循天地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强调人类积极参与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命题,把山水人格化,实际上开了儒家”比德说“的审美观的先河。孟子以山水之美比喻君子之道德: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由此,决定了儒家反对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抗,而只是赞赏在静观自然之美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之美的主客合一、心理合一、情景合一。

(二)道家生态伦理思想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道法自然“,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层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代人类战胜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提供了独特的思想识度。

尊道贵德与物无贵贱。道家认为,人类要尊道贵德,依循万物的自然无为本性去爱护和利用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德即得道, ”得物以生谓之德“,由道家的这种道、德关系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物无贵贱“的价值论,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尊重生物的自然习性。庄子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尊重生命的立场,反对人类出于自己的需要而杀戮生物的本性,要求人们尊重生物的自然生活习性。《淮南子》认为人类应该按照自己所处之地的自然环境,因天地之自然利用万物,即: ”并得其宜,物便其所。由此观之,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维护自然秩序。道家认为,天地万物(即自然界)是一个和谐完美的有机系统,反复告诫人们要依循自然界的动态节律,维护自然系统本身的和谐。老子提出: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庄子·天道》也指出: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庄子强调人们在利用天地万物时要懂得遵守自然的界限。他说: ”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老子向人们发出了尊重生命价值、合理克制自己欲望的忠告,提出了”知足不辱“的思想,他特别强调指出: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三)佛教生态伦理思想

中国佛教与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传统一样,也包含着非常独特而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思想同样是我们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宝贵文化资源。

宇宙的整体性。缘起论和佛性论是佛教生态伦理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华严宗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法界缘起论“,以一切事物的六种基本相状和十种基本性质的相互依存关系,说明宇宙间所有事物的相互关联,构成了宇宙的完整和谐与整体自足。它同时强调一切事物间的所有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产生宇宙整体,而不需要一种外在的超自然的力量使之联结为一体。

众生平等与万物平等。一般而言,所有佛教的派别都承认,由于众生都具有相同的佛性,因而大家的价值都是平等的。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说:”若欲明有佛性者,不但众生有佛性者,草木亦有佛性。“牛头禅也承认无情与有情的生命都具有佛性。如《净名经私记》说: ”体遍虚空,同于法界、畜生、蚁子、有情、无情,皆是佛子。“因此,由中国佛教的佛性论价值观可以导出众生平等论、生命平等论与万物平等论。

对生命及其环境的尊重。”业报论“是佛教慈悲行为的重要思想基础。在佛教的业报论中,有正报和依报的说法。正报的概念体现了佛教对生命的尊重,而依报则体现了对生命存在的环境的关怀。佛教反对杀生,因此,佛教徒不能食一切众生肉而必须吃素。佛教还有”三节放生“的说法,即一岁末、二夏满、三忌辰,在这三种时期应该放生。这是一种对生命的积极保护。中国佛教也包括着对生命所居住的环境的关心。佛教不仅制定戒律,禁止乱伐树木,破坏森林和山水,反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而且自觉选择名山大川周围最好的自然环境,用来建造寺庙,使自然环境的美成为帮助人们修行成佛的重要条件。

五、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道德问题的学问。生态伦理学是一种新的伦理学,它使伦理学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的领域,是一次伦理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