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表弟突然从家乡来找我。舅舅在电话里说:你给你弟在西安找个事儿,干什么都行。
我很为难:因为我的确没有什么能耐,所以,“干什么都行的工作,我也不一定能找得到。
我能做的就是:努力试试吧!
我从外边回来,骑自行车,一身热汗,进校门就看到表弟在路边等我。他时尚的头发染了点黄,脖子上挂着一个红色的项圈,手指上还有一个戒指,手背上有一个什么刺青图案。黑色短袖上面两颗扣开着,露着结实的肌肉,裤子上前后大小口袋有四五个。
我们两个来到夜市,要了啤酒和凉菜,聊起来。
我其实对表弟并不了解,我上大学那年他才两岁。他进了我家,女儿以直觉判断喊他“哥哥,因为我的女儿这般大的“哥哥姐姐有一大堆(我女儿语)。所以,我感觉和他有隔膜。
显然,表弟比以前见面时成熟许多。酒一喝,话就多起来,而且思想显然深刻了不少。
然而最让我震撼的是这样几句话:“我真后悔没有读多少书。23岁的孩子才明白这个道理,显然已经太晚。我责备:“谁让你不好好读书呢?他说:“都怪家里人,对我要求太松了。
我几乎无语,我也是知道他的父母是如何溺爱他的。开始以为这是爱,越来越偏袒孩子的错误,等后来感觉不对,已经完全管不住了,这孩子犹如脱缰的野马。
他的父母一定不会想到:在夜市上,表弟会对我发如此感慨。
我又想到了我的学生,那些大一大二的优秀孩子,在写给我的答卷上,很多人承认,自己在初中和高中时一度很叛逆,痴迷于网络、逃学,对书本、对老师很厌恶,甚至想离家出走。但是爸爸的巴掌或者妈妈的眼泪,让自己突然醒悟。在文章的末尾,他们常常会说:“现在,坐在大学的教室里答卷,我最大的感受是:谢谢爸爸的巴掌和妈妈的眼泪!
孩子出问题,一定是父母先出了问题。
这话毋庸置疑,在这两者强烈的对比中,我除了多了感慨,就是更多感悟。在孩子的成长中,有三点十分重要:
第一,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一件需要付出精力、智慧的事情,甚至有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需要互动、妥协、忍让、改变。
第二,教育孩子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教育理念加正确的教育方法,两者缺一不可。
第三,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很多父母没有经验,甚至没有资格。人在社会中,经常会被推着向前跑,非常被动。除了求学外,恋爱、结婚、生子,几乎无法提前设定。在我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没有充足的物质准备,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时就恋爱了,这很正常,正是因为情爱的发生充满变数,才更有魅力。结婚能好点,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进行。而生子就更是充满变数,常常在不经意间就做了爸爸妈妈。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多数并没有储备足够的相关知识、经验、耐心和能力。孩子见风就长,可不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就这样,我们大人的教育知识完全跟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等我们对教育稍微有点认知时,孩子已经大了。孩子身体虽然大了,人格却并不健全,这是最大的遗憾。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贾平凹曾经写过一篇《我的老师》,主人公却是他的朋友孙见喜的儿子。可见,在我们教育孩子时,孩子也在教育我们。
人生中千万不要靠“掺水来增加自己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