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经典的寓言故事
12256900000144

第144章 唇亡齿寒

寓言出处

选自《吕氏春秋·权勋》。

故事欣赏

从前,晋献公派大夫荀息到虞国去借路攻打虢国。

荀息献计说:“请让用垂棘的美玉和屈地的良马去贿赂虞公,然后向他借路,一定会马到成功!”

献公迟疑地说:“垂棘的璧玉,是我先祖的传世珍宝;屈地的马匹,是我最好的骏马。如果虞公接受了我们的礼物,却又不肯借路,那怎么办呢?”

荀息回答道:“不会这样。他如果不答应借路,必然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他接受了礼物,借路给我们,那好比将璧玉从内库取出贮放在外库,把良马从内厩牵放在外厩,您何必担心呢!”

献公听荀息说得有理,便同意了他的计策,派他牵上屈地的良马,带上垂棘的璧玉,去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

虞公果然贪图美玉好马,想答应借路。

这时,他的臣子宫之奇上前劝阻说:“不能答应!虞虢两国,好像车与车辅一样,利害相关。车靠车辅,车辅也得依赖于车。虞虢两国关系正是如此。古人说‘唇亡齿寒’。虢国今天没有灭亡,是因为有虞国。虞国今天存在,也是因为有虢国。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去攻打虢国,那么虢国清晨灭亡,夜晚虞国也就跟着灭亡了。怎么能借路给他们呢!”

虞公不听,把路借给了晋国。

荀息带兵借路攻打虢国,把它灭掉了。回师途中,果然攻打虞国,也把它灭掉了。

荀息捧着璧玉,牵着骏马,凯旋而归,把这两件珍宝重献给献公。

献公得意地笑着说:“璧玉依旧,只是骏马老了点!”

所以说,贪图小利,就会损害根本利益。

寓言解读

应分清敌我,团结对敌,明记唇亡齿寒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