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88个人生哲理
12253000000078

第78章 要有终身学习的理想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在实践着这句话。师旷劝学是古话,我们无法目睹,而北大人的这种学风,却是活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但可以亲见,而且还可以感受到这种精神对心灵的震撼。

北大一位教授曾用“江郎才尽”的故事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并警示他的学生要有不停学习的精神。

“江郎才尽”的故事,是讲述南北朝时期梁朝光禄大夫江淹的故事。

江淹年轻时虽家境贫寒,但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

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果然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了那人。从此后,江淹再写诗、作文便再也没有优美的句子了。因而便有了“江郎才尽”的成语。

虽然,这只是传说的梦呓而已,但江郎做官以后,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不认真学习,恐怕是他在文坛上湮没无闻的主要原因。苏东坡少时文章议论纵横飞动,冠绝一世。而进入中年后,便逐渐委顿了。这些例子说明勤学不辍,就不用怕“江郎才尽”。

季羡林先生曾评价自己说:我一生都在教育界和学术界里“混”。这是通俗的说法,用文雅而又不免过于现实的说法则是“谋生”。这并不是一条平坦的阳关大道,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回忆过去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不能说没有一点经验和教训。迷惑与信心并举,勤奋与机遇同存。把这些东西写了出来,对有志于学的青年们,估计不会没有用处的。

在谈到一生所学时,季老又说:特点只有一个字,这就是:杂。季羡林先生具有超人的治学禀赋,学识广博,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就是有力的证明。季老的学识不但广而且深,不言放弃。拿他研究的《浮屠与佛》来说,从1947年用汉、英两种文字发表此文,其中有些问题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感觉不太满意。直到1989年,历时四十年,不断收集资料,又写一篇《再谈“浮屠与佛”》,直至解决了那些问题。

季羡林先生这种坚持学习的精神,在他60年的学习和研究中从未间断过。在其研究吐火罗文的历史过程中,便可见一斑。季老倾心六十年的经历,如果写下来就可以成一本大书。单看时间的跨度就可感受到,季老为学治学的恒心和终身学习的精神。

这位耄耋老人辞世前每天依然坚持读书、看报,不断学习、进步,真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为我们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榜样,也为北大的“勤奋”之校风添上了亮丽的一笔。

在网络资讯日益频繁的今天,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学习,不及时给自己“升级”,就会被社会竞争淘汰。北大人正是在时代的要求下不断努力,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时刻不停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才取得那么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