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88个人生哲理
12253000000039

第39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何一门学科或者知识都是没有界限的,所以我们谁也不敢说我们对哪一类的知识就能做到完全的了解,包括生活常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一样。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身上会有我们自身所不具有的优点和长处。所以在生活中,除去向书本学习外,还应该适时适地向我们周围的人学习。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北大人一直能做到这一点。师长不必说了,就是身边的朋友同学们,他们常常也会虚心地请教。在北大,还有另外一种风景让我们感动:师长也常常向学生们请教,与学生就学术问题进行讨论,丝毫没有因自己的学术成就而“好为人上”。

向学生请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乎家喻户晓,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即没有固定的老师。

《论语》中还有不少记载,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说,我们都不如颜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虚心使人进步”,这句不知为多少人所传颂的话,在北大学者身上尤有突出的体现。人活在世,只有谦恭与平实,做人才有风度与气质。而这些,都从一个“谦”字开始。只有不耻下问,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钱玄同(1887~1939年)中国著名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原名夏,后名玄同,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师事章炳麟,曾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五四”时参加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字改革,曾倡议并参加拟制国语汉字拼音方案。著有《文字学音篇》以及《重论以仿古文学问题》等论文。就是这样一位大教授,却不耻下问,虚心向学生求教,充分体现了一位著名学者严谨的治学风范。

钱玄同在北大讲授的是音韵学。他口才流利,思维敏捷,讲课时常常是滔滔不绝,风趣诙谐,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但是,在一堂讲授广东音韵的课后,他竟收到了一位广东籍学生李锡予的信,对他的讲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钱玄同认真地阅读了李锡予的来信,认为李锡予讲得有道理,下次上课时,钱先生当众宣读了李的来信。他不仅表扬了李锡予,还坦率地承认,自己不是广东人,对广东音韵确实是不甚了解。同时,他还希望同学们都能独立思考,对他讲课中的不当之处多多批评与纠正。课后,他还找学生们询问关于一些地方文化的问题。钱玄同作为闻名中外的著名人物能够不耻下问,虚心向学生求教,他这种谦虚、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深深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

谦虚是一种美德。谦和、虚心立足于治学的典范———钱玄同先生及与他同时代的许多著名学者,他们的一生可谓建树卓著,但却都有着谦恭质朴、如大地一般的胸怀,他们深知“谦受益,满招损”的含义。在他们的治学、做人的一生中,我们能够学习的,是终生受益的美好品德。

谦虚的大师们

唐朝著名大诗人白居易,以诗风平易近人著称,他存世的作品一直为人称道。然而,我们也许不知道,就是这样一个大文学家,却有着一颗很谦虚的心。

据说,每当他作一首新诗或者新文章时,都要出门去找一些老年人或者小孩子们这些识字不多的人,把自己的作品读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说一下自己听后的感觉,再回去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直到让听他诗文的人都懂得他的意思,才算是最后定稿。

在新乐府运动中,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作诗作文章空谈和无病呻吟。他一直以来坚持让身边的人都能读懂他的文章,坚持自己所写的东西能反映一些问题或现实,而不是在空谈。

白居易可以说是一代文学大家,他并不因为身边的人学识微薄而轻视他们,反而是常常向他们请教相关问题。因为他懂得,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可。所以他把向身边人请教当做一种习惯,这也是他的诗词和文章通俗易懂,并一直为人们传诵的主要因素。

白居易写诗可以说也充分体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

再看一位美术大师吧。

十九世纪的法国著名画家贝罗尼,一次到瑞士度假。度假期间,他每天仍然背着画架写生。

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正用心画画,旁边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没说一句话,笑着把画一一修改过来,最后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车站看到昨天那三位妇女,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议论些什么。过一会儿,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他了,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你也是来度假的吧?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

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想起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

往往是这样,越是才识、学问过人的人,在态度上反而越谦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具有容人的风度和接受批评的雅量。

生活中,学识再丰富也会有不完善之处;懂得的再多,也总有些领域是不曾涉猎过的。所以,向身边人请教,能使自身的学识不断丰富与完善,也能让自己看到天地其实很大,并不只是自己看到的那么一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