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16日)
在国务院领导下,从1983年11月开始,历时六年的工业普查已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编印出版了一批工业普查资料,比较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国情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业的基本情况。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编印的最为完整的工业资料,填补了我国经济和社会信息方面的一个空白,这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极其宝贵的财富。
二是对资料进行开发利用,除编写了相当数量的分析研究报告外,还编写了几本专著,题材多种多样,内容相当丰富。
三是此次工业普查在统计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并培训和锻炼了200万名普查人员,使他们在工作作风上、业务知识上都得到了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工业普查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我国工业经济和技术状况的认识,揭示了带有规律性的一些基本矛盾和重要问题,同时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所需要的资料。例如:
第一,普查的行业有500多个,产品有5000多种,分得很细,因而能深化人们对工业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投资结构等基本的重要关系的认识。它揭示了目前我国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关系很不协调,加工工业的投资大大超前,而基础工业的发展远远适应不了加工工业的发展,致使资金大量积压,设备能力和劳动力浪费严重。
第二,普查的生产设备有5000多种,对其中1000多种设备的出厂时间和技术等级也进行了调查。还调查了1000多种产品的质量分等、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新产品等。基本上摸清了我国工业的技术水平,揭示了我国大部分企业、大部分设备的老化程度和技术落后程度。因此,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必须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在深化改革中增强企业自我改造的能力。
第三,普查了工业职工的年龄、政治、学历、技术等情况,基本上弄清了职工队伍的各种重要结构,揭示了目前职工队伍基本上已实现了年轻化,党团员所占比重也不小,但文化和技术水平不高。因此,必须加强在职职工的培训,以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使之能适应发展工业现代化的需要。
第四,工业普查提供了较为详细的乡办工业的情况,揭示了大力发展乡办工业对提高工业发展速度和增加农民收入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有些行业和产品也对大工业起到了补充的作用。但把农村资金大量投入于发展加工工业,带有不小的盲目性,不仅减少了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影响农业的发展,而且与城市工业、大工业的发展也有矛盾,争夺能源和原材料,形成了以小挤大,以乡村(工业)挤城市(工业),扩大了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不协调现象。
第五,工业普查提供了比较详细的30个省份、300多个市、2000多个县的工业分布状况,揭示了地区间工业发展不平衡状况。如何在今后工业发展中使地区布局逐渐趋于合理,这是长远规划应该认真考虑的。
第六,工业普查提供的企业规模的信息,除了按大中小型三类进行粗线条的分组外,还进一步按总产值、职工人数和固定资产数额的多少,作了更细的分组,较为具体地反映企业的规模,揭示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相差较为悬殊。如何把企业规模调整合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这也是发展工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次工业普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基本的有以下几条:
第一,各级都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普查领导机构。这么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必需的经费,需要协调好错综复杂的各方面的关系。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很难解决这些问题,难以保证工业普查顺利进行。
第二,必须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全国参加工业普查的工作人员约有200万人,虽都没有经验,但绝大多数同志都能正确认识工业普查的重要意义,因而责任心强,积极性高,在较短时间内基本上掌握了必要的业务知识。
第三,普查要与企业的切身利益密切结合,提高企业搞普查的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只有企业在普查中确实得到了好处,才不致把普查只看成一种负担,只是为了完成国家义务。许多企业通过普查试点、整顿核算基础工作以及对普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对本企业的了解比过去加深了一步,对解决企业的主要问题心里更有底了。
第四,在普查的全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紧紧抓住“高质量”这个中心。任何一项具体工作都要高标准、严要求,使普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养成这样的习惯,形成事事严格认真的作风。
第五,普查经费分级负担是一个好办法。这样一项大普查需要相当多的经费,都要由中央财政负担是负担不起的。分级负担,大家都负担一点,负担就不算重了。这是解决普查经费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