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12250400000038

第38章 办好刊物要强化改革意识、质量意识和经营意识

(1989年1月30日)

办好《企业管理》杂志,我认为编辑部必须进一步强化三个意识:改革意识、质量意识和经营意识。只有加强这三个意识,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改革发展中,在众多兄弟刊物的竞争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长盛不衰。对编辑部、编委来说,都有一个对内有没有凝聚力,对外有没有吸引力的问题。治理整顿大环境固然重要,但每个单位都要努力搞好自己的小环境。各个小环境搞好了,大环境也就好搞了。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等、靠、要”,要立足自己的努力,要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第一,改革意识。改革是不断前进的,思想要不断适应改革的需要。现在,思想观念、精神面貌要不断刷新、前进,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管理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是管理的改革。现代化就是除旧布新,不能故步自封,不能躺在已有的成绩上,永远不能躺下,要兢兢业业担负起这一重要任务,继续坚持理论联系企业改革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坚持继承和创新,跟上改革的步伐,不断前进。杂志要用很大精力关注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比如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市场的问题。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关键是市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是搞活企业。在运行机制上,国家、市场和企业三者,在很大程度上市场起决定作用,许多问题的产生追本穷源都是这个问题没解决好。如果没有健全的生产资料市场,就会出现“倒爷”横行。所以应该抓住这类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因为企业家在呼唤市场。另一方面,要反映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呼声。同时也要反映先进企业的经验,而且要更系统、更全面、更准确一点,水平更高一点,但不人为拔高,不涂脂抹粉,切实把最本质、最典型的经验介绍给读者。

第二,质量意识。质量要成为编辑部全体同志的第一道工序,要养成习惯,无论是内涵还是外观,都要讲质量,使出版物更有吸引力,使人开卷有益,适用性强,爱不释手。适合需要,丝丝入扣,读者就会爱不释手了。今年有些刊物订户急剧下降,除了客观原因外,我看主要是因为不适合读者需要。一方面,要注意把道理讲透、讲深,疑点解释清楚;另一方面,要注意提高质量。提高质量,首先是提高编辑部整体素质。编委同志要挤出时间学习,多读一些书报。读书看报不只是捕捉信息,更主要的是吸收营养,提高水平。要经常把兄弟刊物放在手边翻翻看看,这对我们会有启发、有帮助、有鼓舞。此外,还要大力提倡认真精神。《企业管理》是严肃的刊物,要认真编好,对每个字、每个标点都要负责。我们的编辑部功底不错,整体素质是好的,工作是认真负责的。编辑工作是创造性劳动。提高质量,还要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刊物的理论水平应更高一些,思想性更强一些。比如股份制就有许多问题没弄清,需要进一步探讨。不重视理论,就会走到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路上去,导致短期行为,结果是政策透明度不大、稳定性不大、混沌多变。所以要十分重视理论和理论研究工作。增强刊物的吸引力,还要搞“系列片”。《经济日报》对去年各省、市经济形势的评论,《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随笔”等,题目新、意境新、文字清新,有的质量相当高,很有水平。要搞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有本刊评论员文章,另一方面要广泛吸收外部来稿,扩大撰稿队伍,同时吸引读者评议,只有依靠读者对本刊的支持和关心,才能办好刊物。

第三,经营意识。这两年纸张价格提高,使报刊售价上涨,这未尝不是好事。《企业管理》杂志去年40万份,现在下降24%,令人大吃一惊;如果再下降24%,就剩下一半了。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自满,“差不多思想”要彻底丢掉,提高忧患意识,才知道从哪里下手去改进工作。同时要提高竞争意识,有一批兄弟刊物竞争是好事,面临挑战,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涨价后订户少是好事,40万份不一定40万读者都看,订30万份起的作用可能比40万份更大,因为是自己掏钱,非看不可。杂志的订价照顾了读者,这就是竞争意识,这就是争取读者支持的好办法。薄利多销,是至理名言,竞争也要有竞争的气派、手段和措施。要真正提高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要研究读者的心态和需要,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突出我们自己的经营特点。每本杂志的售价比别人少三角,看起来是少收入,实际是多收入,将来会表明不会白白投入。在加强竞争意识方面要四面八方、千方百计、无孔不入。订户少24%,只要办得好还会有人补订。要加强零售工作。有些报刊加强了零售工作,发行量提高了。这方面要注意,要看到零售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