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12250400000018

第18章 实现四化,教育为本

(1988年6月10日)

一、提高企业素质,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

就企业来讲,企业的管理与效益,说到底是人的管理和人的素质问题。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提高企业素质,根本的问题是提高人的政治、文化技术、经营管理素质。企业间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在这一点上,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老板们也一改过去重物不重人的旧习,开始强调人的作用。1979年我第一次到美国访问时,那里的企业家们还不甚重视强调人的作用。1986年我再次去美国时,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论在企业,还是科研机构,开始向你介绍他们是如何发挥人的作用的。美国著名企业家艾柯卡的名言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能够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管理人员如果不能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让其另谋职业。”日本综合教育研究所所长镰田胜最近提出:“日元升值后,日本的企业应当加强应变措施,核心是全力开发人的潜在能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当前日本企业经营的最高战略。”一些日本企业,十分注重培养人,十分注重调动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积极性。它们强调不断提高工人的素质。

现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对于企业管理的传统观点已发生很大变化。我国的企业管理,也从传统管理、经验管理发展到现代管理,所以人的素质必须大大提高。我们提出的企业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组织、现代化方法和手段等,最终取决于人的素质现代化。就企业目前现状看,职工素质都偏低,这对我国企业现代化建设影响极大,其突出表现是劳动生产率低。据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分析,工业劳动生产率,1980年全世界平均值是19500美元(按总产值计算),其中,美国53250美元,联邦德国42525美元,日本36975美元,苏联24250美元,中国则为6300美元。按1980年价格计算,我国与世界平均数相差2倍,与工业发达国家比相差4~8倍。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在于能否形成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所以,培训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据一位教授预测,在未来20年内,如果我国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受教育水平由1980年的平均8年左右提高到11年左右,到2000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就可达到47000亿元。这位教授讲,经济的振兴有赖于教育的崛起。这话讲得好。

二、提高职工素质,培养一代新人,作为一项经济发展战略,应从小学抓起

诸如劳动教育、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都要从小学抓起。“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精神也要从小学抓起,从劳动后备军抓起。现在我国学龄儿童实际入学率太低,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入学率的下降使人担心。不能在我们手中又造成一批文盲。现在,比较落后的地区对教育的投入还多一些,发达地区对教育的投入反而少了,应引起重视。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事,是长期才能见效的大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把道理讲清楚,同时国家也应对教育立法,作为乡和乡以上政府干部的任期目标责任制。我国的教育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比较,也有需要改革之处。例如国家包下大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待遇低等问题,在政策上要作些调整,要进一步改革。

三、关于职业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是抓了这件事的,但十年“文革”期间遭到极大破坏,导致职业教育明显落后。我们访问联邦德国时,发现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教育,早在俾斯麦时代就形成了一套立国之本的教育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联邦德国战后工业高速发展的关键也正是有一批合格的人才。我们的企业引进一些新设备、新技术,但往往事故多,查其原因,许多是由于职工对新设备、新技术不了解,没有经过培训、没有掌握本岗位的技能就上岗。这几年我们的职业教育有所发展,但比例还很小。目前各类职业技术高中在校生(包括技工学校)500多万人,占高中在校生总数的40%,比一些发达国家低。例如联邦德国职业高中人数是普通高中在校生的2倍。他们说,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柱石,是一个民族能否存在的基础。工业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赋予如此头等重要的地位,其意义是什么,值得深思!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十年“文革”浩劫对教育的破坏所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花了六年的时间对3000多万名青年职工进行“双补”(即初中文化和初等技术补课)。但近几年进厂的青年职工技能仍很差。目前大专毕业生与中专、中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仍然偏低。据统计,1982年是1:2,1987年是1:3.同时,我们培训在职职工的能力也较低。据资料记载,联邦德国有2000多万名职工,每年培训徒工155万人,我们有9000多万名职工,每年培训徒工只有158万人。除此之外,教育体制的改革要与劳动工资和人事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实践证明,用人制度和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能促进教育制度的改革。在教育制度改革中应明确,职前教育由社会负责,在职职工再教育由企业负责。

四、关于培养专才与通才

大家知道,我国企业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从长期看,需要增加投入,促进技术进步。从近期看,必须加强管理,把企业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现在大家都重视管理,出现了一点管理热。目前,管理院校已有93所,问题是缺乏教师队伍,也有个办学指导思想问题。我们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企业管理落后的现状是历史造成的。1982年进行企业整顿,搞了整四年,但企业调整后的领导班子基本上还是技术型的,仍然是大量的硬专家在那里负责,软专家还很少。1984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企业要配备“三师”,即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总工程师。到目前为止,总工程师基本配备齐了,总会计师只是少数企业有,而总经济师基本没有。这种状况是长期以来教育结构不合理造成的。1987年高校在校生196万人,其中财经类18万人,占9.2%;农林类11.2万人,占5.7%;理医类111.7万人,占57%。这种教育结构说明了我们多年来的一个指导思想:忽视了管理人才的培养,在专业设置上比例失调。当然,这里有个历史原因,记得50年代初期,我们在与苏联商定“一五”期间156项工程的时候,当时仅设计人员就需要3万人。院系调整就是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的。那次院系调整为建国初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及时地输送了技术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长远估计不足,也没有经验。当时,李四光同志就主张要注重培养通才,可是我们注意不够,30年来培养的财经大学毕业生总数还不够一个企业分一个的。

文科生的培养必须和实践相结合。现在提出读研究生的50%从实践中来。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生,应当100%从实践中来。“文革”中上山下乡进过工厂的人,进校后学习成绩普遍很好,毕业后也能很快胜任工作,处理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强。道理很简单,他们有实践经验。为弥补由于教育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某些专业人才奇缺,一些院校搞了一些“双学位制”,学工科的学生毕业后再学管理,这样造就人才也比较快,年纪大的、脱产有困难的采取在职学习,年轻的可以脱产,哪儿来哪儿去。

学校要与企业挂钩,不论是高校、中专还是职业高中,都要与企业直接挂钩,使学生熟悉企业,企业同时也熟悉要选择的对象。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条件,学校为企业提供服务,包括为企业办培训班,搞一些咨询和可行性论证工作等。

总之,希望通过教育体制改革,能够把改革目标更加明确,政策进一步理顺,教育结构进一步调整,进一步提高教与学以及办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人们受教育的水平,使社会和企业都能得到文化、技术、政治素质较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