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农业部、大区农业部门和省农业部门,负责向社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政策(法规)信息、统计数据、市场动态等。例如,国家农业部每天向社会发布有关谷物、畜牧、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商情信息,包括有关农产品的市场标价、交易水平、商情趋势等。
2.归国家农业部门领导的中央级农业商会、大区农业商会和省农业商会,主要负责传播高新技术信息,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专家、学者讲课和发表文章,协助农场主做好经营管理,并承担一部分政府职能。例如,负责安排落实生产配额、检查农畜产品质量、发放有关农产品价格补贴等。
3.研究、教学系统,它包括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例如,国家农学研究学院、农业机械乡村工程及水利、森林中心等。这些部门面向发展和产学研一体化,产生、传播和直接利用大量农业科技信息,通过培养学生和面向社会咨询两种方式来实施其信息服务。
4.各种行业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例如,法国农业合作联盟、全国青年农业工作者中心、农业技术合作协会、小麦及其他粮食生产者总会、全国葡萄-葡萄酒联合会、全国养牛联合会等,也都收集对本组织有用的技术、市场、法规、政策信息,为组织本身及其成员使用。
5.民间信息媒体,如《法国农业》杂志社等,办有自己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凡订阅《法国农业》的用户,在订阅期伺可以免费上网查询信息,及时了解有关法规、政策、世界农产品价格行情和当天及最近的天气预报等。
法国官方的信息服务为财政支持,不收费;行业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的信息服务,属于其成员的自助、自我服务性质,一般只收取成本费;营利性机构的信息服务,通常是在生产价格和社会平均利润的范围内收费。
目前,仅在法国农业部编辑的《农业网站指导》中,就收集了700多个农业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网站。
农村住满“城里人”
数年前,笔者去法国考察,曾先后在干邑和普罗旺斯地区参观了几个小村庄。村子极为安静,很少听到人语声,只是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在街边的酒店或咖啡馆门口,可看见几个坐在桌旁喝酒的人;在大树掩映下的空地上,也会有人玩着有闲人才玩的滚球游戏。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法国农村早已实现了机械化,根本无需每天在地里干活外,主要是流行城里人“下乡”。
由于髙速火车、高速公路、信息技术的发展,结束了乡村的隔绝状态,许多年轻人为逃离大都市的紧张、喧嚣、污染、拥挤,开始过“白天去城市打工,晚上回农村过夜”的生活。为此,他们在农村买了房子,安了家。虽然城市人的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相距远,但他们花在路上的时间却和以前差不多。整体看来,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选择城市近郊的地方居住,而有钱人除了在市区拥有一套住宅外,则往往在偏远但秀丽的乡村拥有一套第二住宅。于是,农村成了城市人的“宿舍”,而城市则成了农民的市场和顾客所在地。
开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方便,尤其是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喜欢农业旅游。每逢闲暇,常常带着家人或相互结伴到农村,下榻在农家小店,过过“田园生活”,一览大自然风光。
也正因此,农村几乎住满了“城里人”,生活在农村不再感到与“市”隔绝,倒是与“农”(民)隔绝了。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工作、求学的地方,而乡村越来越变为居住和休闲的场所。
“农家旅店”好热闹
在法国农村,不少人家都开办家庭旅店,迎接南来北往的客人。普罗旺斯地区就住着这样一对夫妻:过去,他们都种地,后来发现来旅游的人日益增多,遂萌生了开店的念头。于是,卖掉了原来的房子,又从银行贷了一笔款,在风景秀丽处买了块地皮,用石头砌了个三层小楼,除了自家人居住外,还布置出10个房间出租给来此度假的旅游者,每个房间每天收费100欧元左右,包括早餐和晚餐。为招徕顾客,他们把自家的旅舍挂到了因特网上,想住店的客人很容易就在网上找到旅店的介绍,房间的预定也都是通过网络和传真进行。
据店主人介绍:在旅游旺季,他们的这10个房间常常供不应求,不仅有回头客,而且住过的人又把该店告诉朋友们。这样口口相传,来住宿的人越来越多,致使他们不得不谢绝一些客人。来客中不仅有巴黎等地的北方人,更多的是荷兰、英国、德国、瑞士等外国人,甚至还有美国、加拿大人。来住宿的都是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所以100欧元的价格对他们来说并不贵。
基于干邑地区出产的白兰地酒名扬四方,不少酒农也从自己的住房中腾出几间,改造成客房招揽生意。不少顾客都表示:住在这里真不错,价格不贵,还可以参观酒窖,品尝陈年佳酿,见识了许多城里见不到的新鲜事。
无论在普罗旺斯,还是在干邑,更多的农民是一边幵店,一边把传统的食品加工方法或农业种植过程变成旅游项目。例如,让城里人看看奶酪是怎么制作的;香水里的香精是如何从花中蒸馏提炼的。种大田的农民也有新招,他们春天按照设计好的图纸播种一大片玉米,夏天长起来的青纱帐成为一座迷宫,使绿色旅游独具情趣。
也正因此,尽管农家旅馆比比皆是,却还是顾客盈门,分外热闹。
乡村房价在飞涨
据法国房屋整治和乡间建筑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05年法国的乡间房屋市场价格比其他房型价格涨幅高得多,与2004年相比,增长率飞升16%;乡间房屋市场均价,已从2004年的16.4万欧元猛升到2005年的19万欧元。
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乡间房屋市场由偏僻地区向集中方向和大城市边缘移动;二是随着政府对年轻农民放宽赠与政策,购房者的年轻化(平均年龄44岁)也给市场带来不少活力;三是各类交通发达起来,尤其是航空运输业。一些低价航空公司,向内地发展到极为偏僻的地区,使得出行越来越便捷;四是农村田地和闲置草地价格上涨,也促使乡村房屋价格攀升。除此之外,2005年,按照交易总量基础计算,土地的平均价格已达到每公顷4750欧元。
法国农村被公认为最舒服的地方。一些有钱人为图“舒服”,纷纷在农村置办房产。在同样就业难的法国,许多非农民子女也纷纷看好农民的优势,投身于农民行列。
在乡村购房群体中,还有一些外国人。前几年,外国买主涌人法国购房,1998年达到9.5%的比例,最髙攀升到占全国交易量的15%,引起通货膨胀。近年已经有所下降,从2004年的14%降到2005年12%。在这些人中,英国人和爱尔兰人比例最高,他们占购房人数的77%;另有荷兰人、比利时和卢森堡人,共占18%。
“智能乡村”结硕果
“智能乡村”是法国乡村家庭联盟采取的一大行动。该联盟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民间机构,创建于1946年,至今联合了近3000个地方协会,由70个省级联合会和20个地区联盟组成。其主要目的是教育群众,活跃和发展乡村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
近些年来,乡村家庭联盟面对信息技术对全社会,尤其是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深刻影响,采取诸多行动,为没有条件接触这些新技术的农民提供方便,使他们得到新技术的熏陶和感染,并学会应用它们。
“智能乡村”堪称家庭联盟影响最大的行动之一,其宗旨是以引导和启发大众对新信息技术的接受,培训公众及农村的一些协会和职业人员利用新技术和这些办公工具,创建一些常年向公众开放的因特网网点等。目前,这一行动不但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据法国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的调研数据,2004年农民家用电脑的覆盖率达62.6%,这一指数与法国国民计算机普及率的平均水平相当;而同年法国工薪家庭的电脑普及率低于农民家庭,仅为53%;工人家庭更低,为44%。同样,2004年农民上网的比例为50.1%,髙于法国国民上网比例的平均水平(41.6%),低于法国工薪阶层的上网率(68%),但高于工人阶层的2倍。时至2007年,法国信息化普及率又伴随着农民中等阶层的不断扩展而提升。显然,这是和共建“智能乡村”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