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伦理学与人生
12240100000063

第63章 良心与名誉:优良道德实现之途径(1)

本讲提要

良心的主要问题是其来源:一个人怎样才能有良心或良心较强。每个人的良心的强弱,固然与他自己的道德修养等偶然因素有关;但就其必然性因素来看,则直接说来,取决于他希望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的多少,根本说来,则取决于他因自己品德好坏而得到的赏罚利害之多少:他因品德好而得到的赏誉越多,他因品德坏而遭到的惩罚和损失越多,他做好人而不做坏人的道德需要便越强,他的良心便越强。名誉的问题主要是其价值。名誉具有巨大价值:

它一方面使人遵守道德从而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另一方面则推动人们奋发有为、取得成就。但是,名誉同时又具有相当大的负价值,它往往使人陷于邪恶:假仁假义和自我异化。这种负作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依靠良心来消解:一个人不应该昧着良心追求虚荣,而应该凭着良心追求光荣;不应该以自我异化、屈己从众的方式追求光荣,而应该以自我实现、实现自己创造性潜能的方式追求光荣。

一、他为何向妓女求婚?

20世纪60至70年代,我陶醉于俄罗斯文学。然而,令我多年困惑不解的是,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里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为何非要抛弃锦绣前程而向一个妓女求婚呢?其时,他是陪审员,当他看清楚坐在被告席上的妓女杀人犯竟然是玛斯洛娃时,他震惊之余,痛苦异常。因为几年前,玛斯洛娃是他家的女仆,他诱奸了她之后,就扬长而去,将她忘得一干二净。现在他知道,就是他的过错,使得玛斯洛娃沦为妓女和杀人犯。休庭之后,他内疚不已,嘴里喃喃自语,不停地骂自己是个流氓、坏蛋。于是,他四处奔走,想方设法解救玛斯洛娃。然而,难以理解的是,最后他竟然决定放弃他的辉煌前途,追随玛斯洛娃到她的充军地,向这个妓女杀人犯求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谁都会说,这是聂赫留朵夫的“良心发现”。但是,良心怎么会有这样的魔力?良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良心原本是个十分复杂难解的概念。在西方语言中,良心是conscience(英语)、consciencemorale(法语)、Gewissen(德语)、conscientia(拉丁语)。它们的前缀con、Ge都是“共同”、“一起”的意思;而后半部分的词干science、wissen、scientia都是“知”、“知识”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共识”、“共同知晓”之意;进而引申为一种特殊的共识:道德价值意识或道德评价。那么,能否说这就是良心概念的定义?否。因为良心固然都是个人道德价值意识或个人道德评价,但个人道德价值意识或个人道德评价却不都是良心。例如,一个人知道偷盗是恶,并且谴责、痛恨某人偷盗。这是一种个人道德评价、道德价值意识。

但是,我们却不能说这是他的良心发现,说他有良心;只有当他知道他自己的偷盗是恶并且谴责自己、痛恨自己时,我们才能说这是他的良心发现,说他有良心。因此,良心是一种个人的、特殊的、具体的道德评价,它的种差、它区别于其他道德评价的根本特征乃是自我评价、自我意识:良心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是自我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反应。这就是良心的定义。

因此,就词义来说,汉语的“良心”比西文的conscience更接近良心的定义。因为在汉语中,“良”就是“好”,“良心”就是好心。西方良心这个名词就没有这么明确,没有“好”的意思,而只是一种“道德价值意识”。中国的“良心”一词很妙,可以顾名思义,“良心”就是好心。“心”就是心理,就是意识,是由知、情、意构成的。一切心理或意识都是由知、情、意构成的。比如说,我这个人喜欢花,我看见了一朵玫瑰花,觉得这个花很美。“认为”它很美,“觉得”很美,这是一种认识、认知。我对这朵花顿生爱意,一下子就喜欢它了,这就叫做“情”、“感情”。既然我动了情,喜欢它,那么我就想把它摘下来,拿回家里,把它插到瓶子里。这个“摘”的动作,不叫做意志,而叫做行为。但是,我作出这个决定,我心里要把它摘下来,我想摘它,这个就叫做“意志”。

“知、情、意”合起来,就叫做“心”、“心理”或“意识”。那么,再给它加上一个“好”字来进行限定,“好心”,“好的知、情、意”,就叫做良心。但是,并非任何好心都是良心;良心是一种特殊的好心。那就是,一个人如果做了好事,他就有愉快和自豪的心理;如果做了坏事,他就有痛苦和自责心理。那么,这个人的这种心理显然是好的,是一种好的心理、好心。做坏事的心理固然不是好心,但做了坏事就内疚的心理却无疑是好的,是一种好心。并且,这种好心,就是所谓的良心。做了好事就快乐、做了坏事就痛苦的心理,就是一种良心:做好事感到快乐叫做良心满足;做坏事感到痛苦叫做良心谴责。

因此,良心就是每个人的自我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反应。所以,干坏事的人,不一定就没有良心。

如果你干了坏事,但你知道这是坏事,并且深感痛苦,那么,你还是有良心的。

反之,干好事的人,不一定就有良心。如果你干了好事,但你不知道这是好事,并且不感到快乐和自豪,那么,你虽然有好心因而能干好事,却是没有良心的。

良心,要言之,就是做了好事就快乐、做了坏事就痛苦的心理。

在2007年过年前后的一次会议上,有位学者津津乐道于自己当知青的时候怎么去偷人家的鸡,说得兴高采烈。我觉得,这位学者没有良心。他的良心被狗吃了,因为他不知道偷鸡摸狗可耻,一点没有悔过和羞耻,反而觉得非常好玩。殊不知,老百姓养只鸡有那么容易吗?相反的,我们说,聂赫留朵夫有良心,他为救玛斯洛娃四处奔走,还放弃锦绣前程而向这个妓女、杀人犯求婚,说明聂赫留朵夫是有良心的:认为自己诱奸玛斯洛娃是错误的、罪恶的,这是他的良心的“知”、“认知”的部分;为此非常痛苦,是他的良心的“情”、“感情”的因素;决定放弃前程而与玛斯洛娃结婚,是他的良心的“意”、“意志”的部分。

所以,良心由知、情、意三因素构成:良心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反应,说到底,也就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认知反应、情感反应和意志反应,亦即认知良心、情感良心和意志良心。这些良心如果是对自己行为所具有的正道德价值的肯定性反应,便是正面的良心,叫做“良心满足”;如果是对自己行为所具有的负道德价值的否定性反应,便是负面的良心,叫做“良心谴责”。然而,我们现在很多人,很多的学者,他们不说良心,却用“良知”来代替“良心”。良知,中国大哲学家王阳明讲的良知,说起来多文雅啊!但是,这种替代是不科学的。因为“良知”只是“良心”的一部分,是良心的认知因素,亦即认知良心。并且,良心的主要的成分,正像穆勒所说的那样,并不是认知,不是良知;而是良心的感情因素,是情感良心。

良心是每个人的自我道德评价,而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怎么样评价自己,反过来也会怎样评价他人。他怎样评价他人,反过来也会怎样评价自己。

所以,有一句老话说:“谁在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没人说。”人们往往是当面说好话,背后就变了。甚至孔子,当樊迟向他质疑孝道时,孔子虽然很生气,但当面也没说什么。等樊迟一走,孔子就说了。他说,樊迟啊,这个人不怎么样啊!

不仁啊!这就是名誉,名誉就是人们相互的道德评价,亦即自己对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的道德评价。

但是,更确切些说,名誉就是舆论评价,就是众人评价。名誉的英文是fame或reputation,意思是其他人或公众的评价、估价、报道、意见、判断,说到底,也就是舆论评价。汉语的名誉也是此意。“名”的基本词义是名称或说出。

《说文解字》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誉”的基本词义是称扬、赞美、声名。

《说文解字》曰:“誉,称也,从言与声。”因此,“名”与“誉”合为一个词“名誉”,也是其他人或公众的评价之意,说到底,也就是舆论评价。那么,名誉是否可以定义为其他人或公众的评价?是否可以定义为舆论评价?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不言而喻,一个人或寥寥几个人的评价,算不上名誉;只有众人的评价才是名誉。试想,如果只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说我坏话,岂不是不能说我名誉不好?

岂不只有众人都说我坏话,才能说我名誉不好?所以,名誉的本质就是舆论:

名誉就是舆论评价,就是众人评价,说到底,就是社会评价:名誉与社会评价是同一概念。

因此,一方面,名誉与良心便是对立的,是划分具体道德评价的两种相反类型:名誉是外在呼声,是人们相互的、外部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的行为的道德评价;反之,良心是内在心声,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的道德评价。另一方面,良心与名誉又是同一的,每一方都潜在着对方,每一方潜在地就是对方。因为当自己像自己评价他人那样——或者像他人评价自己那样——来评价自己时,名誉便变成了良心:

良心是名誉的内化;当自己像评价自己那样来评价他人时,良心便变成了名誉:名誉是良心的外化。

这样一来,名誉也就与良心一样,分为认知名誉、情感名誉和意志名誉以及肯定性的名誉(荣誉或光荣)与否定性的名誉(耻辱):荣誉就是社会、众人或领导人所进行的肯定性的道德评价;耻辱就是社会、众人或领导人所进行的否定性的道德评价。我们不妨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我对穷人和弱者有一种深切的同情,常常救济、帮助他们。别人都说我做得对(认知名誉、认知荣誉);钦佩之情溢于言表(情感名誉、情感荣誉);皆有与我结交之意(意志名誉、意志荣誉)。反之,我嫉妒张三,造谣以中伤。同行们都说我心术不正(认知名誉、认知耻辱),人人义愤填膺(情感名誉、情感耻辱),个个有让我公开道歉之意(意志名誉、意志耻辱)。

二、即使是浮名虚誉,我为什么总是看不开放不下啊?

整整22个寒暑,我几乎谢绝一切社会交际和亲朋往来而只做三件事:撰写《新伦理学》、讲课和锻炼身体。吾师杨焕章先生早有警告:人是社会动物,如此心无旁骛独往独来岂不注定前途坎坷多难!诚哉斯言!但我惜时如金,无论如何也要将一切时间尽可能用到《新伦理学》的写作上来。每当不公正的谴责、谣言和阴霾袭来,我总是这样想:《新伦理学》就是我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比我自己的性命还重要:前途的磨难和名誉扫地又算得了什么?在亲朋面前,谈及世人对我的毁誉,我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是,我的内心深处,却总是看不开放不下这身外浮名虚誉,痛苦异常。甚至一点点闲言碎语,一个脸色也令我心惊肉跳,夜不能寐。那么,为什么像我这样特立独行的铁汉也竟然如此在乎名誉?名誉这个鬼东西怎么会有如此魔力?它究竟有何来历?

名誉的产生过程相当复杂,有内部的根源和外部的根源之分。名誉的内在根源是追求名誉的根源,是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名誉的根源,是每个人自己的名誉心、求名心、好名心的根源,说到底,也就是每个人追求荣誉、光荣而避免耻辱或舆论谴责的根源。反之,名誉的外在根源则是给予名誉的根源,是自己给予他人和他人给予自己名誉的根源,说到底,也就是人们相互给予名誉——荣誉或耻辱——的根源。

名誉的外在根源,原本在于每个人都具有希望他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特别是社会、众人和领导人具有希望每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因为每个人——特别是社会、众人和领导人——的道德需要都是双重的:他不仅有自己遵守道德规范、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而且还有希望他人遵守道德规范、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你想想看,有谁不希望他周围的人是好人?有谁愿意他周围的人是坏人?

那么,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满足他希望别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呢?

他满足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的唯一途径,无疑是自己遵守道德做好事。

同理,他满足自己希望别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的唯一途径,当然是看到别人遵守道德做好事。这样一来,每个人希望别人做好人的道德需要,便会推动他对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进行名誉评价。别人的行为如果符合道德,他希望别人做好人的道德需要就得到了满足,他就会高兴,就会赞扬这些人,给他们以荣誉;别人的行为如果不符合道德,他希望别人做好人的道德需要就得不到满足了,他就会产生一种义愤,他就会给这些人以耻辱与舆论谴责。

可是,每个人为什么会有希望别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呢?名誉最终的外部源头是什么?说到底,这是一种利己的动机。因为,如果你的邻人是坏人,那么,你就会受到他们的损害;要是别人都是好人,那么,你就能得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