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伦理学与人生
12240100000021

第21章 人性:生之谓性(5)

诚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报恩和同情乃至爱,实际上往往并没有导致无私利人的行为。那不是因为这种心理不是无私利人的动因,而是因为一个人除了有报恩心、同情心和爱人之心,还有自爱心。他有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而未能无私利人,是因为他的自爱心压抑、阻挡、克服了他的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所以,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也并不是没有报恩心;报恩心是人的本性,任何人都必定具有。只不过他的报恩心弱一些,自爱心更加强些罢了。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爱心——或自爱心较弱——只有爱人之心、同情心、报恩心,或者后者较强,那么,他的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一定会导致无私利人的行为的。

可见,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无私利人,是因为他有爱人之心。爱人之心所以会导致无私利人,一方面是因为它使爱者与被爱者融为一体、发生同情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使爱者对被爱者心怀感激、发生报恩心。不过,爱人之心、同情心、报恩心所引发的行为之目的虽然是无私利人,但产生这种无私目的的根本的非目的原因,亦即行为的原动力却仍然是利己。因为所谓爱,就是自我对其利益和快乐的一种心理反应,因而爱人之心——及其所衍生的同情心和报恩心——不过是对于成为自己快乐之因的他人的心理反应。所以,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固然会导致无私利人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的原动力仍然是利己。你为什么要无私地给你所爱的人以利益和快乐呢?因为你爱的人给了你利益和快乐,否则你就不会爱他。因为爱就是对于利益和快乐的一种心理反应嘛。为什么我要给我的朋友两万块呢?这个行为是无私的,目的是无私的,但是这种行为的原动力仍然是利己。因为他曾经给过我一百块。是不是啊?

就拿徐良来说。在中越边境战争的时候,他失去了一条腿,他有一次讲演时激动地说:我徐良为了祖国都失去一条腿了,难道我还是为自己吗?他用他的现身说法来反对利己主义。我们现在来假设徐良确实是为祖国为人民丢掉了一条腿,因而是无私利他、自我牺牲。但是,我要进一步地问你徐良:你为什么为中国人丢掉了一条腿?你为什么不为越南人,而且还打越南人?越南人也是人啊,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你是中国人而不是越南人吗?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你的利益和快乐乃至你的躯体都是中国人给的吗?所以凡是无私的行为仔细地推导、追究起来,都一定是源于一种利己心,这就是无私行为的原动力。

总之,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无私利人,是因为他有爱人之心。爱人之心所以会导致无私利人,一方面是因为它使爱者与被爱者融为一体、发生同情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使爱者对被爱者心怀感激、发生报恩心。而他之所以有统摄、产生同情心和报恩心的爱人之心,又只是因为他的快乐和利益都是他人给予的:对他人的爱不过是对于成为自己快乐之因的他人的心理反应。所以,爱人之心、同情心、报恩心所引发的行为之目的虽然是无私利人,但产生这种无私目的的根本的非目的原因,亦即行为的原动力却仍然是利己。那么,爱人之心——及其所衍生的同情心和报恩心——是不是无私利人的唯一动因?不是的。爱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不学而能、不经道德教化便可以出现的自然的、天赋的道德感情,是源于个人的非道德需要的道德感情,它仅仅是无私利人动因之一方面。引发无私利人的另一方面动因,则是人所特有的、经过后天道德教化从而能实现的感情,亦即源于个人的道德需要的道德感情:完善自我品德之心。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而且正因为是社会动物而是道德动物。每个人或多或少总有一种做一个好人、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的需要和欲望。是不是?你看,我的小女儿,我要是对她说“你是一个坏孩子”,她哇的一声就哭了。为什么呢?因为她有一种做好孩子的需要和欲望,她哭,是因为她做一个好孩子的需要和欲望得不到满足了。所以,一说她是好孩子,她张大嘴就乐了。因为她做一个好孩子的需要和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任何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都会快乐。我们从小一直到现在,看电影时往往会很焦急地问:“某某是好人还是坏人?”这就是因为我们都有一种做一个好人而不做坏人的需要和欲望。对于每个人都具有的这种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康德名之为“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心”,儒家名之为“成圣成贤之心”,精确地说,不如名之为“完善自我品德之心”。

然而,一个人怎样才能成为好人、道德的人、高尚的人,从而满足其道德需要、实现其完善自我品德之心?只有做好事。因为正如存在主义所言:存在先于本质,你干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亚里士多德说美德就是一种技艺,一个人美德的获得就和学竖琴一样。你怎么成为竖琴手的呢?只有不断地弹琴。

你今天弹,明天弹,弹来弹去,你就成了竖琴手。你怎么学会游泳的呢?你今天游、明天游,游来游去,你就成为一个会游泳的人了。你怎么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呢?你怎么样使你成为一个好人呢?只有做好事。今天做一件,明天做一件,后天做一件,做来做去,你就成为一个好人了,你就是一个有美德的好人了。那么,什么样的事是最好的事呢?无疑是无私奉献。最好的最高尚的事就是无私奉献:无私利他是至善。这样,一个人一旦有了完善自我品德之心,有了做好人这样一种道德需要,他就会做好事,就会无私利人。

所以,无私利人的另一个源头就是“完善自我品德之心”,用儒家的语言说,就是“成圣成贤之心”。儒家的核心思想,大家知道,可以概括为四个字:

“内圣外王”。所谓“内圣”,就是指一个人要有一种做好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和道德理想。这种道德需要、道德欲望和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就是“圣贤”

境界。你怎么样才能够成为圣贤呢?只有“外王”。所谓外王,就是指将成圣成贤之心要付诸于“外”,亦即要行动,要无私利他。外王就是无私奉献、造福社会和他人,而不是要你当国王去。这个“外王”,美籍华裔学者张浩解释得非常对:就是积极的“无私奉献”,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要达到“仁”的境界。“仁”就是无私奉献。所以,“内圣外王”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一个人要想“内圣”、“成圣成贤”,成为一个好人,就必须要付诸行动而无私利人,必须达到“仁”的境界。所以“仁”是“圣”的一个手段,是“圣贤”的一个手段。所以,一个人之所以能“外王”而无私利人,就是因为他有“内圣”之心,就是因为他想往“成圣成贤”,就是因为他有完善自我品德之心:

无私利人源于完善自我品德之心。

这个思想的最早的来源,就是孔子的那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但是,有人说,你看儒家这不是主张“为自己”吗?港台的一些新儒家也在那里讲,儒家是主张“人己兼爱兼为”的。果真如此,儒家思想就有现代化的意味了,就可以指导现代化的建设了。其实不然。因为孔子厚古薄今,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就是说:古代的、真正的仁人,那些有道德的人,那些圣人、贤人,他们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什么呢?是为了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道德自我,用王阳明的话来说,是为了自己的“真吾”。所谓“真我”是什么呢,真我就是“道德自我”,就是自己的道德人格,就是“成圣成贤”。所以,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人是那样的人,他的行为目的是为了“成圣成贤”;而现在的人则是为了叫人看。做了事叫人看,是为了名利。后来,他这句话后来就演进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内圣外王”。“内圣外王”

说的就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无私奉献,达到仁爱的境界,就是因为他想往“成圣成贤”,就是因为他有做一个好人的完善自我品德之心。所以完善自我品德之心或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是使“无私奉献”发生的动因和根据。

然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完善自我品德之心而追求美德呢?他为什么要做好人呢?好人、美德和道德都是对自己行为和自由的一种限制、约束、压抑,因而是一种“害”与“恶”。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好人呢?因为好人和美德虽然是一种约束和压抑,但是,它却能够使好人和有美德者得到更大的利益。做一个好人,有美德,固然受到约束和压抑,是吃了亏。但是,吃的是小亏,占的是大便宜。因为人是个社会动物,每个人的生活都完全依靠社会和他人:他的一切利益都是社会和他人给的。而社会和他人给你这些利益,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必须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从而是一个有美德的人,是一个好人,而不是一个缺德的人。这样一来,一个人是否有美德,便是他一切利益中最根本的利益:如果社会和他人认为他品德好,那么,他便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便会得到他可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一切利益;反之,则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谴责,失去他本来可以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一切利益。因此,做一个好人有美德,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这个道理,我的九岁的女儿也懂得。她为什么要做一个好孩子?做好孩子就要受到限制、束缚和压抑,因此,我记得很清楚,好几次她都大声说:“我不做好孩子!”但是,她是有理智的,她一算计,做一个好孩子划得来。因为一方面,做好孩子能吃上糖和好东西,能得到父爱母爱,能得到一切重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做好孩子要忍受种种约束,如穿衣服快一点,自己洗洗脸,不挑食,好好学习等等。这些东西都对她的一种压抑,但是这种压抑能够换来更大的利益,所以她才要做好孩子。这就是一个人最初为什么会有美德需要的缘故:

他需要美德,因为美德就其自身来说,虽然是对他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和恶;但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和他人的唾弃)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和他人的赞许),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所以,孟子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命题:美德是最大的官和最好的房子。他这样写道:“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美德是最大的官和最好的房子,没有人阻挡你去获得美德,你却不去,是不智也。不做好人的人,实在是不聪明啊,是缺乏道德智慧的表现。

因此,美德最初乃是一个人利己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手段:他对美德的需要是一种手段的需要。但是,逐渐地,他便会因美德不断给他莫大利益而日趋爱好美德、欲求美德,从而便为了美德而求美德,使美德由手段变成目的;就像他会爱金钱、欲求金钱、使金钱由手段变成目的一样。于是,人们以美德为目的、为完善美德而完善美德的行为,源于以美德为手段、为利己而美德的行为,源于利己。这样,以美德为目的的完善自我品德之心的行为之目的,虽然是无私利人;但是,以美德为目的的完善自我品德之心,却引发于以美德为手段的利己心:一个人之所以会有完善自我品德之心,最初是因为美德给了他莫大的利益。所以,完善自我品德之心所引发的行为虽然是一种目的无私利人的行为,但引发这种行为的最初的非目的原因、原动力,却仍然是利己。

综观目的利人之原因,可知一个人的行为可以是无私奉献的。因为一方面他有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这种感情不用道德教化便可以具有,猪狗都有,老母猪都有,所以是非道德感情。另一方面,一个人之所以无私利人,是因为他有“完善自我品德之心”。这种感情需要道德教化才能具有,因而只有人才具有,所以是一种道德感情。但是,再进一步追问下去: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完善自我品德之心?因为美德给你带来了莫大利益。一个人为什么会有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是因为社会和他人给了他快乐和利益。所以,追究到底,一个人的行为目的可以是无私利他,引发无私利他行为的直接动因虽然有爱人之心与完善自我品德之心的区别;但是,引发无私利他行为的最终的非目的动因,亦即无私利他行为之原动力,却只能是利己心:利己是无私利他行为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