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道家之精神
12239900000043

第43章 道家的军事思想(4)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祸莫大于无敌,无敌几丧吾宝。”用兵不能逞强,而应当使用谋略,采用恰当的战术。先发制人固然可取,但后发制人也未尝不是件“以逸待劳”之计。

战争中固然要勇于拼杀,但也要懂得保护自己。因此,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第七十三章)战争不仅拼力气和勇气,还要较量智谋。老子所以强调以柔克刚,意在隐蔽自己的不足,找出敌方的弱点。此外,更要努力示弱来迷惑敌人,从而把握战争的主动权。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老子》第三十六章)用兵法来说,就是要想包围敌人,必然要诱敌深入;要想削弱敌人,必须让对方感到自己强大;为了战胜敌人,必须有所放弃,以局部的失利来换取整体的胜利。老子指出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微明”之术。春秋时期齐鲁的长勺之战,齐军强大,三次发起进攻。鲁庄公本想应战,但曹刿将军则建议避其锋芒,等待“再而衰,三而竭”的时机,就是采用“敌疲我打”的战术,一旦齐军疲惫,士气锐减的时候,击鼓反攻,一举成功。之后晋楚城濮之战也是以弱胜强的典范,晋兵少且渡河作战,处于不利态势,但是晋军就采用了让出九十里土地的“退避三舍”的做法,并借助齐、秦两国力量,集中优势兵力攻其薄弱之处,然后诱敌深入进行夹击,大获全胜。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熟悉《老子》,晚年也还时常读之。

他欣赏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并创造性地运用于战争以及处理各种其他矛盾。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谈到战略退却时写道:“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还是赚钱生意的。”可见,这是深明战争的取予之道,以退却求得前进。1964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当然,阴谋也是智谋。”他肯定了取予之道是战争谋略。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为中国共产党“七大”作总结时谈到面临的困难和应对的方针,说:“我曾经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的原则是三条,第一条不打第一枪。《老子》上讲不为天下先,我们不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毛泽东始终坚持战争的正义性,不开第一枪,但也做好应战准备。实践证明他当时对国共斗争运用先弃后取、先退后进、先让后争,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是非常富有远见的。1957年,毛泽东在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说:“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人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这里,毛泽东以老子的祸福倚伏巧妙地说明战争的攻守之道,也阐述了正确全面地看待好事与坏事的问题。

诚如毛泽东所说,战争的胜与败不要居于一时,胜败是可以逆转的。老子在第五十八章中说:“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战争讲究灵活机动,往往需要运用避实就虚,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战术。

(四)选将之术与治兵之法

战争的直接执行者是各级将领,而将领的能力关系到战役的成败,因此要求将领不但要有优良的品格,还要有广博的知识。一位优秀的将领不仅能懂排兵布阵和山川地貌,是谓“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阻,能制军权”(《黄石公三略·上略》),而且,“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同上)。意思是说,将帅要兼通军事与政治,把握历史和现状,掌握敌国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形,善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办事公正,有能力控制和统帅军队。在政治方面,要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黄石公三略·中略》),即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此外,一位优秀的将领应当懂得随机应变,对战局有临机专断之魄力。《黄石公三略·中略》引《军势》曰:“出师行军,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

道家兵学对选将总结出一些专门的方法,即八征:“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谋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六韬·龙韬·选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向他提出问题,看他的言语是否能清楚地表达意义;再详细盘问,以考验他的应变能力;与他秘密谋划事情,以考察他是否忠诚可信;明知故问,看他是否有所隐瞒,借以考察他的品德;让他管理财物,考察他是否廉洁;用女色进行试探,看他的操守如何;把危难的事情告诉他,看他是否勇敢;使他醉酒,看他是否仍能保持常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通过全方位的试探与考察,确实可以真正了解一个人,从而判断他是否能够担当起领兵出战的重任。这是选拔将领的正确方法。

治兵也要讲究方法,关键是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委以不同的任务,发挥其优点以制胜,抑制其缺点以防败。《文子·自然》说:“故用兵者,或轻或重,或贪或廉,四者相反,不可一也。轻者欲发,重者欲止,贪者欲取,廉者不利非其有也。故勇者可令进斗,不可令持坚;重者可令固守,不可令凌敌;贪者可令攻取,不可令分财;廉者可令守分,不可令进取;信者可令持约,不可令应变。”

《六韬·犬韬·练士》十分细致地分析训练士兵之要领。该书引述太公的话说,要将勇气大、不怕死、不怕伤的士兵编为一队,称为“冒刃之士”;将锐气旺盛、年壮勇猛、强横凶暴的士兵编为一队,称为“陷阵之士”;要将姿态奇异、善用长剑、步伐稳健、能在行列中整齐行动的士兵编为一队,称为“勇锐之士”;将臂力过人能伸直铁钩,强壮有力能冲入敌阵摧敌金鼓、撕破敌人旗帜的士兵编为一队,称为“勇力之士”;将能越高城、行远路、轻足善走的士兵编为一队,称为“寇兵之士”;将由于王公大臣失势而迫切需要重立功劳的士兵编为一队,叫做“死斗之士”;将阵亡将帅子弟要为其父兄报仇的士兵编为一队,称为“敢死之士”;将曾被招赘、被俘虏,要求扬名遮丑的士兵编为一队,称为“励钝之士”;将因贫穷而愤怒,要求立功受赏的士兵编为一队,叫做“必死之士”;将刑徒免罪,要掩盖其耻辱的士兵编为一队,叫做“幸用之士”;将才技胜人,能任重致远的士兵编为一队,称为“待命之士”。这就是军队挑选士兵的方法。

以上有关克敌制胜的战术和方法虽然出自道家经典论述,但却被兵家所采纳,成为历史上军事统帅的用兵指导,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唐尧:《(老子)兵略概述》,载《中国哲学史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姜国柱:《道家与兵家》,西宛出版社1998年版。

3.张立文、张绪通、刘大椿主编:《玄境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丁文宏:《(淮南子)军事哲学思想探微》,《江淮论坛》1999年第5期。

5.朱森溥:《(老子)论兵之作简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6.李如龙、王晓光:《(老子)兵学思想初探》,《军事历史》1999年第1期。

7.龚留柱:《(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的军事思想比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8.高成:《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与老子的兵学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2期。

9.〔韩〕金兑勇:《王真(道德经论兵要义述)初探》,《军事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0.张文才:《论(太白阴经)的军事思想及其主要特色》,《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