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12223700000093

第93章 心灵交流传递的是文化

去年5月16日,马鹿小学学生徐广和他的10多名伙伴,自发地在公路旁设立了3个活动点,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人员打出了“你们辛苦了”、“谢谢”、“加油”、“我们爱你”的感恩牌。

新华社记者抓拍的那张图片发出后,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采用,孩子们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国人? ?

如今,这些“感恩娃娃”在干什么呢?

市指挥部的同志介绍说,新学期的第一天,孩子们从板房搬进了新的校园,继续他们快乐的学校生活。照片上站在最前面的男孩徐广,现在是马鹿小学六年级学生,还是学校“南太湖乐队”的一名萨克斯手。

年初,市指挥部资助10万元,马鹿小学建校史上拥有了第一支乐队———南太湖乐队,也是目前广元市唯一的一支小学铜管乐队。学校给乐队取名“南太湖”,意在告诉孩子们南太湖畔有个湖州。

3月13日,100多名学生每人捧起一件从没碰过的“稀罕物件”,开始接受两名志愿者的培训。

这支诞生在废墟上的铜管乐队,向人们表演的第一批节目是枟感恩的心枠、枟明天会更好枠? ?

每一次演出,还有一个保留节目,那就是徐广的萨克斯独奏枟少年英雄枠。

遗憾的是,我们在马鹿的两天刚好是双休日,当然也不便打扰这些孩子。谁都希望他们从此平静而又快乐地成长,唯恐一不小心触动他们曾经的创伤。

走进依山傍水的马鹿小学,6栋粉色的3层框架结构大楼拔地而起,教学办公楼、宿舍楼、含多媒体室、实验室的综合楼、食堂一应俱全,宿舍楼上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每天看着这么漂亮的学校,我都恨不得重活一次,再上回学。”给我们开门的传达室大伯风趣地说。

走着走着,我们注意到了校园里的一个个细节:校园充满了文化味。

这里的每一栋教学楼都有自己的名字:怀湖楼、怀远楼、怀志楼、怀德楼、怀仁楼? ?

每一个名字都有意义:怀湖楼,寓意怀念湖州人民的援建,又寓意鼓励学生们心怀海湖;怀远楼、怀志楼寓意学生要志存高远;作为食堂的怀辛堂,则警示学生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有一处名为“积水潭”的小景观,取义于枟劝学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在告诉同学们,希望他们能积铢累寸,厚积薄发。

怀湖楼下,一块石碑上刻着枟弟子规枠,就连那墙上装饰用的书画也是湖州书法家亲笔写就而成,专程送过来的。

看到记者在每一处细节驻足观赏,湖州援建指挥部指挥长李全明多少有些得意。“看来我们的心思没有白费,在中小学、卫生院、取水口,在农村,甚至到田头路边的标语牌,我们都赋予了文化的内涵,既有川北元素,也有湖州元素,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他说,“来到马鹿,是孩子们的感恩牌给了我们启发,文化影响着人的心灵。”

李全明的话提醒了记者。砂石村的入村道路边修建了文化挡墙和色调素雅民居,还有“豁然洞”、“复得路”、“桃源亭”、“武陵溪”和“怡然”、“自得”两桥,今日桃花源就在眼前。

我们还注意到,沿路老百姓家门口都挂上了横幅,“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等等,今天青川人的坚强与达观,不也正是任何困难也难不倒的文化之源吗?

在送我们离开青川的时候,记者向司机小赵道了声辛苦。小赵是当地人,一个内向的小伙子,一年多来和湖州援建人员朝夕相处。

“我很幸运,整天与你们浙江人在一块,我想我要是学到了你们的用心与拼劲,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小赵轻声而真诚地说道。

日子会好起来的,我们深信,青川、四川的明天会更美好。

记者手记:

心有敬畏

在青川,望着到处是为重建忙碌着的人群,又总是不自觉地寻觅着那场大地震留下的痕迹,心中充满了敬畏。

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包括它威力无比的破坏力,令人不得不敬畏。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和草木一样都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

但是,人类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尤其是在任何困难的压迫下顽强地站立起来的那股精神力量,又令人不能不敬畏。

眼前是从地震废墟上重生的青川。踏着这片土地,谁能忘得了那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谁能忘得了东河口地震遗址下那与大地化为一体的784条生命?有谁忘得了山村老妪背着一竹篓砖瓦艰难前行在山坡上的那张写满坚毅的脸?又有谁忘得了青川人民“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气概和浙江援建大军“始终与青川人民心手相连”的情怀?

心有敬畏,不是意味着退缩,不是意味着恐惧,也不是意味着无为,只会让人坚实地前行!

(原载2009年12月10日至16日枟湖州日报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