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定人生成败的心态全集
12223600000059

第59章 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应用

古今成大事者,无不聪颖博学,但读书破万卷的人,未必能够成大事,原因是他们不能学以致用,可见比学习更要的是应用。

学习的目的就是在于运用。知识不是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而是促进人们创新探索的催化剂,学习知识可以认识世界,运用知识可以使人们改造世界,任何的创作和奇迹无不是学以致用的结果。如果把“学以致用”作为一种学术,倒不如把它作为一种艺术更为贴切。

从学到有并不简单,不能把知识和实际结合,便不会有所收获,反而有所损失。在历史上,这类例子枚不胜举。

战国时的赵括和三国时的马谡,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的名将,曾经率兵大败秦军,立下赫赫战功,与当时的赵国名臣廉颇、蔺相如齐名。赵括是将门之后,从小熟读兵书战策,十分自负,认为天下无人能及。他曾经与自己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口若悬河,把赵奢都难倒了。但赵奢认为,赵括并不真正懂得战争。赵括的母亲问丈夫为什么这样说,赵奢回答说:“战争,是把人放到死亡之地的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而赵括却把它看得很轻易,这种离开实际行为的空话危害太大了。赵国可千万不要因为赵括有些死学问就用他为将,如果真出现那样的情况,那真是大不幸的事情。”

公元前262年,秦国趁着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刚即位的机会,出兵攻打赵国。赵国派遣大将廉颇带兵抗击秦军,秦、赵两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了好几年,秦军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秦国知道廉颇不好对付,就使出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最怕的人是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孝成王听说后,就委任赵括为大将,取代廉颇率领赵军抗击秦军。蔺相如不同意这个委任,他对赵孝成王说:“大王实在不应该听信虚名而任用赵括。赵括只会死读他父亲传下来的兵书,虽然有些书本知识,但他没经历过带兵打仗的实践,不知道应时变化,让他当大将抗击秦军,这可不行。”赵括的母亲也不同意任命赵括为大将,她劝谏赵孝成王说:“赵括只知道纸上谈兵,没法跟他的父亲比,也远不如大将廉颇,让他带兵打仗一定会给国家带来灾难的。”但赵孝成王迷惑于赵括的学识,听不进蔺相如与赵括母亲的忠告。

赵括上任后,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部署军队,改变了廉颇原来制定的那些符合实际的做法。秦军大将白起听说赵括为将,就派出骑兵骚扰赵军,秦军假装失败逃跑引诱赵军追赶,赵括不知是计,中了秦军的埋伏,赵军被秦军分割成两部分,后勤补给也被掐断,军心大乱。被困40多天后,赵军已无粮草,赵括亲自带兵冒险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死,赵军也全军溃败,几十万投降的赵军俘虏被秦军全部活埋。整个战役,赵国丧失了约45万精锐军队,也因此差点亡国。

而马谡和赵括一样,死读兵书,不注意实际应用,结果导致打了败仗,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自己也落下了一个被斩的结局。

赵括和马谡的悲剧都是学习不注意应用的结果。学就是为了应用,不能应用,还不如不学。学以致用,才能显示一个人才能的大小和高低。

赵括纸上谈兵,惨败于长平,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后人反省。在知行关系上,应该说,行比知更根本、更重要,行动的成功比起知识的掌握对人的要求也更高,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应当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以赵括为反面教员,杜绝纸上谈兵,在自己的实际工作、生活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自己的知识。

众多的科学家,如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他们都是应用型的天材。牛顿正是通过对地球引力的思考,创立了万有引力定理,要是没有爱迪生的“灯泡”,没有居里夫人对“镭”的应用,我们仍然生活在黑暗中,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不会进步,一个国家就不会发展,可见“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从另一个来说,运用是为学的另一种巧妙方法。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即是此理。运用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有了发现和探索的事实依据,提高了探索和追问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习方法要从单一的“纸上”转变到“躬行”,做到了“学以致用,用以为学”,才能给学习带来生生不息的动力。

那以,又何在应用中学习呢?首先要有丰厚和积累,如苏辙所言“厚积薄发”,才能使运用有目的。其次要善于思考。理论与实践发生了矛盾,要积极地探索,不要草草了事,否则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最后要学会交流。与人交流能够增加自己的灵感,补充自己的不足,择其善者就能补充自己的不足。

运用以学习为基础,学习以运用为目的。正确地把握二者的关系,那我们的思维之河便有不说的源泉,便由狭窄的山谷流入开阔的平原,永远不会有腐朽和干涸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