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伍的主要内容是:“兵会打仗吗?兵有积极性吗?要让他们学会炸碉堡。事业部体制、舰队模式是不是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规章制度定得是不是合理,另外包括激励方式、培训和发现人才、企业文化等。”
其实,史玉柱在巨人集团内部如法炮制这种结构,只不过他做得更加详细。他的内部管理制度极其细化,甚至看不到类似联想的各种问题策划方案,但是每一条管理规定,员工都必须百分之百执行,小到可以忽略的细节也绝不放过。
有人认为巨人集团到今天还有浓重的军事化管理气息,其实不然,如今这已经被追求完美的细节管理代替了。
只认功劳,不认苦劳
我的观点是,功劳对一个公司才是有贡献,苦劳对公司的贡献是零。
——史玉柱谈功劳和苦劳
“说到做到,严己宽人,只认功劳,不认苦劳。”据说很久以前史玉柱贴了这么一条标语。史玉柱自己是这么看的,也是这么干的,下属同样是如此遵守的。
“只认功劳,不认苦劳”这四个字,在史玉柱的薪酬管理中表现得最明显。史玉柱偏好绩效工资,这已经是业界的常识。即便在互联网时代,他的巨人网络游戏公司,仍然雷打不动。这让不少人感到十分吃惊,因为普遍的高薪养人制度,居然在巨人是行不通的,更是不准实行的。
在脑白金销售的红火时期,史玉柱的绩效制度就已经常态化、制度化,甚至比这一制度的最早践行者平安保险公司还要彻底广泛深入。史玉柱靠营销团队打天下,然而他的营销工资构成,让人惊叹:第一线的销售人员做不好连300元的底薪也难保,做好了就可以拿到天价销售提成。在提成的刺激下,销售人员对工作有了内在动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
史玉柱甚至别出心裁,制定出红黑锦旗制度,专门用以刺激团队竞争,激励员工的斗志:对于完成销售任务最好的前5位,史玉柱给予金光灿灿的奖杯以示表扬。而对于末尾的5个市场开拓团队,则交以黑色锦旗一面,上书烫金的“倒数第X名”字样。
召开公司内部大会时,史玉柱力求让每一个员工明白,评价做事的成果最终凭的是功劳而不是苦劳。公司只有一个考核标准,就是量化的结果。以结果论英雄,培养出《征途》营销团队超强的执行力,为《征途》快速进入二、三线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说到这一点,史玉柱很是自豪。
数万家网吧一夜之间可以贴满《征途》游戏的广告,这种可怕的营销能力,曾经一度让同业惊慌失措。如果别人是靠口碑和先行者的优势维持行业竞争力,史玉柱则是靠无孔不入,言出必行的营销能力,复制脑白金的辉煌。更有意思的是,此后全国大部分的网络游戏运营商居然都开始学习巨人的方式,用同样的工资标准来推销游戏。
拓展分析史玉柱的激励方式,一直备受争议,但是就管理实践效果而言最有效。至少就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路径来说,强调结果,事功不事劳的做法,在短期内具有更直接的效果。
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开始,中国执行的是严格的等级工资制度。等级工资制度,按照身份、资历和经验的不同,凭借资格,自上而下,工资呈现有规律的增减。最明显的是在计划色彩浓重的某些国企里,什么级别的人,必须配属某型号的车,甚至差旅费用标准,俨然官僚体系的复活版本。不同级别的人,货币的差异影响远远小于身份的影响,同一级别的人,则采取严格的平均工资制度,即使两人能力水平产出差异巨大,也只能接受和对方一样的报酬。在团队和团队之间,有着平均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浓重氛围,但个人和个人对于功劳也是产出的实际看法,却要激烈得多,这导致人们对于货币薪酬的看法远远高于身份。
换言之,在表面的一团和气下,中国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中国人的内部竞争,团队之间的竞争,要比西方和日本更为激烈。也因此,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所看到的那样,可能竞争的制度更适合中国社会本身。
从转轨期创业的本土创业家,深受这种经济思想的影响,在管理中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采用类似的严格的绩效考核,或者以业绩为导向的评价。这本身是一种时代文化的自然传承。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管理方式早已在中国普遍展开,一般都属于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各种形式。绩效考核表和平衡计分卡之类的工具,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能看到。
不过,这种考核为主的功利主义企业文化,并不是没有负面因素。由于严苛的绩效考核,这样的企业通常会造就更加冲动和短期的团队缺乏长期的竞争力。通常这样的公司在经济危机中抗压能力十分低,甚至根本无法应对,因为按照考核的逻辑,末位淘汰,只能以绝对的规模收缩为代价。
另外,绩效考核对于创业公司的创新失败,存在某种不兼容性,严格的考核可能不允许失败,导致企业缺乏创新改革的能力。
只要能干就行
不要认为自己初中水平怎么样,初中水平跟博士后没啥区别。只要能干就行,我一直是这个观点,不在乎学历,只要能干能做出贡献就行。
——史玉柱在内部管理层会议上论人才
关于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算的上是人才,如何管理人才,培养人才,史玉柱有着自己的特色理论。
首先,在人才问题上,史玉柱的人才观显得十分朴素。他并不看重学历,强调的是“实效”。
史玉柱是不唯学历的,这可能和他的创业经历有关。史玉柱第一次创业,追随他的多数是普通大学生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之间知识和智力的差异不大,但在办事能力上向来差异巨大。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可能停留于坐而论道,有的人则速战速决。创业需要甩开膀子实干,这一点在早期创业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创业的过程极为艰难,不是每个知识分子都能忍受5个月20箱方便面的煎熬的。
史玉柱后来销售脑黄金、脑白金,面对的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居民,此时低学历员工的沟通技巧更加重要。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消费者来说,长篇大论和西洋景是没有效果的,只有简单直接的谈话技巧才是重要的。既然一切都是以销售业绩做标准,初中生未必就比博士后差。
到后来,史玉柱的网络游戏完全是虚拟界面。对于程序员来说,编程和领悟能力要比知识重要得多。
其次,史玉柱很少谈识别人才,他更关注的是用好用活人才。史玉柱招聘,常常对有丰富职场经验的人不太感冒,白纸一张的人更容易获得他的亲睐。在史玉柱看来,白纸一张的人可塑性更强。对于热爱执行自己点子的史玉柱来说,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百分之百执行的人,才是可靠可用的。
史玉柱甚至内部指示将肄业生纳入高校收徒计划,他希望能给更多热爱游戏、有才华的人提供机会。巨人网络更注重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和吃苦精神。在史玉柱看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对初学者来说就是提高能力的机会,一个人是否有吃苦精神和学习能力,可以看他对这些事情的态度。
最后,史玉柱可能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长期效应。从脑黄金开始,史玉柱的营销团队战略从来没有动摇过。建立一支抗压持久的人才队伍,一直是史玉柱经营的精髓。
拓展分析领导力IQ顾问公司研究员马克·墨菲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就怀疑,工作表现好的人,可能不像传统上人们所想的那么投入于工作。不过,看到研究中竟然有42%的情况是工作表现好的人投入程度比不上表现差的人,还真令人觉得有点惊讶。”
墨菲认为,人力资源经理应该明确绩效期望,定义和说明好的、极好的、差的工作表现,然后让员工根据这些标准来负起责任。他建议每个月定期举行会议(也许不超过20分钟),询问经理人最近工作的状况,还有他们感觉受激励的程度,“如果CEO得知他们公司最好的顾客不开心,他必定会在几小时内上飞机,飞过去安抚顾客。如果我们真的相信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难道不该多花点心思,让最好的员工可以对公司更投入吗?”
墨菲的发现和建议,和管理者的传统看法是完全相反的。对于像史玉柱这种关注绩效和表现的管理者来说,这是个坏消息,也是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也许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目前同质的人才鉴别方式——绩效考核方式,可能加速人才的离开和毁灭。好消息是,不拘一格的人才招聘,可能让人才们更容易投向他们喜欢的地方。
好的人才管理,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种做法,可能更容易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出身铁匠,正泰集团老板南存辉出身修鞋匠,雅戈尔集团总裁李如成出身农民,浙江民企100强中90%的老板原本是农民、工人、裁缝、修鞋匠。
世界上并没有先天的人才,只有后天培养的可用之才,用这种方式看待人力资源的资本积累,要比非要找寻高级人才的思路聪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