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团队应该这样带:尖刀团队的12堂总裁内部课
12216000000022

第22章 管理越简单越好(2)

虽然史玉柱看到了股权集中的弊端,但他认为股权的过分分散,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多坏处。对于新浪较为分散的股权,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太分散了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好,我觉得新浪现在需要一个大股东,就像张朝阳、丁磊那样,但它现在形成大股东难了。那些很有钱的,比如说基金,进来对它帮助并不大,我觉得它需要一个灵魂人物,这个灵魂人物是个大股东。它现在盘太大了做不到。”

史玉柱进一步总结了股权在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作用,他说:“企业小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决策。企业中等规模的时候,就要靠一个小的集体来决策。企业再大了,就按上市公司的规则来做。最终一个企业要真正做大,就必须把这个公司社会化,就是上市了,让社会成千上万的人持有它的股份。”

事实上,随着股份制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史玉柱的初衷也有所改变。在史玉柱涉足网络游戏行业后,他在巨人网络中股份只占68.43%,刘伟、张路、何震宇、宋仕良、袁晖、汤敏、陆永华都拥有股份,这些都是长期跟着史玉柱的人,他第一次采用股份制的方式和他们合作。也许这个改变是因为史玉柱想更好地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也许是觉得这么多年应该给旧部一次总回报。但母公司巨人公司仍然是史玉柱独资的,巨人网络在上市之后,才使股份制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可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史玉柱的股权集中思想也产生了新的灵感和模式,他会用新的方法妥善解决公司权力和股份的问题。

拓展分析

各企业家对股权的理解有所不同。马云所持的态度就和史玉柱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从第一天开始,就没想过用控股的方式控制,也不想以自己一个人去控制别人,这个公司需要把股权分散。”马云在谈及个人股份时说,“这样,其他股东和员工才更有信心和干劲。”

实际上,股权分散还是集中好这个问题的根本还在于管理。股权集中固然可以快速决策,思想统一,但是公司成了一言堂,没有反对意见,不是企业在自大盲目的决策中倒闭,就是企业的优秀人才出逃,剩下的则是一群随声附和的人。

股权大派送,自然可以将管理团队紧紧捆绑在一条利益链上,与员工、投资者、社会分享财富,把公司打造成一个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是高超的做法。古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根据分公司高管的表现,给予他们一定比例的分公司股份作为奖励,这能使中高级员工对公司产生归属感,职业经理人就会转变成事业经理人。

给员工高薪时企业成本最低

当你给员工高薪时,表面上看仿佛增加了企业成本,实际不然。我这些年试过了各种方法,最后发现,高薪是最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也是企业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

——史玉柱2008年1月15日在《赢在中国》谈薪水问题

面对创业的新一代人群,史玉柱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的高薪低成本的观点,尽管多数企业家同行不赞成他的观点,但史玉柱对这一观点深信不疑。

人才是企业的基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才问题被企业提到了更高的位置。怎样识别人才、留住人才,是摆在企业家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放走一个人才,不仅事业受损,还有可能为自己增加一个竞争对手,这样的道理谁都懂,但要想很好地解决人才问题,很难找到一举多得的方法。

如何让人才为企业打拼?他们凭什么会去全力打拼?史玉柱在《赢在中国》做点评时给了一个答案,他说:“当你给员工高薪时,你的企业成本是最低的。哪怕你只比第一、第二位的高出一点点,效果都会非常明显!”

对于这种看法,史玉柱分析道:“当你给员工高薪时,表面上看仿佛增加了企业成本,实际不然。我这些年试过了各种方法,但最后发现,高薪是最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也是企业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

自从珠海巨人集团时代,史玉柱一直实行军事化管理,后来他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大多数员工的使命是打工挣钱,养家糊口,虽然军人有对国家和民族效忠的义务,但员工没有对老板效忠的义务。

巨人前副总王建回忆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脑黄金战役第一阶段考核结束后,按照制度规定,对完成任务的经理兑现奖金,其中江苏和浙江分公司的两名经理个人奖金累计40万元,相当于当时广东市场一个月的回款。在集团办公会议上,面对奖金问题谁也不作声了,因为财务干脆把问题捅开了,若干个分公司存在回款作假,财务认为不能这么快发奖金。”

史玉柱被这种局面难倒了。在士气与议论之间,在榜样与制度之间,他必须做出决定。最后,他还是力排众议,发奖金。当财务怀抱沉甸甸的现金进入表彰大会现场时,会议已经结束,全体员工都在等,连保安都擅自离岗,涌入会场。财务一出现,史玉柱说:“你们看,财务都抱不动了,全场的目光由主席台转到财务身上,先是寂静,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时史玉柱发话了,他说:“能者多得,只要能为巨人做出贡献,不拒绝索取,要在巨人内部培养一批富翁。”

这样的激励方式,对员工的刺激相当大。在脑白金时期,员工们疯狂地工作,史玉柱经常会在员工加班的时候动不动就发上几千元奖金,让员工惊喜不已。

此外,在脑白金时期,史玉柱在员工待遇方面的做法是:重点技术人员不受公司级别制度限制,只要技术能力强,就不怕付出高额报酬。后来,做网游时,史玉柱将这套模式运用到游戏团队中,他说:“游戏团队的薪水我不管,由管理层定,工资是一事一议,开多少钱评估一下,值得就给,不受任何等级限制。中小公司不会这么舍得付高额报酬,但丁磊我想他也会舍得。陈天桥就没有这么大方,当然也相当不错。不过陈天桥给钱的方式有问题,比如说给期权,人家有意见。做了冤大头,给了好处下面还不好好待他。”

史玉柱这样的做法,会让研发人员感觉到《征途》网络给他们的报酬绝对在整个行业居于前列。在《征途》开发过程中,史玉柱出手颇为大方,给整个研发团队开出了很高的工资。

《征途》网络某负责人坦承,这个20人的研发团队在当时的薪水、所占期权与同行业相比是非常高的,相比《征途》网络后来的其他研发人员而言都要高出许多。

薪酬激励并非盲目地给员工高薪,能否有效地运用好这一措施,使员工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才是最关键的。史玉柱给《征途》网络的研发人员高薪,可以很容易地留住重点员工和业务骨干,这种做法对于高科技公司非常有效。在这个行业,通常80%的业绩是由20%的精英完成的,少数骨干决定了公司的发展。

当然,只注重少数骨干而对其他员工不理不问,其他员工会觉得不公平,也会引发矛盾。巨人网络上市后,在公司内部的庆功宴上,史玉柱宣布了两个消息,一个是给公司员工每人发一枚金币,另一个是给公司所有员工加工资,一个也不少。此后,史玉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刚做这家公司的时候,同行们对我们都看不起,到现在,我们已经成为这个行业内市值最大的公司,大家精神上非常开心,然后待遇上,我们给所有的骨干,所有的研发人员发了期权,上市后他们马上就可以衡量出来他们期权的价值,我们现在一下子诞生了21个亿万富翁,还有近200个百万以上的富翁,大家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

对于《征途》在线超过百万的好成绩,有记者曾经问史玉柱会制定什么样的员工奖励政策,史玉柱回答道:

“我们每个季度或者每个项目都定了奖罚措施,只要取得大的成就我们内部一定会有一次发奖金的过程,该奖一定得奖,奖罚分明。所以你刚才说《征途》到152万,一定会有奖金,我还会请他们喝一顿。如果没有达到具体的目标该罚也会罚,这就是我们管理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的员工整体的待遇还是非常好的。”

拓展分析

从史玉柱的做法和谈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将薪酬奖励与内在激励机制良好地结合起来,就会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尽管薪酬并非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也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相对于内在激励,企业管理者更容易运用薪酬激励的方法,而且也较容易衡量其使用效果。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把另外70%~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所以,企业能否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

人要生存,要发展,精神是支撑,物质是保障,所以薪酬对于员工来说极为重要。它不仅是员工的一种谋生手段,还能满足员工的价值感。事实证明,当一个员工处于一个较低的岗位时,他会表现积极,工作努力,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岗位绩效,另一方面争取更高的岗位级别。在这个过程中,他会体会到由晋升和加薪带来的价值和被尊重的喜悦,从而更加努力工作。

史玉柱向我们证明了,真正发挥好企业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可以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员工没有效忠老板的义务

大多数员工的使命是打工挣钱养家糊口。虽然军人有对国家和民族的义务,但员工没有对老板效忠的义务。

——史玉柱论效忠问题

史玉柱曾经略带苦涩地对媒体说:大家大概觉得我是个坏人。有次,史玉柱半开玩笑地对马云说:“我们都是做企业,人们都说马云是企业家,谈到我就是个商人。”

大多数人诟病史玉柱的,其实不外乎绝对控制和集权。一方面,史玉柱坚持“管得少的才是最好,事情越少越好”的观点。珠海巨人销售额达两三亿时,总部300人,“脑白金”十个多亿,总部却只有11个人。真正有效决策的人,是他的核心团队成员就行,其他人不必参与决策。不管事实如何,至少外界是给史玉柱如此下定义的。

另一方面,史玉柱认为,游戏策划这块的人,对于工资的敏感程度要高得多。即便从陈天桥那里挖来《征途》游戏的纪学锋团队,在巨人的工资制度也是很奇特的。史玉柱和他们玩绩效工资。

史玉柱大约认为和巨人游戏的团队成员必须换种规则,因为他们的真正追求的确是养家糊口。巨人员工固定工资在同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下,但浮动工资相当多。

三株公司当年也是军事化管理的典范,其董事长吴炳新曾说过:“军事化的最大特点就是绝对服从命令。”向吴炳新请教过的史玉柱显然也同意这一点。珠海的巨人集团严格实行军事化管理,不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高层管理人员,都必须像军人一样,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命令的来源只有一个:史玉柱。

在一段时间内,军事化管理的确给珠海巨人集团创造了奇迹,史玉柱曾经相信在军事化的氛围下可以用制度实现某种效忠。换言之,只要部下的执行和他的意志一致,这条路就是正确的。对于在保健品市场上的成功,史玉柱进行总结说:

“巨人在打一场战役,严密高效的组织非常重要。组织有几种,一种是土匪式的,组织松散,缺乏远大抱负;一种是军阀式的,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很快就会灭亡。我们要学习共产党的军队组织,团结、严密、步调一致,令行禁止。”

将军事化管理的某些思想移植到企业管理之中,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在短时间内往往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但长此以往生搬硬套地实施,其弊端便暴露无遗。因为激励机制不健全,员工的热情并没有长久地维持下来,更重要的是员工的努力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和正面激励,人心涣散加剧。

1995年8月20日,巨人集团又成立干部学院,将180名干部集中到南京海军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以增加团队意识和纪律性。但是,整顿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局面。1995年9月,巨人集团的发展形势急转直下,步入低潮。史玉柱感到形势严峻,但仍没有从企业内部管理上找原因。

此时,怎么激励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没有进入他思考的焦点范围。后来,他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进行考察,想让自己从中国革命历史的成功经验中获得一种思想、一种力量。他去了太平天国起义旧址金田,仔细研究了洪秀全的成败得失。在遵义会议旧址,他思考过战略、战术的转变。

复出之后,史玉柱依然迷恋军事化管理。只不过,他对于员工效忠度的要求下降了,这在巨人网络游戏的开发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拓展分析

《职场指南》杂志社曾经做过一次员工忠诚度调查,其中55%的受访者承认,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忠诚度正在下降;36%的人表示这个问题“不好说”“说不清”;9%的受访者否认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有变化。

员工忠诚度下降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他们越来越频繁地跳槽,也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系列困扰。其中最严重的三大困扰是:

1.公司用于招聘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在不断上扬;

2.公司为培养人才而付出的成本常常得不到回报,导致公司对人才的长期培养不感兴趣;

3.频繁的人事变动给公司造成了许多难以预知的风险。

员工为什么效忠于企业呢?这是管理学大师西蒙提出的论题,但是给出答案的都是经济学家。斯坦福的霍尔认为,每一位员工的忠诚度与他们各自得到的薪酬成正比。也就是说,当企业越能满足员工的薪酬期望值,就越能得到和提升员工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