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团队应该这样带:尖刀团队的12堂总裁内部课
12216000000016

第16章 天下没有人能挖走我的团队(3)

——马云2007年与“五年陈”员工的交流讲话

马云说,单枪匹马是做不出任何事情的。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人的力量难以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一个人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如果把你的能力与别人的能力结合起来,就会取得更大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在提及自己和团队的关系时,马云将朋友的帮助放在首要位置:“我从来就不承认自己是什么知识英雄。阿里巴巴今天的成就是很多朋友的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不过是做了5%的工作,朋友们做了更多默默无闻的工作,他们把我推上前台,我只是他们的代言人,我只是出来练练。”

马云能容人,所以能聚人、留人。他深知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比不过团队的力量,他说:“少林派很成功,不是因为某一个人很厉害,而是因为整个门派很厉害。”

团队合作是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关于“团队合作”的阐述是: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乐于分享经验和知识,教学相长;以开放的心态听取他人的意见;表达观点时,直言有讳;在工作中,群策群力,拾遗补缺;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也不推诿;决策前充分发表意见,决策后坚决执行;有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促进团队建设。

马云重视团队,也很明确团队的意义,他说:“什么是团队呢?团队就是不要让另外一个人失败,不要让团队任何一个人失败。用价值观来统一思想,通过统一思想来影响每一个人的行为,最后形成合力。”

在阿里巴巴,不能和团队合作的员工是待不长的,不能与人无私分享的员工也留不下。在阿里巴巴,每个员工都很重要,不管你在哪里,都是团队的成员,都应该全力发挥团队的功能。

正如马云所说的“我成功背后有一帮很棒的人”,其实,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没有朋友、家人,以及创业团队的支持,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拓展透析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莱因哈特·赛尔顿教授有一个著名的鹰鸽博弈理论:

假设有一场比赛,参与者可以选择与对手合作,也可以选择竞争。选择合作策略的结果是,可以避免对手之间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斗争,可以像鸽子一样瓜分战利品;但如果选择的是竞争策略,那么双方必定会因为争夺战利品而像老鹰那样斗个你死我活,并且即使是获得胜利,也会被啄掉不少羽毛。有好多人都担心抱着双赢的态度会让自己吃亏,但实际上正如你对镜子笑镜子才会对你笑一样,双赢的合作态度是可以相互感染的。

在团队中,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面都联合起来,把工作建立在和谐与谅解的精神上之后,这一团队中每一个人的成就都会倍增,能力也会诚信地提高。

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无法回答,还是释迦牟尼给了他们答案:“把它放到大海里去。”一个人再完美,也只是一滴水;而团队就是大海,一个人只有融入团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潜能,才能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如果工作中我们只会自己埋头单干,不懂得依靠团队的力量,那么我们的忙碌很有可能只是低效率的蛮干。

在市场竞争中,有冲在市场一线的销售人员,也有在后方从事产品研发的技术人员和从事制造的一线工人。产品是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却是市场部门销售出去的;生产部门是需要“花钱”的部门,市场部门是“挣钱”的部门。生产的资金需要市场部门从市场赚回,但市场部门销售的商品需要生产部门提供。生产与销售,有如后方与前方,又如军队的保障与作战,是两个不可或缺的轮子。正是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构成了企业参与竞争的全部家底。

团队的合作力量是无往不胜的坚强后盾,群蚁可以打败巨蟒,群狼可以天下无敌。一个人能力再强,也只有当他融入团队后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背靠着团队的强大力量,单个的忙碌才不会变成杯水车薪,才能忙到点子上,才能把每个人的忙碌汇成大海,浇灭一切瞎忙的火焰。我们在夺取成功的道路上,一定要学会与人合作。

唐僧团队是天下最好的创业团队

说到团队,中国人都喜欢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但这样的团队很难找,千年等一回。

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团队,唐僧、孙悟空、猪八戒,这些人很容易找。唐僧这样的人,能力没有多少,但目标很明确,就是取经。这样的领导你们单位有没有?有。

孙悟空是能力最强的,但是他的麻烦也很多,成功是他、失败也是他,这样的人你们单位有没有?也有。猪八戒就更多了,干活的时候能躲就躲,有吃有喝的时候来得最快。沙和尚呢?管它什么使命感、价值观,一天八小时打卡上班,挑着担就走。

这样的团队到处都是,这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团队,但就是这样一个团队,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

我这么总结:做人要像沙和尚,当领导要像唐僧,做事要像孙悟空,生活要像猪八戒。

——马云2006年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演讲

马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团队。他自认为是与唐僧一样的领导人,在他看来,一个企业里不可能全是孙悟空,也不能都是猪八戒,更不能都是沙僧。他说,要是公司里的员工都像他本人那么能说,而且光说不干活,会非常可怕。他不懂电脑,销售也不在行,但是公司里有人懂就行了。

唐僧团队的组织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取经。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团队基本上是一个制度化的团队,虽说不算很完善,存在问题也极多,但基本能保证组织目标的达成,符合满意原则。孙悟空是人才,但容易出格,就要用金箍将他管束住;沙僧老实,自我管理就行;八戒难成大事,只要让孙悟空管束住他就行了。这种制度体系虽然严重压制创新意识,但是对于取经这样一个特定的任务而言,却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而在人才搭配上,唐僧团队也是非常合理的,唐僧本人没什么本事,但能把握大局,而且执着;孙悟空忠心耿耿,能征善战,适合打头阵;沙僧老实巴交,最适合做基础工作;猪八戒看似一无是处,但能讨领导欢心,能调节气氛,这种人在企业也不可或缺,何况他能在日常生活中照顾领导,关键时候也能帮上忙。同时唐僧这个团队非常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人际网络,遇到困难还能请菩萨出来排忧解难、化险为夷。

马云认为,中国的企业往往是几年下来,领导人成长最快,能力最强,其实这样并不对,他们应该学习唐僧,用人用长处,管人管到位即可。毕竟企业仅凭一人之力,永远做不大,团队才是成长型企业必须突破的瓶颈。

拓展透析

每个人有优势也有劣势,如果几个人的优劣恰好相互补充,可以取长补短,那么,这几个人组成的团队将是一个完美的组合。

英国学者贝尔宾被称为“团队角色理论之父”,他曾提出过“阿波罗综合征”现象:即一个千挑万选的优秀团队,成员们的精力往往消耗在无聊的内耗,或对团队目标没有帮助的争辩中,只为了说服其他成员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是攻击别人论点中的缺口,最后总体表现反而比不过一个“平庸”的团队。

某汽车公司的老总手下有三个销售员,他们各有长处,但业绩都不理想。老总就让培训师为他们把了把脉,培训师逐一为老总分析:

销售员A交际能力突出。吃饭的时候,一见培训师就热情地打招呼:“老师你好你好,来,喝酒喝酒。”这样的人跟人打交道不错,但是他毛病漏洞很多,往往专注度不够,不是研究产品的料,要是一谈实质性的东西啊,差矣。

销售员B敬我酒时说:“老师,敬您一杯,我先干了。”我还没回过神,他已经干了,然后就不说话了。

过一会儿问他们:“你们公司的汽车究竟怎么样啊?”A先说话,我们的汽车怎样好,适合你的风格,吹了半天我一点兴趣都没有。这时B开始接过话茬,他就把公司的汽车从发动机的性能、家庭的实用性,一直到它的解装、所有一系列设备,仔仔细细说了一通,用专业术语使劲描述。最起码让我觉得,他那一系列新款车都跟宝马差不多。这个人介绍产品厉害,但不太会与人打交道。

销售员C一直话不多,给人的感觉是他很机械,但他的眼睛很犀利,虽然不怎么讲话,但他说出每一句都是关键,往往一语中的,极具杀伤力,基本让人没有回旋的余地。这是他的本事,放在销售上,他就知道什么时候该下手让客户掏钱。

“这三个人,真是绝佳的组合。”培训是向老总建议道,“很简单,千万不要让他们各自为战,单独销售,而是马上把销售分段化,不要去改他们的缺点,你不要批评A,你说话稳重点,把产品研究好;也不要批评B,你学学和人打交道;也不要批评C,你别老是那样子做销售,放开一点。你就让A做一件事情,就是铺天盖地交朋友,张总啊,李总啊,反正他愿意和人打交道。

头一次见面就是攀交情,下一次去的时候,把那个讲产品的B带过去,就说是公司的产品专家,负责介绍产品;还要把C也带上,关键时刻敲定成交,他有能力促成交易成交。这种组合优势互补,简直是完美组合。

好的团队其实是一群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而所谓的精英团队反倒很难成就大事,因为他们将陷入个人英雄主义的泥潭。团队成员的优势可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这样人才标准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效率却提高了。因此,让团队成员成分复杂点,都有一技一长,优势能够互补,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合力,成就大事。

绝不允许破坏团队的“野狗”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