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讲环境养生
12213800000007

第7章 古今名人与风水养生——古人是怎么运用环境来养生的

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环境养生。因为人生长在环境中,人的一言一行都与环境相关,所以当人类懂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环境养生文明就开始了。而后人,所有的考虑环境来养生、保运的思想,都是重要的环境养生思想,值得我们学习。而在今天人们的环境养生智慧会更发达,运用得更好!

自从有人类以后,人就开始运用环境养生。因为人要从环境中取食,选择住地,获得“衣服”,并且要随着环境的日月星辰变化休养生息,甚至还会在与环境作搏斗的过程中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还会获得必要的养生、疗疾方法等等。可以说这是古人最原始的环境养生方法。因为在环境中可以摸索生存,并且使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这本身就是一个掌握环境养生的过程。虽然原始人类没有后人文明发展的发达程度,但是原始人类为后人以至今天的人们奠定了环境养生的基础。

而到了远古时代,诸如《易经》、《黄帝内经》等书籍的出现,则表明人类对环境养生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研究和掌握,尤其是《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虽然“寿蔽天地,无有终时”这种期望难以实现,但说明了在远古时期,那些真人,至人,乃至老百姓们就懂得把握阴阳或和于阴阳,即掌握了自然规律,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于和于自然环境好好养生。当然这些人虽然算不得名人,但在当时可是引导世人进行环境养生的主流。他们的养生思想,至今为人类所用。

当然,随着文明的发展,在随唐五代,我国的风水术已经相当发达,影响也十分广泛,上自皇帝大臣,下迄平民百姓,都很重视居住环境的风水,并且对于祖坟的环境风水更是讲究。这一时期,风水先生非常多,不仅有以风水为业的术士,就连沙门浮屠、公卿宰相对于风水术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并有不少人以风水术闻名,虽说不是人人皆通风水,但也是相当的普遍了。

并且据《太平广志》《浙江通志》《地灵人杰录》《湖广通志》《江西通志》《地理诸说》《处州府志》《苏州通志》《闻奇录》《池州府志》《吉安府志》《顺庆府志》《随书》《朝野佥载》《晋书》《四库提要辨证》《遵生八笺》《青岩丛录》《烈女传》等等书籍中都有诸多名人利用环境来择“好风水”而居,而处事,而葬……的故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研读一下这些书籍,定能找到许多有趣的环境养生故事。但需要提醒诸位的是古人利用环境养生的故事,虽千奇百怪各有妙意,但其中也不乏迷信成份,所以大家要能从中吸收有价值的内容,摒弃不良内容。

所以,从历代环境养生的史记资料来看,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环境养生知识的存在。而被人们看重的就是环境“天人合一”的养生效果,环境的保运、开运效果,环境的治理与改善等等,这是中华文化的宝贝,也是现代人回归自然的指导思想,更是养生活命的必修之法。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环境养生思想、方法,以此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也让好运气常伴你左右!

杨力解惑

其实在本书中,我们说环境养生要用到相当一部分的“风水”知识,也许你从来没有将风水与养生联系起来过,但古人千百年的智慧告诉我们:风水也可以养生!尤其是风水养生学是“藏风聚气”的学问,追求的是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最佳环境。所以在本书中我将更多的是引导大家才能真正获得身心健康,怎样与天地“同气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