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中讲:“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一句话是对我们环境养生注重平衡阴阳最佳的诠释。所以遵从环境的自然变化,日常养生、择居、装饰环境等与环境“同气相求”,那么就是最佳的遵从阴阳平衡而进行环境养生的宗旨。
“阴阳平分天下”,这是《易经》中最高深的阴阳哲理。美丽的太极图由阴鱼及阳鱼所组成。
太极图浓缩了阴阳哲理,是阴阳运动的象征。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都是阴与阳的合抱体,它们互相转化,互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达到阴阳平衡,是人生存的最终目的。
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在《易经》中,讲天属于阳,地属于阴,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人要顺应天地之间是的阴阳变化,也就是环境的阴阳变化,与天地之间的环境阴阳达到平衡状态,人才能活得更健康、幸福。环境养生的理论基础也是——阴阳平衡。
那么在环境养生中,人要怎样做才能与自然界达到阴阳平衡状态,才能获得健康长寿,获得好运气呢?《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中讲:“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一句话似乎是对我们环境养生注重平衡阴阳最佳的诠释。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在环境养生中,如何做才能顺应环境达到阴阳平衡:
依据阴阳平衡的原理择最佳居所
当我们在选择房屋或建造房屋之始,就应该考虑阴阳的问题。山南、水北朝着太阳,平时阳光充足,所以称为阳;山北、水南背着太阳,平时阴凉较多,故习惯称阴。古人认识到“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所以择居必先“相其阴阳”,寻找“阴阳和合,风雨所会”,阴阳平衡的人居环境。比如背靠山,前有水,这就是最起码的阴阳平衡的择居法则。当然现代人没有那么多可以供选择的阴阳平衡的择居地,我们只能从建筑和家居装饰时来进行调整,以达到阴阳平衡的原则。但在择居之始,一定要考虑“阴阳平衡”的原则。
现代建筑学用日照、风速、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来衡量居住环境的舒适感,古人则用“阳”来代表日照多、湿度高;用“阴”来代表日照少,温度低;用阴阳平衡来概括使人感到舒适,恰到好处的居所气候环境。
在这里我们也根据现代人的科学择居原则来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比如:
看楼时,首先应选择室内日照时间长和日照面积大的“向阳府第”,阳光不足,光线太暗的“背阴之宅”,不宜居住。
住宅的通风情况也至关重要。古人认识到:“人一呼气行三寸,人一吸气行三寸”,就是说人体的内气运行速度是每秒20厘米左右,所以在择房时,尽量选择室内气流速度保持在每秒20厘米左右的为宜。
住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也要适当。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的范围内最佳,一般不应低于17℃或高于33℃。
做到了以上这几点,就是遵循了“阴阳平衡”的择居准则的基本,能选到“有情水”的居所,有益于人的健康,好运。
顺应时节的阴阳变化来休养生息
在《老子》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人应效法天地之道,按照天地间本然的状态来生存。比如我们在前面讲“天人合一”时,就讲了人要顺应四时,顺应一月的月的阴晴圆缺,潮涨潮落,以及一天的日出日落等变化来合理的作息,养生等等,以配合天地阴阳,尽量让人与自然达到阴阳平衡状态,那么人自然会健康、好运一起来。
避免一切不良环境因素,就是最佳的平衡阴阳方式
人类的环境按其影响因素的性质,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环境四类。在人生活的环境中,避免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就是最好的平衡阴阳方式。
物理球境中要避免哪些危害?主要包括过冷,过热的气候,不居阴寒潮湿霉的房屋,远离噪声、震动、电磁辐射和电高辐射等。
化学环境中要避免哪些危害?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成分等如硫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光化学烟雾、重金属(如铅、汞)、农药、化学致癌物等。
生物环境中要避免哪些危害?生物环境因素主要指环境中的细菌、病毒、微生物等。要避免的危害是指水和土壤中的生物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粪便污水、垃圾等,以及人们大声说话、咳嗽、喷嚏时的飞沫和飞扬的尘埃等。
社会环境中要避免哪些危害?主要有人口密度过于大的环境,恶人当道的环境,还有民俗民风不佳的环境等等。
总之,环境养生注重平衡,就是人必须要努力去适应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或是改造环境来符合自己的生存,只要这样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就是最佳的天人合一,环境与人阴阳平衡的养生之道。所以大家一定要为此而努力,努力遵从与环境合,遵从阴阳平衡来生活!
杨力解惑
有人对于人与环境的阴阳关系还是不太明白。所以在这里我再强调一下:比如阳主动,阴主静,因此白天阳气的旺盛为人体劳作活动提供了基础,夜间阴气旺盛则为人体休息创造了条件,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人与天地相应,整体活动表现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模式,即白天精神清爽,精力充沛,夜间疲惫困顿欲眠。我想分析了这个状况,估计大家应该对阴阳应该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