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渠道战争
12213600000037

第37章 营销型渠道激励

营销型渠道激励在拉动渠道销量、提高市场份额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塑造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与销售型渠道激励相比,营销型渠道激励重视激励计划执行过程,其效果评估也难以衡量。营销型渠道激励的主要方法有新品推广整合促销、终端建设及维护奖励、导购员激励、小区推广等。

产品是企业生命的载体,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地上台阶,推广产品的成功率将成为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讲,新品上市推广是企业促销活动中最常见、资源投入最多的推广方式之一。针对新品的推广促销活动一般很少有单一的形式,因此,新品推广涉及的推广、促销手段较多。涉及的部门,所需管理的流程也较为复杂,需要整合营销系统各个部门的资源。据统计,在中国内地市场,一般新产品持续的时间约为九个月,成功机率在5%以下。即使是在商业渠道建设最为发达和专业的美国,新产品成功机率也只有40%左右,平均单次新产品上市成本支出达8000万美元。让我们看看成功的新品上市推广是怎么做的:

“脑白金”是在保健品市场低谷时横空出世般出现的品牌。在产品向全国推广的阶段,“脑白金”认为:终端工作是销售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终端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销售的好坏。原则上,“脑白金”在每个小型城市只选一家经销商,要求经销商是该地区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以稳定的价格保证经销商的经营利润。对终端营销,“脑白金”坚持“导购员导向”,和店面导购交朋友,每两天走访终端,每三个月召集终端导购进行一次产品知识系统培训。

重要的是,“脑白金”大手笔地投入电视广告,甚至顶着舆论的差评,坚持每天在电视上“频频上镜”,让品牌形象深深扎根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其结果,就是“脑白金”以凌厉无比的攻势迅速抢滩全国保健品市场,尽管不屑、讥讽不绝于耳,但并不妨碍产品销售的成功和整个渠道利润的实现。

新品推广既是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也成为很多企业发展的“渠道陷阱”,令人望而却步。所以,进行新品推广必须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应明确新品上市推广的责任分工,关注新品的排产排产:生产计划排程,是在有限产能的基础上综合来自市场、物料、产能等多方对生产的影响,经过优化得出合理有效的生产计划。与供应,同时也要关注新品上市的后期管理和老品退市等问题。因此,企业必须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以保障终端建设质量,维护终端后期形象,促进终端的标准化与活性化,使终端成为企业形象输出的有效窗口,最终达成良好的销售业绩。终端奖励没有固定的方法,返利、实物、现金和通报表扬均可。奖励的对象可以是渠道中间商、营销人员或导购员,但奖励的标准只能是终端建设与维护的好坏。

在渠道激励的过程中,对直面消费者的导购进行特别激励也是非常直接有效的激励措施。帮助渠道中间商激励导购人员,能最大化地提升终端销售业绩,为企业终端管理、后期运营的标准化带来帮助。尤其是在行业终端竞争较为激烈、渠道中间商主推品牌较多,终端销售无重点的情况下。其要点是注意精神奖励对激励导购员的作用,要有持续的导购培训,给导购规划个人成长的空间,注意奖惩结合。比如在“脑白金”的渠道管理中,要求业务员必须和导购多沟通、交朋友,用真情去感动导购,让他们能真心实意地为“脑白金”着想,但是如果导购推荐假冒“脑白金”,该终端点就立刻被列为“废点”。

住宅小区是消费者最密集、稳定的地方之一,针对小区居民的一系列策划、宣传、促销活动就是小区推广。一切能够吸引消费者注意力,达成购买行为的方式均可纳入小区推广范畴。如电梯广告、派送单页、悬挂横幅等。小区推广能与消费者零距离接触,对于推广品牌达成销售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小区居民是重要的潜在消费群,在小区开展宣传促销,正好满足了目标消费者的需求量,配合一些人性化的促销手段,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投入少,回报高,事半功倍。

战术解说

营销渠道是由众多的渠道中间商组成,它的运作与发展要受到来自这些客户各方面力量的制约。无论这些力量是有形还是无形的,对渠道的长期发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企业只有采取有效的营销渠道激励,使商品流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才能保持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