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社会不教,精英不讲,坎儿还得自己过
12128400000074

第74章 言论是利益和需求的结合体

铁律之七十四:对于某些事情,真相并不难看清楚,有此能力的人也不在少数。能够看清真相是一回事,言论上如何表述则是另一回事。看待一些人的观点,必须结合他们目前所处的环境、牵涉的利害关系和背后隐藏的真实需求,进行综合判断。

在高度商业化的职场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害关系,人们的观点和言论已经不可避免地夹杂了太多利益。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被对方公开发表的一些言论所迷惑,必须结合他们说话的环境、背景以及身份,进行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对其中的真实含义有所把握,不至于稀里糊涂地掉到陷阱中去。当遇到专家和学者发表言论的时候,这个问题也要特别注意,否则我们很有可能会被“本山大叔”忽悠了。世道人情就是这样,我们不但要善于“察其言、观其行”,还要善于综合应用背景分析法、利害关系分析法和利益分析法,拨开遮掩真相和本质的层层迷雾。

我们没有必要拿着道德的大帽来批判一些专家和学者没有职业操守和公信力。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没有人能够真正置身于利害关系之外,大家都需要生存。坦率地说,你我都一样,大家没有必要太多地掩饰这一点。不要太高要求自己,也不要太高要求别人。在这个问题上,包括很多媒体都一样。君不见,就连天天标榜自己客观、公正的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避免不了利害纠缠、胡说八道。其实,任何媒体都会存在一个立场问题。在“客观”、“公正”和“全面”这三大原则中,也许很多媒体能够做到前两者,但要真正实现“全面”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因为做媒体肯定需要对很多内容进行取舍,这必然会影响到全面这个指标。比如,某件事情可以提炼为100个要点,但媒体只能选取其中10个点进行报道,更多的重要细节最终会被隐藏起来。即使做到了客观和公正,也只能是针对于这10个点而言的。更何况,出于立场和利益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像CNN这样的媒体,会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几个点。尽管它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误导你,但你也不能说人家谈得不客观、不公正。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的言论,自己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思维,并对其中的是非对错、真相和本质进行判断。

在职场中发展,我们每天都要接受大量信息,对信息质量以及背后真相的把握,就成了非常关键的一件事情。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差不多,而且都对某一领域有着长期的跟踪和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对任何事情都有一批把握非常到位的人,他们的认识近乎真相与本质。此种状态的实现,在不少人那里还有一整套独特的方法和模式来保证。换言之,很多人对一些事情的真相和本质,在内心中是有很好把握的,做到这点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这个世界上言不由衷的事情太多了!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当你了解某个事情的真相,对其中的是非曲直有公允判断时,你敢说出来吗?你愿意说出来吗?涉及利害关系,你说的是自己的真正判断和真实的感觉吗?这么一问,实际上不用别人回答,你自己也不用回答,答案就在自己心中。我们是这样,其实每一个专家和机构也都是这样。毋庸讳言,这样才是符合人性的,要求每句话都接近真相和本质、都是对方心中的真实感受,是一件扭曲人性的事情,或者说那已经不是人性,而是基督、是浮屠、是天尊。总而言之,那是神性。请不要以神的标准来要求人,因为那是违背人性的。

从职业生涯角度来说,我们要想获得很好的发展,就必须对一些事情有比较正确的判断。这在逻辑上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防忽悠”能力。而一个人的观点,往往同他的目前身份、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当下处境、利害关系以及真实需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在对言论进行甄别的过程中,所要重点参考的要素。比如,对立比较严重的双方,对一些事情的评价往往截然相反,甚至还会到达一种“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过分给予对方负面评价,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别以为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军国大事层面。公司内部派系斗争激化到一定程度,几乎一模一样。当然,在对立方那里,也可以看到真实的另一面。

人是最富有感情的动物,与他人相处的时间长了,在言论上就会慢慢偏向于对方,如果还存在一种赞助或者合作关系,其倾向性就会更加明显。比如一些行业专家,本来就是圈子中人,和各个企业关系比较密切,甚至有着业务往来,其言论必须站在有利于行业本身的立场之上。比如房地产行业的相关专家们,尽管屡屡“错判”,还一直受追捧。作为行内的专家级资深人士,他们心中当然会对很多东西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但只能发表有利于开发商的言辞。对于开发商而言,他们说对说错都无关紧要,关键是要向着自己说话。对于利害相关方来说,立场永远比真相重要,你可以不表明任何立场,但起码不能站在“衣食父母”的对立面。

很多人的观点和言论中,不但会隐藏着不同立场和各种利害关系,也会隐藏着一些真实需求。人们的需求往往纷繁复杂,有的可能方便直接说出来,有的可能不太方便,但他们会以其他的言论和态度进行表达。我们传统文化中奉行的察言观色和揣摩之术,在此处可以大大派上用场。说白了,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方法、技巧和手段,来判断事情真相和对方的真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所要参考的主要元素就包括目前身份、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当下处境、利害关系、历史言论等。关键是要建立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和评判框架,对各种原料和素材进行加工,最终形成对自己职业发展真正有利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