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律之三十五:任何领域都有自己的江湖规则,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可能十分不合理,也为世人所诟病,甚至还会给你带来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一旦捅破那张若有若无的纸,犯了江湖中的规矩,你本人就难以在这个圈子中混下去了。
不管表面的规则如何,任何行业和领域都有着比较独特的潜规则,也许这些东西跟正式的规则相左,也非常不公平与不合理,然而你一旦违背它就会付出沉痛的代价。比如,有的企业尽管在字面上的企业文化中讲得很好,任人唯贤什么的,但在实质上却是典型的论资排辈,你作为新人,如果非要挑战这种秩序,最终肯定只能是自己灰溜溜走人。还有同工同酬、解聘补偿等这些问题,从法律和道义角度来讲,我们确实应该主张自己应有的合法利益。但现在社会上管理不规范的公司太多了,如果你较真起来,恐怕非但问题解决不掉,纷争旷日持久,还会给自己留下“不良”记录,导致后来的一些公司不敢用你。再如,向有关部门检举公司或者领导的一些灰色情况,或者带头造老板的“反”,即使公司和老板存在着大的过错,也是犯职场大忌的。人在江湖上混,该受欺负的时候就得受欺负,该吃亏的时候就得吃亏,遭受一些不公平待遇时,该忍气吞声就得忍气吞声,否则前面会有更大的挫折等着你。
K先生,我的一位朋友,当年曾经在一家企业化程度很高的事业单位工作。有一次单位组织到某沿海城市旅游,带队的吩咐大家次日上午八点在宾馆楼下集合。由于他去这家单位时间不算太长,心里想道,按中国人的普遍习惯,安排八点钟集合,一般差不多需要八点半人们才能聚全,自己八点之前下去就是了,不用搞得太早。第二天上午七点四十五分,他正在往楼下走,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打了过来,都问你怎么回事儿,大家都到齐了,就差你一个人,车快要开了。他看看表,离八点还早着呢,心里还纳闷,这怎么可能呢?这位朋友就边走边想,三步并作两步赶到了大巴旁边。没承想,确实大家都到了,就差他自己,再一看表,七点五十分。一看见他,带队的老同志劈头盖脸就批评了一顿。K先生本来要争辩什么,看了看当时的情况,感觉众怒难犯,也只好作罢。
然而,此事到此还没有结束,他们还没有回去,就有人将这个事件通报给了在单位留守的部门领导,说这位朋友组织性、纪律性差,散漫,没有时间观念,拖大家后腿。回到北京之后,他们的部门领导还就此事在一次会议上特别提了一下。K先生心中万分委屈,但也没有地方去申辩,只能承认自己错了,向领导保证以后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后来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位朋友总是保证至少提前半小时到,宁可让自己等大家,也绝不会让大家等自己。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年之后单位又组织年轻人到南方旅游,K先生时时小心、处处在意,特别在约定时间之上,更是尽可能早到。结果还是没等到回去,有人就向留守的部门领导作了通报,说K先生这次表现非常好。
还有另外一个朋友,H先生,当年35岁左右,空降到一家集团公司投资的创业型企业当副总,业务能力特别强,思路清晰到位,深得董事长的赏识。而总经理是位女性,原来担任集团公司的行政总监,在公司有长达十五年的资历,历经很多风雨,是不可多得的一员干将,这个新项目就是她一手筹建起来的,但对新领域并不是太熟悉。H仰仗着董事长对他的青睐和自己对这一领域深入细致的把握,与总经理先是就一些具体事项发生争执,在自己暂时占上风的基础上,又动了取代女上司的念头,最后竟然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只能请董事长出面解决。
其实,这场斗争的结果不难想象,肯定是以H的下课来收场。因为H虽然专业能力很强,很多东西也证明他是正确的,但毕竟是初来乍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想把总经理干掉,自己取而代之,未免操之过急。与此同时,那位女老总无论年资还是能力、威望、贡献,在整体上无疑要远远大于H,尽管她对新领域的业务不太熟悉,但毕竟集团公司内部的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她去协调的,H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还难以承担起这个责任。如果非得让董事长在总经理和副总之间作一个取舍的话,他只能选择女老总,而对H先生也只能壮士断腕、忍痛割爱。
H实际上是犯了职场上的大忌,如果以后有人继续利用他这次经历说事儿的话,他的职业生涯还是难以平静和顺畅。也许H的初衷,有着很大的就事论事、坚持真理和为公司利益着想的成分,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职场上遭受挫折。年轻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豪气冲天,事业心太强,认死理,结果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搅屎棒”的角色,当然也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晦气。
我们的世界非常奇妙,明明正式规则让你这么做,但你真的那么做了,肯定会触犯江湖规矩,给自己惹来巨大的麻烦。从终极意义上讲,我们追求真理、公平和公正并没有什么错,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否则可能还没有起步,就已经牺牲掉好几次了。譬如,很多时候老板和领导们并不在乎事情本身的对与错,而更在乎自己的权威、面子和控制力,如果你能照顾到这些东西,他们就没有必要非得反对明眼人一看就是正确的事情。当你感觉到领导们很傻、思维僵化、不可理喻的时候,其实是我们自身存在问题,没有明白江湖规矩,违背了潜规则。如果领悟不到这一点,即使你二十个平台换下来,也不可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最后可能演化为彻头彻尾的“愤青”和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