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律之二:将自己定位于某一行业,而不是定位于某个企业,注重在行业内部竞争力的培养,才可能在职场当中进退有据。基于以上原因,不论你所处平台如何,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了解这个行业,见证其风雨历程,若干年以后自己身价自然会倍增。
站在企业和老板的角度,总是希望员工忠于自己,要求员工忠于职守。这个当然没有什么错,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是无可争辩的职场底线。当员工的,自然要做到这一点,但在理解上不应该出现偏差。忠于职守,忠于公司,并不是非得在某个企业当中一干到底,也并非只将发展眼光锁定在企业内部。但在这个问题上,相当多的朋友会走入误区,直至对职业生涯造成巨大伤害。
我刚进入职场之时,对待一些问题也非常茫然,没有多少职场意识。有位令人敬重的老大哥曾对我讲,在一个圈子里面发展,最为重要的,不是你在现有企业内部的职位,而是你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或者说是江湖地位,在职场当中发展,关键是要做到这一点,你的职业生涯才会进退有据、多姿多彩,不要太计较现有平台上的得失成败。事实上,十多年来他就是这么过来的,尽管一直没有跳槽,但每隔几个月就有同行和猎头来挖他,自己也还混得顺风顺水。
也许他当时讲这句话,也就是说说而已,毕竟当时还借着酒兴,过后也就忘记了。但他的说法给我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多年来我一直铭记在心,经常拿出来砥砺自己,特别是在遇到低潮的时候。在此影响下,我早已不会太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了,而是将自己想象成一位在战场上不断拼杀的战士,连生死都置之度外了,一次又一次翻过高山,穿越深谷。这么多年风风雨雨拼搏下来,体验也越来越深刻。
一个行业的发展空间,远比一个企业大得多。比如你现在是某个企业的售后技术服务人员,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了,当一个主管尚属不易,更不要说当上经理了。如果你将个人发展定位在这个企业当中,很有可能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以后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就能一眼望到头。而在行业中,任何一类岗位都会存在着大量的机会,最起码相对于某个企业来说是这样,只要你能力达到相应水平,找一个更好职位,并不会存在太大问题。
如果只将眼光放在企业内部,势必会影响你在所属领域各方面的积累广度和深度。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故弄玄虚。因为任何企业,不管它如何强大,都存在着很多盲区。你只将自己定位于现有公司,所学的东西更多是与这个平台配套的,视野开阔度明显不够,盲区也会更多,这也不是说你有什么问题,而是惯性使然。倘若把个人发展定位于整个行业,你会关注更多企业的状况,自然而然会进行比较、分析,思维、认识和领悟的盲区虽然说并不能消除,相对还是会少很多。绝大多数人,谁都不比谁聪明多少,有比较才有鉴别,很多东西都是比较出来的。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延续,你的岗位能力和对行业的把握程度,会逐渐超越你的同事。
伴随着某个领域能力的大幅提升,你可以用适当的传播方式,让同行逐渐知道你的真正实力,并想方设法让他们认可你。只要你做到这一点,你在职场上就能进能退,如果内部有好的机会,别人能够想到你,即使内部争取不到什么机会,外面的机会也多了去了,没有必要为被同事抢去机会而备感压抑。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嘛,领导和公司没有用你,是他们的巨大损失,有什么太多需要感慨和愤愤的?你到外面去,很有可能比待在他们那里发展得好呢。
注重行业内部竞争力,培养自己的江湖地位,说白了就是要打造“个人品牌”。谈到品牌,自然要把握好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第一,就是要注重自身的“质量”,像一件产品一样拥有很好的品质感,具体到个人身上来说,就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对行业的把控程度,并优化其中的结构。对于客户或者老板而言,“产品”自身的品质是最为核心的价值,这也是品牌塑造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产品的品质要好,包装、卖相和策划体系也要好,“客户”往往更多是从这些方面来感知你的“质量”的,就个人品牌而言,你经验的文字固化,成功案例体系积累,以及第三方权威人士和机构的评价与认证,标准化的个人介绍模板,都显得非常关键。很多人喜欢将参加某些重要活动的照片,以及与名人或领导的合影集结成册,实际上就是要增加个人在社会中的“卖相”。第三,好酒还怕巷子深,当你“质量”与“卖相”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面向受众传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了。针对“个人品牌”,就是要不断造势,使得圈子内的公司、老板和猎头们关注你。同时也应该努力拓展自己在圈子当中的人脉,利用“口碑营销”的方式,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我们可以将以上关键点看成三个阶段,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先后沿承关系的。当然也可以将其看成是三个相对独立的要素,它们可以并行发展,交互进行,并可以相互影响。你圈子内的个人品牌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职场上基本上就可以进退自如了。我有个朋友,在聚会的时候曾经讲过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他说真正的人才,是从不去各种招聘会找工作的。个人职场中的一举一动,都会有很多同行和猎头在关注,并不断有人来挖你。一旦江湖中传言你有离职的迹象,就会有很多企业邀请你加盟。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能算得上优秀的人才。他的话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但也说出了职场中人应该努力的方向,道出了个人品牌的魅力所在。